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子宮腺肌症容易複發,哪種手術方法最好?

為什麼子宮腺肌症容易複發,哪種手術方法最好?

子宮腺肌症這種疾病,讓很多女性長期受到痛經的折磨。服用西藥、中藥、打針、曼月樂、理療等,都很容易複發,因為病灶就沒清除乾淨。即使是手術剔除病灶,也有複發的可能,那麼,哪種手術方式複發率低,治療更徹底呢?

我們知道,子宮分為3層,內層為子宮內膜,中間為肌層,最厚,外層為很薄的漿膜層。如果子宮內膜侵入肌層就成了子宮腺肌病,以往稱為「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目前,對引起子宮腺肌病的病因和發病機理尚缺乏明確的結論。一般認為,多次妊娠和分娩時子宮壁創傷和慢性子宮內膜炎可能是導致此病的主要原因。也有學者認為可能與高雌激素刺激有關。

生活中,凡有月經增多、痛經進行性加重的女性,都要想到本病的可能。此外,本病還可導致不孕,部分患者有性生活疼痛。一般醫生在腹部檢查時,會發現子宮均勻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結節隆起,質地硬而壓之有疼痛。通過B超一般都可以作出診斷。

子宮腺肌症的複發,除了和子宮腺肌症屬於哪種病灶有關係外,還和手術治療的方式有關係。子宮腺肌病病變大多為瀰漫性,界限不清,所以很少有醫生可以徹底切除病灶,所以一般醫生會選擇切除子宮以絕後患,而技術高超一些的醫生,會選擇剔除明顯的子宮腺肌症病灶,從而使痛經消失。

因為內膜異位增殖脫落後無法排出,所以瀰漫性子宮腺肌症的病灶是相對較硬的,醫生開腹手術觸摸可以感覺到,從而辨別正常肌層或病灶,尋找並挖除分散的病變。而腹腔鏡器械操作是無法感知的,只能靠視覺,因為腺肌症病灶彌散,和子宮肌瘤不同,沒有假包膜,憑肉眼觀察,看不清病灶的界限。所以,子宮腺肌症病灶剔除,開腹方式要優於腹腔鏡,開腹手術做得更乾淨。

開腹剔除病灶後,醫生用可吸收微喬線仔細縫合3~4層,使止血滿意,不留空腔,防止因子宮創面血腫,致傷口癒合不良,術後低熱或感染。有子宮手術史的女性,一生會沿病人原手術切口,進入腹腔,術中用子宮止血帶,在手術挖除病灶時基本不出血。

子宮腺肌症患者,往往伴嚴重的盆腔粘連,尤其是子宮後壁病灶和腸曲高位粘連,如果腹腔鏡下分粘連及電灼止血,可能傷及腸曲。而開腹手術可以用手指細心分離粘連,縫合止血,並切凈可見病灶。

開腹手術取出大塊病灶比微創手術省時方便,手術結束後子宮手術創面還可以塗防粘連的藥物,這都是腹腔鏡無法做到的。所以開腹剔除病灶,要比腔鏡微創手術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宮 的精彩文章:

子宮不會說它生病了,但出現這5種情況,表示它可能堅持不住了!
得了子宮肌瘤?到底應不應該切除?3大病症告訴你答案!

TAG:子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