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Magic Leap One 或存在嚴重設計缺陷

Magic Leap One 或存在嚴重設計缺陷

Navdy CTO Karl Guttag一直在撰寫Magic Leap One的分析文章,分析 Magic Leap One 背後隱藏的致命缺陷。

現在他做出了仿製 MLO 的眼鏡,來佐證自己的分析。

Guttag最主要的觀點是 MLO 本身的設計缺陷與人眼生理結構上的不適合會造成嚴重影響。

通常來說,眼鏡鏡片距離人眼的距離為13(±2)mm,在加上3mm到5mm的鏡片厚度。MGO則為34mm,更重要的是,從眼睛和鏡片向上延伸出的視野約44mm,向下約37mm。

由圖可知,視野是寬於隧道的,那些多出來的視野,就會看到兩側的隧道。

下圖則顯示了右眼的視野角度,我們可以看到東方人(Oriental)和西方人(Noridc)的鼻部位置,而紅色部分則為MLO的視野範圍,而青色的矩形則為顯示圖像的範圍。

人眼存在隧道效應,即人眼的解析度會從視覺中心向外界急劇下降,並會在中心調整和強調圖像。同時眼睛會不斷移動,創建一個更高解析度和更廣泛的視野。

但是MLO的隧道會切斷人眼的運動,通過消除周邊視覺達到隧道效應,並帶來了沉浸感。但與此同時帶來的問題是我們看不到自己的鼻子了,在兩隻眼睛視野重合的時候會將鼻子重疊掉,但我們單眼還是能夠看到的。

而MLO的視野即使單眼也是無法看到鼻翼兩側的視野,當雙眼圖像重合的時候,就會出現隧道環鬼影,影響了沉浸感。與此同時,因為視野的狹窄,我們還需要移動眼睛和頭部。

另一個缺陷就是MLO遮擋了80%的光線,與一些太陽鏡類似。雖然黑色的鏡片看起來很酷,但這毫無疑問會影響體驗感。

什麼概念呢?五倍於正常亮著的房間的亮度,才能讓你在MLO中感受到正常的亮度。在正常情況下,一切都會變得太暗了。

而且人眼會通過虹膜的變化進行適應,以讓人們感覺變亮。帶來的後果則是降低視力與降低眼睛的聚焦能力。

除此之外,人類廣泛變化的瞳距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成人的平均瞳距為63mm,絕大多數成年人的瞳距在50~75mm之間,而45~80mm則幾乎包括了所有成年人,兒童的瞳距一般為40mm。

MLO並沒有說明他們會如何應對這一情況,一般來說眼鏡的瞳距在一開始就是被固定在模內的,不存在調整的可能。

Guttag認為MLO最好具有「電子瞳距調整」的功能,這一說法是指裁剪或縮小顯示圖像的大小,以便可以左右移動,這種方法實則作用不大。

而解決這一問題需要不同的波導和明顯尺寸不同的眼睛來支持瞳距和頭圍的不同。(而且頭圍和瞳距並沒有相關關係,大頭也可能擁有狹窄的瞳距。)

而上一周丸子醬介紹的AR眼鏡中的清流Deep Optisc提供了自動測量瞳距以及變焦的方案,或許能夠提供不同的思路。

而在其他設計當中,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圖110E中的投影儀11010位於ML1的鏡腿中並連接到波導11001.為了使它們可調節,整個投影儀和波導組件將不得不移動。

但投影機不能向中心移動,因為它們會撞到人的頭部。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更寬的波導或者添加其他元件,但這會使造價變得更昂貴,並且損害圖像質量。

此外,MLO還需要變得更寬,來適應投影儀的移動,這則會導致更大、更重的設備。

而且由於MLO的兩個平面而具有的兩個層數,在衍射波導的問題上,只會比其他廠商更加糟糕。MLO的光路還更加複雜,這意味著圖像質量的降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R醬 的精彩文章:

Sketchbox:會畫圖就能使用的AR建模應用
穿上這款觸覺反饋外套,你的身體也能聽見聲音

TAG:AR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