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們的、我的《論語》

他們的、我的《論語》

The  Truth  That  You  Leave

Pianoboy

00:00/02:13

很早以前,我就很喜歡《論語》了。時常也會翻一翻,動動筆,但沒堅持多久——擺在我面前的是《科技奧秘》,束之高閣的是《論語》。

《論語》是中國人的《論語》,每個讀完《論語》的人都會形成自己的《論語》,正如「中午讀經班」的同學一樣。真的有那麼兩秒鐘,1秒羨慕,1秒自責。故,也想抒發自己對《論語》的感悟!

我最喜歡的是「學而時習之」,還有「無友不如己」,同時也是感悟最深,影響最深的!

我對「學而時習之」是一見鍾情的,,「學習之後時常要複習,這是在那本小學的語文書上我看到的第一個意思。後來的我總覺得作為《論語》的第一,其內涵肯定不一般。

正如大家所想的那樣,並不簡單。這裡的「習」有習作的意思,也有「應用」之意。孔子強調要「學以致用」,才能越學越明白,越學越有興趣。漸漸地我彷彿看到孔夫子一早就給他的學生立了一個共同的做人準則,就是相對於因材施教這一特點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的本意是「讀書要學以致用,學會熱情的接待客人,樂於接納同學,要學會聽取不同的意見」。看來,孔子說的學以致用是學會做人,這就要說說孔子的學生了。

由於孔子的名氣很大,他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同學之間難免有不愉快的。同師曰朋。在那顆大樹下開展了一場流傳百世的教學,孔子希望他的學生和諧相處,藉此機會也告誡學生要以「仁」為核心,闡述了讀書人所應有的基本素養——做一個「人不知而不慍」的真君子。但這太難了!著名的曾子說出他的代表性名句「五日三省吾身」但孔夫子並不為此滿意,即使是「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也因為說得不詳細而被孔子說。(就我個人而言,曾子的原句更有韻味多了)其他幾位學生也對一步闡述,有子甚至還向孔子發牢騷。不得已,孔子為他的學生一一做出了補充,從「入則孝,出則悌」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從「主忠信,無友不如己,過則勿憚改」到「食無求飽,居不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最後說「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這也是為什麼說學以致用了,因為領悟在心中,「就有道而正焉」。

穿透兩千多年的歲月長河,這堂課依舊不朽!很多人說數學能開飯嗎?物理是搞科研的嗎?政治學好了能當官嗎?當我也有這樣的疑惑時,阿公告訴我:數學可以判斷你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呀;長大一些,老爸說:這些是可以鍛煉你的思維,開發你的大腦的;如今「讀經班」的同學在一次讓我明白到:學以致用,在乎汝心!對於讀書,我們不能將眼界放在物質層面,他還為你敞開了一扇精神的門戶,教你為人處世,老師也說,讀書多了有涵養,有氣質,有品位,還會說話。

而對於「無友不如己」第一次是在論語上,第二次是在初中時,一位數學老師勸大家敩學相長的道理是說的,第一次我錯過了,第二次它就深深地銘刻在吾心。第三次就終身受用了。政治老師告訴我們:「沒有人比不上你,所以要學會尊重。」

「主忠信,無友不如己,過則勿憚改」。孔夫子用它來回答子夏的「德為先」,也間接回答了曾子的「五日三省吾身」,他的意思大概是「對人要忠信,誠懇,沒有人比不上你,要虛心向學,有了過錯就要及時改正。」

我對他的理解也有三境。一境「沒有人比你差,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哪怕是清潔阿姨」,二境「每個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要尊重他人」,三境「每個人都有ta的獨到之處,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要虛心,謙虛待人」。

時時讀,時時異,時時進!

長按下面的二維碼,添加「情以文堪」,進行你的評論吧!

喜歡就點個贊吧!謝謝你的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民航客機為什麼沒有降落傘?
500天,感謝讓我遇見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