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性世界廝殺:中國女性為何總被物化?
派爺終於從忽冷忽熱的帝都回到了魔都,今天北京國際電影節也正式落下帷幕了。
從繁忙的電影節抽身,也終於可以坐在電腦前,好好的給你們安利了。
此次北京國際電影節獲獎名單也新鮮出爐了,派爺今天和大家嘮嘮這部最佳影片《驚慌媽媽》。
影片來自喬治亞,其實去年北京電影節最佳影片也出自喬治亞,說起來不知道該高興還是難過,喬治亞區區只有三四百萬人口,7家影院,卻屢獲殊榮。
《驚慌媽媽》是一部女性電影——女導演、女主演、講女人發現自我、修復自我的故事。
喬治亞導演安娜·烏魯沙澤以其細膩的女性視角體察、思考、呈現了一個女人怎樣努力掙脫穩固僵死的生活,怎樣惶惑不安卻毅然決絕。
瑪娜娜在一個清冷的早晨醒來,這是無數個平凡日子裡的一天:買菜、看看睡夢中的孩子,收拾房間,準備一家人的早飯。
但瑪娜娜不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她是職業作家,甚至比同是作家的丈夫走得更遠,她習慣在手臂上記下靈光一閃,她不在意自己的衣著、身材,她也不喜歡派對……「我沒有時間想這些事。」
因為她有自己的世界:她會在浴室牆面上看到一對親吻的情侶,一個髮髻高高束起的女人背影,她的夢中總會出現紅髮羽衣的路人……這些通通都被放進了小說。
終於有一天,一個文具店老闆拿著她的手稿找到家裡,當眾宣布:這是天才之作。而她的丈夫卻不以為然,他認為書中充滿了下流、色情、仇恨的情緒,甚至燒掉了妻子的手稿。
之後,事情開始失控。
先是瑪娜娜在飯桌上莫名發火,然後離家出走,她跟蹤文具店老闆看到和出版商談判,結果發現自己的作品其實一文不名。
寫作為瑪娜娜封閉重複、日復一日的生活打開一扇窗,也逼她「走火入魔」,拋棄家人並打破原本安穩的生活。
她開始對自己的出走、那些所謂的才華,產生了疑惑。
故事的結尾,瑪娜娜沐浴更衣、一身明媚雅緻來見父親。父親一邊讀女兒手稿,一邊抽絲剝繭地為女兒解惑:你是在寫自己,愛的匱乏讓你變成了今天的魔鬼。
誰敢說不是呢?
如果有一個心意契合的丈夫,一對關愛有加的父母,難保她不會安心做一個家庭主婦……當年信誓旦旦「出走的娜拉」、爭取「一間自己的房間」寫作的伍爾夫,無一不是缺少一個充滿愛與關注的環境。
因為匱乏,所以掙脫的動作更為激烈——其實,故事的結尾早已寫好。
而影片妙在,女導演安娜·烏魯沙澤對細膩獨特的女性體驗,有著獨到的表達:
當事人在寫作狀態中的恍惚、游移、沒有目的地漫遊、尋找,穩固狀態的漸漸崩潰瓦解……
這一過程中不時穿插畢畢剝剝的爆破聲,多次出現的特寫鏡頭聚焦瑪娜娜的惶惑不安,突然闖入鏡頭的出版人也是瑪娜娜生活的「闖入者」……這些探尋心理真相的懸疑基調,甚至有些驚悚意味。
值得一提的是,《驚慌媽媽》是導演安娜·烏魯沙澤的處女作。
影片一舉獲得第70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獎;第23屆薩拉熱窩電影節最高獎——「薩拉熱窩之心」最佳影片獎;第1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最受歡迎影片。
派爺此前一直在想,中國女性為何總被物化,也許是缺這類電影吧。也希望你們也可以早點看到這部電影。
※今年最好看的劇,卻秒變年度第一爛尾?
※有了它,今年的暑期檔比春節還炸
TAG:電影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