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癒合花園的作用原理與設計要義

癒合花園的作用原理與設計要義

作者按

本文接續前文從自然到建築——療愈性環境設計原理與實踐研究和森林療愈園區的作用原理與設計要義,是作者專題論述療愈性環境設計原理與實踐研究系列(總4篇)中的第3篇,主要就療愈性建成環境類型之一,癒合花園(Healing Garden)的作用原理與設計要義,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與實踐案例進行分析、闡釋,並對這一領域的研究與實踐應用前景提出預見。

後續還將推出作者就療愈性建成環境中最複雜,也最具有挑戰性的癒合建築(Healing Architecture)的研究成果。

很高興看到大家在碎片式信息和商業營銷盛行的大環境中堅持關注系統研究性論文,並從中受益。我也歡迎大家反饋自己的想法,提出實踐項目的意向,和情感建築工作室一起共建一個務實而又有深度和前瞻性的建築設計知識與實踐平台!

在以往的療愈性環境設計研究中,癒合花園(Healing garden)常常與森林療愈園區一起被統稱為療愈性景觀(Therapeutic landscapes);與癒合花園(Healing garden)類似的名詞也有療愈花園(Therapeutic garden)、感官花園(Sensory garden)、修復花園(Restorative garden)等等很多種。

本質上,癒合花園與森林療愈園區的相似點在於,植物、陽光、水、空氣等自然元素及室外活動空間仍然被作為改善人們健康狀態的主要因素和景觀設計應涉及的主要內容,小規模的園藝治療場地也常常會成為構成癒合花園的一部分,以增加使用者的行動參與度。

而與森林療愈園區的不同之處是,癒合花園通常指附屬於醫療、護理機構,完全由人工設計並營造的花園。由於場地空間和可納入自然資源的限制,癒合花園並不要求匹配特定的康復療程,而是通過激勵與自然元素親密接觸、社交、健身,自願參與室外康復活動等方式綜合緩解病患、醫護人員和探訪者等所有機構相關使用者的精神壓力,促進復原至健康狀態。[1]

不過,也有一些調查研究顯示,在設有癒合花園的醫護機構中,被照護者的健康狀態出現明顯改善,並相應減少了藥物用量和照護者的工作密度與強度。

相應地,也有學者經過實踐觀察與分析總結出了一些通用性設計原則和方法。比如,加利佛尼亞大學主攻療愈性景觀研究的Cooper-Marcus教授就曾提出[2]:

癒合花園中植物等自然元素與硬質鋪地的理想比例為7:3。

應配置性質、密度、強度適當的五感刺激,如水聲,鳥鳴,植物的形態、顏色和芳香,風掠過時的動態,與肌膚相碰的質感,季節性的變化,果實的味道等;但要避免放置那些向病患投射恐懼和焦慮的曖昧的藝術品等等。

必須有充足的陽光空間和停留休憩的空間來接受日照,促進維他命D的生成,強健骨骼和調節睡眠生物鐘。

就花園與建築的關係而言,癒合花園還必須從如門廳、等候室,休憩餐吧等使用率高的室內空間可見,可方便隨意地進出。。。。。。

還有一些研究更加強調設計的因果關係[3],如:

應遠離擁擠嘈雜的人流和各種污染源,植物應起到凈化空氣、水質的作用,以首先消除負面影響健康的因素。

宜設置有樹蔭遮陽或風雨庇護的座椅,以延長室外活動的時間。

宜設有多條可選擇且導向清晰的環遊路徑,沿途區分適於獨處或社交的停留空間,以使使用者感到安全、舒適,以及可以自我掌控的定向和私密性。

植物配置應適合當地的氣候和文化氛圍,以增加環境認同感,並且便於經濟的日常維護。。。。。。

不過,在實際項目中,鑒於醫療護理機構場地條件和運營理念、方式各異,所針對的主要使用者種類不同,如認知症老年人、精神功能障礙的兒童青少年、腫瘤患者、臨終關懷期的病弱者等等,癒合花園的設計實踐方式也有很多,選用自然或人文元素也各有側重。

可以說,每一個有著特定使用者,需要適應和充分利用特定用地、特定資源的癒合花園都是一個隱含著相似用心,但形式各異的活力小世界。

GIF

比較常見的癒合花園設計是在建築設計完成後針對室外空間的二次景觀性設計。這種方式雖然易於設計分工,也更便於直接採用之前提到的一些通用性設計原則和方法,但往往因為缺乏前期與建築及周邊環境內在視覺與行為聯繫的考慮,而使癒合花園的綜合效應含混不清。

克服這種程式化實踐的弊端需要一種更具整體性和場地性的設計思維,並且不必拘泥於某一種設計模式。

畢竟,花園是否含有癒合機制不僅僅在於納入何種有益刺激,更取決於如何布置和組織它們,而使人們在未來使用中獲得由近及遠、從私密到公共的空間可達性,以及與不同的積極情感、認知和行為相匹配的互動關係。

本文特別選取位於西班牙首府馬德里市的索菲亞王后基金會阿爾茲海默氏症中心(Centro Alzheimer Fundación Reina Sofía)作為範例,來反襯說明目前在很多癒合花園中所缺失的簡明、有效,且經濟的景觀空間與行為設計邏輯。

這是一個由以接收老年認知症患者為主的照護中心、神經性疾病研究中心和護理培訓中心三部分組成的綜合機構,2007年建成開幕,由西班牙建築師Carlos Lamela主持設計。

機構總建築面積18,498m2,其中由9個1至2層的護理組團模塊串聯構成照護中心佔據了近80%的用地。根據病程階段和照護方式的不同,每個2層的模塊最多可以容納18位中度認知症老人,以單人間為主;每個1層模塊最多入住16位重度認知症晚期的老人,以雙人間為主。

機構總體建築與景觀空間布局

這種底層模塊式布局使每個照護單位都有一個日照光線充足的內院,而每個內院中的景觀設計都有所不同,有的在中間種植了古老的橄欖樹,有的分出了花床,設置了座椅。。。。。。這使進入每個單元都彷彿進入了不同的人家。如此,在大部分時間都願意在自己單元區中度過的認知症老人的眼中總也少不了這一片熟悉的風景。

護理單位之一平面示例

不同內院實景示例

在整個用地南側留下的邊角不規則用地中針對親人探訪、日常康復、社交、散步等等不同的活動需要分別設置了兒童活動區、園藝治療區和自由活動區,可以通過連接各個居住護理模塊的脈絡清晰,且寬敞明亮的走廊輕鬆到達。

值得注意的是,園藝區不同種植台的設計特別考慮了通常伴隨彎腰、下蹲等行動不便的中、重度認知症老人接觸植物或園藝操作的方式。

兒童活動區、園藝治療區、自由活動區

實際使用效果證明,這種功能分區分明,遠近分明,公私分明,且硬質室外活動場地較充分的做法對於認知症患者,特別是同時還需要助步器或輪椅輔助移動的患者具有更好的空間可識別性和行動的導向性與安全流暢性。而且,即使在硬質地面較多的花園中,建築師也並沒有忽視針對感官、行為、情感的柔性心理及人體工學設計細節。

反觀我國針對癒合花園的研究與實踐,我們可以發現,雖然中國人造園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的就可追溯至3000年前,囿、圃、苑、園俱全,既有農耕畜牧的用途,亦有怡情養性之意念,但是,目前無論針對西方語境的癒合花園理論在中國的應用[4],還是中國式園林的癒合潛能都還幾乎沒有任何實證性研究,所謂癒合花園的本土實踐也流於概念、成效不明。

由此,作者相信,走出對官宦園林賞奇鬥富,文人園林詩情畫意的追憶,借鑒已有的西方研究、實踐的經驗和教訓,發掘中國造園方式之當代公共形式再現,證實其象徵意義之外的具身修復作用應該成為中國癒合花園研究與實踐的主攻方向,這也是我們對這一領域的發展和全球性健康願景所應作出的努力。

[1]Haller, R. (2004),「 Creating a sensory garden. 」 Conference proceeding. AHTA Conference 「Securing Our Health and Wellness」 in Atlanta, Georgia.

[3]Sachs,Naomi A. (2016), 「Explor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nature and health」. In Dak Kopec,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for design. 3rd edition. New York: Fairchild Books.

[4]JiangShan, 「Therapeutic landscapes and healing gardens: A review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relation to the studies in western countries」.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2014) 3, pp.141–153.

請注意:

轉載本文必須經與情感建築工作室及原創作者洽商特別授權,並請詳讀本公眾平台號的版權須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感建築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情感建築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