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致敬!珠海「白衣戰狼」講述援助赤道幾內亞的一百個日夜

致敬!珠海「白衣戰狼」講述援助赤道幾內亞的一百個日夜

一位麻醉醫生在赤道幾內亞的100個日日夜夜

根據孟醫生手記整理

今年,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將第29 批派遣援助赤道幾內亞醫療隊任務交給珠海市承辦。

1月5號,廣東省人民醫院珠海醫院麻醉科孟凡建醫生同珠海市在整個衛生系統選拔出來的「思想好、業務好、身體好」的優秀醫務人員組建的援助醫療隊的其他26名隊員一起,奔赴赤道幾內亞開展為期18個月的醫療援助工作。

赤道幾內亞位於非洲的中西部,氣候環境炎熱,人口122萬,但醫療衛生條件較差,尤其是公共衛生環境更差,瘧疾、霍亂、梅毒、艾滋病等傳染病發病率都較高,醫療隊員們需要克服氣候炎熱、疾病威脅、缺水少電、通信不便等重重困難。但是,這一批批「白衣戰狼」們,以國家的名義,不畏艱險,背負重任,告別自己熟悉的家鄉和親人,奔赴異國他鄉,用他們的仁心仁術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赤道幾內亞人民。

經過一路奔波,孟醫生2018年1月8日到達了他工作的地點——巴塔醫院,當地最大的公立醫院,也是我國醫療援助赤幾的三個點中最偏遠和艱苦的地方,服務對象主要是是當地的黑人兄弟及我們的華人同胞。

星期一,孟醫生開始了他在巴塔第一天的工作。來到巴塔醫院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藥品設備耗材都過了一遍,做到心中有數。盤點的結果就是這所當地最大的公立醫院醫療環境很差,缺少藥品耗材,醫療設備也沒有國內先進。

在這樣的醫療條件下第一天到醫院上班進行麻醉的就是一個艾滋病患者肝膿腫手術。病人做的是坐位腰麻(0.5%布比卡因2ml+7.5%高糖5%利多卡因1ml),憑藉孟醫生的技術,麻醉效果自然不錯,但病人身上散發出的異味異常難聞,孟醫生以一個醫生的職業操守一直強忍著難聞的異味堅持把手術做完才離開。援非的第一個工作日成了他從醫經歷中最難忘的一天。

孟醫生說,他來到巴塔醫院的深切感受就是:當地高發的艾滋病、梅毒、瘧疾、霍亂和絲蟲病等傳染病固然讓人謹慎,疾病本身也許並不可怕,但是醫院的無菌觀念差、操作不規範,老百姓的預防、醫療意識更差是最可怕的,每台手術都可能存在感染傳染病的風險。

2月的某一天,孟醫生一如既往按時去醫院上班。記得這天來了一位40歲左右穿著病號服的黑人兄弟,醫生告訴他這個病人是肛瘺手術要做腰麻。他一如往常按照嫻熟的麻醉流程給病人進行麻醉。但是,打完麻醉之後病人採取俯卧位、醫生消毒和整個手術過程讓孟醫生驚呆了:病人的臀部已經爛了一大片,竇道一直延伸到會陰部,差不多15厘米左右,好多膿液。這類病人在巴塔有好多,這在國內看來都是小手術小問題,但是在巴塔,病人因為貧窮挨到不得已時才會來醫院。孟醫生通過這些事例深深感到赤幾百姓的健康狀況確實令人堪憂,同時也深深感到自己作為援赤幾醫療隊的一名隊員肩上的責任。

三個多月的時間,就是在這樣的醫療條件下,孟醫生、古巴麻醉醫生及巴塔醫院的其他麻醉醫生一起完成了醫院三百多台手術中的97台手術麻醉。97台手術中孟醫生和古巴醫生共同完成手術麻醉68例(70%),68例手術麻醉中的30例是孟醫生獨立完成的(佔44%),手術麻醉病人中HIV+14例,梅毒4例,丙肝2例。100天的時間,幾乎每天都有手術,每天都有麻醉,每天都暴露在感染的風險中。

時光飛逝,18個月、585天的醫療援助,轉眼已經過去了近1/6的時間,這100天里,他們不僅在醫院的手術室,醫療隊還走出醫院到巴塔的農村送醫送葯,去巴塔的孔子學院和赤道幾內亞國立大學弘揚中華傳統醫學。

100個日日夜夜,他們兢兢業業,不畏艱難,用精湛的仁心仁術治病救人!他們敬畏生命,維護國家利益和尊嚴!他們是中國與赤道幾內亞之間的友好使者!他們用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行動譜寫著美麗的醫療援助非洲國家的讚歌!餘下的485天可能遇到什麼樣的病人,什麼樣的危險都不可預知,我們只能道一聲:中國醫療隊員辛苦了!孟醫生辛苦了!我們為你們驕傲和自豪!多多保重!我們等待您帶著健康載譽而歸!

素材來源:貝殼珠海

編輯:王俊雅 責任編輯:彭贊峰

珠海網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本文轉自珠海網【zhtv_n2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珠海廣播電視台 的精彩文章:

TAG:珠海廣播電視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