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推動我國自主海洋環境安全保障技術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推廣

推動我國自主海洋環境安全保障技術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推廣

2018年4月18日,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牽頭,國家海洋局、中國科學院和教育部所屬10家單位共同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海洋環境安全保障」專項——「自主海洋環境安全保障技術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適用性研究」項目在青島召開2017年度進展研討會。魏澤勛副所長主持會議,項目負責人李鐵剛研究員,海洋環境安全保障專項總體專家組組長張傑研究員,項目責任專家連璉教授,項目諮詢專家侯一筠研究員、張洪亮高工、黎明教授出席。

該項目緊密圍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海洋環境安全保障需求,開展我國海洋觀測/監測、海洋預報、海洋災害應急監測與處置技術在絲路沿線國家的適用性研究,通過設置5個技術試驗區,推動自主海洋環境安全保障技術成果在絲路沿線國家的推廣,形成海洋聯合觀測數據共享服務能力。項目執行期從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

在項目年度進展研討會上,項目組總體介紹了項目進展情況,課題負責人彙報了課題年度進展。項目責任專家和諮詢專家肯定了項目近一年的研究工作,並提出了具體的意見和建議,希望在之後的任務執行過程中:深化自主海洋環境安全保障技術的內涵;以更豐富的形式展現項目亮點研究成果;充分發揮項目國際合作的特色,儘快提供國際服務。

2017年度項目研究進展順利。在觀測/監測系統建設方面,與泰國、馬來西亞合作構建了安達曼海-泰國灣立體監測系統框架,在重點海域及沿岸開展了斷面和定點的水文和氣象觀測;與馬爾地夫在赤道印度洋關鍵海域聯合開展了海洋動力環境調查。在預測/預報系統方面,建立了將來可為西印度洋海域提供海洋環境預報產品的波浪-環流耦合海洋數值模式,並在天河二號上開展了數值模擬。海上絲路沿線國家國際合作平台建設方面,聯合主辦了「第四屆中-馬海洋合作研討會」和「第五屆中國-東南亞國家海洋合作論壇」,深化了與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海洋合作。完成了海洋聯合觀測數據共享服務系統的總體設計。在人才培訓方面,開設了《海洋數據處理》課程和區域海洋大氣耦合模式講習班,對斯里蘭卡數名科技和管理人員開展了海洋專業培訓。在項目管理方面,起草了《數據資料匯交和共享使用辦法(徵求意見稿)》和《質量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項目負責人李鐵剛研究員組織召開了項目第二次推進協調會。與會代表討論明確了2018年項目和課題工作重點,集中修改了項目數據匯交與共享使用辦法、項目質量管理辦法,展示了項目網站效果和微信公眾號設計方案。上述工作為項目的穩步推進和規範實施提供了保障。李鐵剛研究員做會議總結,要求項目組成員聚焦項目創新工作和亮點成果,豐富項目研究內涵;加強項目和課題內部管理,嚴格按照任務書穩步規範地執行研究任務;重視項目重要進展和成果的宣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市海洋學會 的精彩文章:

海軍迷,你有一份艦艇開放日的邀請函…

TAG:深圳市海洋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