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練琴是在練什麼?

練琴是在練什麼?

— Intro —

在前文演奏 | 是什麼?怎麼學?怎麼練?中提及了幾點對於練習的認識,有琴友留言表示很感興趣,希望能多分享一些關於練習的內容。本文嘗試在認知科學的角度上,對練習進行更加深入的解讀。我會盡量避開專業的術語與不必要的細節,只求闡明練習的原理。

正文共 2383 字 / 11 圖

預計閱讀時間 10 分鐘

為什麼要練習

在吉他老師的群體中,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三分教,七分練。這倒不是有意貶低教學的價值,而是在強調練習的作用更為重大——畢竟「神仙」也教不會不練琴的學生。練習是如此的重要,但大多數人的練習方式卻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為了提高練習的效率,我們需要了解練習的原理,以便對症下藥。

從認知科學的視角上來看,世間的一切皆為信息。拿彈琴來說,譜子上四分音符的標記是信息,撥弦時手指的運動軌跡是信息,C7sus4和弦的組成音是信息,Dorian音階中特徵音的聽感也是信息……各式各樣的信息經由我們的感知傳送至大腦,在大腦中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處理。

我們被信息包裹著,無時無刻不在接收信息。為了避免大腦接收了太多信息而過載,絕大多數在意識之外的信息被我們忽略了(如果你此刻恰巧在聽音樂的話,我打賭你想不起來上一首是什麼歌)。而那些在意識內的,有目標的獲取信息的行為,即是學習。這些信息能夠更好的保存在大腦中,生成記憶。然而記憶並不「靠譜」,許多時候我們無法回憶起這些信息,發生了遺忘。

簡而言之,學習是獲取信息,記憶是保存信息,遺忘是丟失信息。而練習,則是通過重複來強化記憶,對抗遺忘,從而使信息長久的留存在大腦中,可以任意提取——只有達到了這樣的程度,才可以稱作掌握。即是通過練習的「量」的積累,達到了掌握的「質」的變化。

學習、練習、記憶、遺忘,信息的獲取、強化、保存、丟失……這一切發生在我們的大腦之中。大腦是目前已知信息密度最大、結構化程度最高且組織最為完整的「東西」。那麼大腦是如何處理信息的?

學習改變大腦

大腦中主要包含了兩種細胞,神經元與神經膠質細胞。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負責處理信息的神經元,另一種稍後再提。大腦中約包含了850億個神經元,這些神經元互相連接在一起,通過「電擊」相連的神經元來處理信息——當一個神經元被激活時,一股微弱的電流通過軸突傳導至相連的神經元的樹突。若是相連的神經元也被激活了,便會將電流繼續傳導至其他相連的神經元。

我們可以想像成在大腦中有一張錯綜複雜的「電網」,神經元便是這「電網」中的節點。那麼信息便是在這張「電網」中的電流,以「一連串被電擊的神經元」的方式來傳遞與加工。不同的信息經由不同的節點,有著不同的路徑,這些路徑稱作神經迴路。例如當我們在彈奏四弦三品這個音時,反應「四弦三品」的意義激活了某一條神經迴路,發送「左手按三品、右手撥四弦」這個指令激活了另一條神經迴路,而在意識到這個音是F、屬於C3音組時也會激活不同的神經迴路。

我們通過不同的神經迴路來處理不同的信息,所謂記住了某個信息,即是在大腦中可以激活特定的神經迴路。但別忘了神經迴路由神經元連接而成,這些相連的「線路」並不是固定的,而是終其一生都在變化——學習即是在神經元之間建立新的連接,形成新的神經迴路;遺忘則正相反,是在刪去舊的連接,失去舊的迴路。而練習對抗遺忘的方式,即是通過重複激活特定的神經迴路,使之得以強化。那麼練習是如何強化的呢?

練習產生髓鞘

還記得大腦中主要包含兩種細胞么?神經元負責處理信息,而另一類神經膠質細胞則成了神經元的「保姆」——負責支撐神經元的結構、為神經元提供養分、修復破損的神經元、吞噬死亡的神經元……

在神經膠質細胞中,一種名為施旺的細胞有著一個重要的功能。當某個神經迴路被不斷激活時,施旺細胞會包裹在神經元的軸突上,形成一層絕緣的髓鞘——如同電線的橡膠外皮一樣,既減少了電流在傳遞中的干擾與損耗,也加快了電流的傳遞速度,從而提高了大腦對信息的加工能力。正因如此,當我們在彈一首了熟於心的曲子時,並不會去思考下一個音要按在哪、撥哪根弦,而是無需意識的參與就可以自動化的彈奏出來。

GIF

GIF

神經元之間的連接雖然在變化,但髓鞘固化了特定的神經迴路,使信息在大腦中得以長久的留存。除此之外,髓鞘還會起到引導神經元軸突再生的作用。因此技能一旦掌握(生成了髓鞘),即使很久不用(神經迴路沒有激活),仍然不會完全遺忘(神經元仍然連接)——但這是把雙刃劍,因為髓鞘的生成無法逆轉。大多數老師不願意教有基礎的學生,正是因為糾正不良的演奏習慣,修正愚拙的刻板偏見,實在是一個令師生雙方都「痛苦」的過程。

GIF

通過重複激活特定的神經迴路,使神經迴路中的神經元被髓鞘包裹,從而加快了電信號在神經元中的傳遞效率,固化了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方式,使信息可以長久的留存在大腦之中——這便是練習的奧秘。所以即便是天賦異稟,仍需通過後天的努力勤加練習。話已至此,你若是還不練琴,我也只能——

再想想其他的辦法了……

參考書籍/文章/論文:

1.「認知心理學(第五版)」by Michael William Eysenck / Mark Keane

2.「認知神經科學:關於心智的生物學」by Michael S. Gazzaniga / Richard B. Ivry / George R. Mangun

3.「異類:不一樣的成功啟示錄」byMalcolm Gladwell

4.「一萬小時天才理論」by Daniel Coyle

5.「Neuralink and the Brain』s Magical Future - part.2 Brain」by Tim Urban

6.「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by K. Anders Ericsson / Ralf Th. Krampe / Clemens Tesch-Romer

— Outro —

撰寫 / K先生

配圖 / K先生

排版 / 小鋼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GuitarArt 的精彩文章:

TAG:GuitarA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