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南斯拉夫人民必敗
最近看到一句話,形容的是毫無懸念的戰爭。
據說科索沃空襲戰還未開始時,俄國流傳過一句俏皮話:萬惡的美帝國主義必勝,英雄的南斯拉夫人民必敗。當然這好像是俄國人的一種老調子了,因為在第二次伊拉克戰爭中也有「英雄的伊拉克人民必敗」的說法。
弱者英雄的抗爭據說都是可歌可泣的,但這不過是一種「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英雄,他們的犧牲是值得緬懷的,但他們的捐軀是可悲的。
專精南明史的顧誠先生在《南明史》里評價劉宗周的話就批評了這種英雄:
死而有益於國事,則死之可也;死而無益於天下,奈何輕棄之?何若存此一命,以圖來日?似方孝孺、劉宗周等輩,非殉國也,特殉名耳!
又如,晚清中國每到城市被外國軍隊攻入,那些最善空談的士大夫或投井,或上吊,或集體自焚,看上去確實是殉國了。但是死都不怕了,為啥不去抵抗呢?這種種殉國的行為,無疑讓我們想到了「一哭二鬧三投井上吊」的賭氣行為,這種死法何益於國?
一個民族僅憑憤怒和悲壯是很可悲的。只有造就優秀的人的國家才是強大的國家,靠犧牲是無奈之舉,犧牲本身帶不來國家的強大。
喬治·巴頓說過:「沒有哪個雜種是靠為國捐軀贏得一場戰爭的。要贏得戰爭,靠的是讓那些可憐的雜種為他們的國家捐軀。」
每到災難來臨,總是宣傳高調的犧牲會讓人有種舉國都是英雄的錯覺,但英雄的國度為啥會被人欺負呢?難道英雄就是弱的代名詞嗎?
那為什麼弱嗎?
肯定不是因為一國皆是英雄,如果說一切罪惡都是外因造成的。
那為什麼這個外因偏偏在你這起了作用?如果宣傳中總是說國勢鼎盛、民氣興旺,那為什麼又會被人掐脖子呢?
寧可犧牲一切,也要跟你斗到底,那為啥不直接妥協呢?
魯迅說:「世上雖然有斬釘截鐵的辦法,卻很少有敢負責任的宣言。」犧牲的骨氣是有了,但說這話的人真能為宣言的後果負責任嗎?
真是慶幸我們沒有做英雄的機會。
TAG:瀚海魚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