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醫院改制提速:新里程投資控股山東最大國企醫院
兗礦集團。來源:視覺中國
「國企醫院會更願意被國資收購,這一領域中民營資本很難做,怕造成醫院的不穩定或者醫生流失。」
/
文| 《中國企業家》記者粟靈編輯|尹一傑
政策高壓下,距離2018年年底國企剝離企業醫院的最後期限只有8個月時間,國企醫院加速了引進社會資本辦醫的進程。
《中國企業家》記者獲悉,2018年4月20日,兗礦集團與中信產業基金旗下新里程醫院集團(以下簡稱「新里程」)在山東濟南簽署投資合作協議,對兗礦總醫院進行改革重組。
成立於1972年的兗礦總醫院是國資大省山東最大的國企醫院。這所三甲綜合醫院,包括3個院區、7家分院及14個社區衛生服務站或衛生所,總計床位近2000張。投資控股後,四大醫療集團之一的新里程醫院集團,其床位數將超過8000張。
2017年8月,國家六部委共同發出《關於國有企業辦教育醫療機構深化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資發改革[2017]134號),明確指出,2018年年底基本文成企業辦醫療機構集中管理、改制或移交工作,並明確了關於醫療機構深化改革的四種路徑:移交地方、關閉撤銷、資源整合、重組改制。
「企業醫院從2002年開始改革,當時共有7000多家。到去年,國資委統計還剩2000多家未改革的企業醫院。這2000多家在今年年底要劃個句號。」中國醫院協會企業醫院分會會長金永成給出的數據證明了任務的艱巨性。
越來越多的國企醫院開始接受社會資本的投資;而大型醫療機構、醫藥公司、保險公司、大型投資機構乃至其他行業的產業集團則紛紛湧入這一賽道。
「改制後的整合是難點。」 波士頓諮詢公司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吳淳告訴《中國企業家》記者,股權分配、機制調整、人才流失,是困擾國企醫院改制的三大問題。
從初次接觸到簽訂協議,兗礦總醫院只花了10個月時間即完成改制。但之後的投後管理,依然是擺在他們面前的現實難題。
國資流失之爭
兗礦集團是一家以煤炭化工、裝備製造、金融投資為主導產業的國有特大型能源企業。2017年,其以1.3億噸的煤炭年產量,排名全國第五,世界第七。
而兗礦集團的28萬職工及家屬,正是兗礦總醫院的服務對象。如果不是國家政策倒逼,兗礦總醫院或許永遠不會走上改制之路。
當這樣一個坐擁近2000張床位的三甲綜合醫院出現在投資市場時,前來諮詢的投資者絡繹不絕。四大醫療集團中的華潤鳳凰、北大醫療、復星醫藥和新里程都位列其中。
對於此時的兗礦總醫院來說,這不是一個要不要引入社會資本的問題,而是引入什麼樣的社會資本的問題。
「我們要和國有背景的企業進行合作,我們將來新的合作公司也要保持事業單位法人。這樣,職工的勞動合同才可以繼續。」兗礦集團副總經理陳峰教把投資對象的身份當作鐵律。
「國企醫院會更願意被國資收購,這一領域中民營資本很難做,怕造成醫院的不穩定或者醫生流失。」波士頓諮詢公司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夏小燕之前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稱,企業醫院改制目前仍是國企或國有資本的主戰場。
金永成則說得更為直白:「國企背景的公司之間合作,有很多體制機制上的優勢,沒有人員、醫院屬性的變化等問題。最重要的是,沒有國有資產流失的風險,我想這是兗礦集團領導最關注的。」
經歷了前幾年煤炭產業的寒冬,兗礦總醫院職工的收入也隨著母公司的業績下滑。「職工收入與周邊其他公立醫院相比有差距。幹了活沒拿錢,導致職工積極性不高。」來自職工收入的壓力,也推動著院長張傳軍去尋找市場化解決方案。
當背靠中信產業基金的新里程醫院集團CEO林楊林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陳峰教和張傳軍對其資質大體是滿意的。彼時的新里程,已投資了包括安鋼總醫院在內的三家國企醫院,並成為四大醫療集團之一。
在看過超過150頁的內部投資報告以後,林楊林看到了這家醫院的投資價值。他提出了他的訴求:在新成立的公司里,新里程必須有超過50%的控股比例;在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中,新里程必須在董事會佔多數席位。林楊林力爭在公司經營管理機制中的話語權。
為了避免後續的麻煩,林楊林要求必須獲得90%以上的職工支持。「職工如果不超過90%支持,我們不敢做這個事情。」
基於此,他同意兗礦總醫院繼續保持非營利性醫院的性質,張傳軍在內的管理層繼續保持穩定。
談合作並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2017年8月31日,在初次接觸的兩個月後,雙方即簽訂了框架協議。2018年元旦後,新里程和兗礦集團分別走完了內部審批流程。
但簽約直到4月20日才完成。
「我花了大量時間來做員工工作,我們做得非常穩定。」林楊林憧憬過5年以後,如果政策允許,再把醫院改成營利性;或者政策不允許,新里程整體走向資本市場也未嘗不可。
「醫院投資是一個長周期。現階段,我們更聚焦人員的穩定與發展。」林楊林說。
艱難融合
簽約前的4月16日,兗礦總醫院召開了職代會。117位職工代表醫院2200餘名員工,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對《兗礦集團總醫院改革重組方案》和《兗礦集團有限公司總醫院改革重組員工分流安置方案》兩個決議草案進行了表決。職代會組織方收回了115張有效選票,兩個決議分別獲得115票和112票贊成票。
事實上,在企業醫院改制領域,有太多的前車之鑒。
四大醫療集團之首的華潤醫療(後重組為「華潤鳳凰」),就曾於2014年底收購了與兗礦總醫院情況頗為相似的淮北礦工總醫院。但改制半年內,連續三個月內發生四起醫療亡人事件,把該院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在安徽省衛計委通報的群眾滿意度調查中,該院也一度跌至全省三級醫院中的倒數第二。醫院職工的懈怠受到患者與輿論的抨擊。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武鋼醫院集團。而當華潤欲收購一汽總醫院時,後者直接在收購過程中就開始了大規模的職工抵制。
企業醫院改制的先行者華潤醫療在屢屢碰壁中,為欲進入該領域的社會資本積累了教訓。維持穩定被視為第一要務,但這與社會資本控制成本、提升效率的要求又形成天然的矛盾。
「後期整合一個難點是機制問題。醫院職工以前是拿鐵飯碗的國企職工,醫院冗員現象比較嚴重。這往往導致醫院的增長與成本的增長不匹配。」吳淳分析。
是否裁員,總讓社會資本舉棋不定。無論在簽約儀式上,還是在之後的記者採訪中,兗礦總醫院的相關方都沒有承諾不裁員。
他們把更大的希望寄托在了績效改革。在即將成立的六個工作小組中,績效改革小組和人才促進小組被視作當務之急。
「必須第一個解決的是薪酬激勵問題,因為這是能廣泛覆蓋多數員工的。」當被《中國企業家》記者問到是否會考慮員工持股計劃時,林楊林坦陳,下一步很大可能性會考慮核心骨幹持股計劃,但目前談之尚早。先解決薪酬和績效激勵的問題才是最基本的。
同為四大醫療集團的北大醫療,其主管投資併購醫院業務的副總裁任甄華,就曾向《中國企業家》記者透露,正在魯中醫院試水員工的股權激勵計劃。
2018年全國「兩會」上華潤集團董事長傅育寧否認了華潤將在醫療板塊推行員工持股計劃,但他認為上市公司已實現了事實上的員工持股。
被投資醫院的人員激勵機制,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醫療集團未來的投資併購,各大集團都在進行探索。
從人力上節省成本暫不可行,林楊林把目光放在藥品耗材供應鏈優化上。為此,他專門成立一個工作小組,對接集團內部統一採購規劃部門,以期大幅度降低成本,併合理滿足臨床需求。
融合之路才剛剛開始。
值班編輯:武昭含
審校:耿黎明
※一年一度的答記者問現場,馬化騰回應了布局新零售的做法,還談了區塊鏈等問題
※他們都曾被認為是「太子」,現在怎麼樣了?
TAG:中國企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