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知境界與眼界的分級,見識就與你沒有關係

不知境界與眼界的分級,見識就與你沒有關係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

人的四種境界

馮友蘭先生在他的著作《新原人》中論述了人的四種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指出了現在社會的人在不違反道德的生活方式之上,追求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意義。

人的四種眼界

今天,我對應馮友蘭先生的四境界,提出人的四種眼界,即凡眼境界、欲眼境界、心眼境界、靈眼境界,人只有基於道義的基礎上,去尋求美好生活和實現從容鎮定的生活。

或許人生就像

跑步

以教師為例說說馮友蘭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處於自然境界中的老師,見別人教書,他也教書。教書事業對於他來說,沒有目標也沒有方向,他也不主動去尋覓目標與方向。他從不去想教書是為了什麼,人生是為了什麼。對於功利境界中的老師,他知道教書可以獲得工資報酬,可以獲得成就感,他所從業是職業都建立在功利的前提去開展。對於道德境界中的老師,他知道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責任,少年強則國強,教育好他的學生,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業務,他能正確看待苦與樂、付出與回報的關係。對於處於天地境界中的老師,他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為人生至樂,若他發生學生中有真正的「大根器」,有利國利民的棟樑之才,他可以不計任何報酬,不計較任何得失,忘我的傾囊相授。以上是人的四種境界,人還有四雙眼睛,每打開一雙眼睛,他的見識便不一樣。

先說凡眼境界,只在凡眼境界中的人,行為宛如幼兒,餓了要吃,困了就睡,疼了就哭,煩了就鬧(赤子之境是老子所推崇的,但老子所指的那種赤子之境界,是修養、修身後才能達到的)、恨了就罵、愛了就親,只有這種眼界的人,愛恨情仇都隨性子而為,從不思考該不該,能不能,可以不可以。欲眼境界,在慾望境界里的人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以功利為中心,受身體的情慾所支配,恨是因為利益受損,愛是情慾得到了滿足,為了利益可以不顧底線與原則。到了心眼境界的人,行為必然基於道義,身上有正能量,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追求必然建立於「真、善、美」的基礎上。有了靈眼境界的人,就「無可無不可」了,就能知曉隱藏於事情表象背後那些亘古不變的真理(真理不能被發明,只能被發現),知曉生命的奧秘是「愛」,生命的意義便是「活著」,知道「運有心轉」。

境界與眼界的高度,就是見識的高低,人的見識「上下追尋覓總無」,平日里上下左右都找不到它的;「境上施為渾大有」,在做事的時候就它顯現出來啦。要知道人見識的高低,從他所做的事情上就能觀察得到。

2018年4月22日寫於雙梁堆。(圖片均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立言居 的精彩文章:

有院子真的好么?看看我的經歷!

TAG:立言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