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管理成功案例之:張良神機妙算

管理成功案例之:張良神機妙算

原標題:管理成功案例之:張良神機妙算


歷史上張良與陳平做為功臣與謀臣,卻得善終,這與他們的處事態度有關。我們通過聽課,讀史,交談,上網等等學習方法了解到,在封建帝王時代,自古功臣有很多遭到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場!春秋越國功臣范蠡在幫勾踐復國後無奈泛舟商海,文種被勾踐賜死。秦朝商鞅被車裂、秦始皇的親生父親呂不韋被賜死、李斯被夷三族、蒙恬被逼死。漢朝韓信被呂后騙進宮殺害、晁錯被冤殺、周亞夫被囚餓死。宋朝岳飛被「莫須有」的罪名害死。明朝袁崇煥被磔刑處死。歷史給人類上演了一幕幕功臣兔死狗烹的悲劇!


我們從漢朝集團同盟者的各種處境,可以知道一些社會現象:一種是只可共患難,但不可共富貴。二種是只可共富貴,不可共患難。三種是可共富貴也可共患難。四種是不可共富貴更不可共患難。中國有成千上萬的企業,每天有創業者,使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每天更有些毀業者,使企業如曇花一現般地消失。獨木難支,孤掌難鳴。做事業的人都不是獨行俠,而是一個聯盟體或者是潛在的同盟關係。然後,我們發現一個定理是;與聯盟者、同盟者共富貴和患難的,可以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而不與聯盟者、同盟者共富貴和患難的,容易內訌,或者分道揚鑣,或者相互撤台。所以,要信事業成功,就要有利益分享,就要找到共贏的方法,使信任與支持同時存在。這樣做,可使合作持久度高很多。皇明太陽能董事長黃鳴先生寫文提出「捨得」兩字,其實跟我說的利益分享與共贏是一個道理。當然,並不是講行賄受賄或者送禮回扣之類犯罪行徑。行賄受賄與送禮回扣之類,如果讓這類犯罪行為滋長的話,那麼腐敗、權錢交易就會肆意猖獗,就會破壞法律制度體系,讓國家與社會處於無政府主義狀態。而且法律成一紙空文,潛規則大行其道。潛規則是腐敗的孿生兄弟。不患貧、不患均,但患不公。此不公是公平、公正的意思。

張良、陳平是西漢王朝共患難共富貴的精典案例。張良是戰國七雄韓國貴族子孫。他的父輩曾相五世韓王(韓昭候、韓宣惠王、韓襄哀王、韓釐王、韓悼惠王)。就是在韓王的政府里擔任總理或者國務卿一職,輔佐韓王。但是,隨著秦始皇統一六國。張良的世襲貴族身份隨著韓國的滅亡而消失。張良是忠於韓國的,為了報仇,連弟弟死後埋葬事都不管不顧,散家財求刺客,一心想要學荊軻刺秦王。後世學樣的比較多,在辛亥革命前夕,很多想推翻滿清政權封建帝制的仁人志士,選擇刺殺朝庭親貴,作為造反起義的導火線。比如黃興,汪精衛等。汪精衛為了一己之私,投靠小日本作大漢奸,受後世唾罵,遺臭萬年。但是在為了推翻封建皇帝之時,還是對國家有貢獻的。我們評價一個人應該是功是功,過是過。林彪是個軍事天才,為建立共和國立下汗馬功勞,但也是為了一己之私,陰謀奪權,顛覆共和國,殺害毛主席,迫害其它功臣元老,所以才成了歷史罪人。


張良好學,求學禮治於准陽,碰上朋友倉海君,行力士,製得鐵鍾一把。估計是飛錘之類的,用機械制動。這錘只是投射攻擊。雖說有一百二十斤,但古時的度量衡的斤應該比現在還重。不是有十六兩一斤的說法嗎?一個人是難得拿起的。張良與力士兩人把鐵鎚與發射鐵鎚裝置秘密運到博狼沙道路附近,隱藏埋伏好。再者,張良可能打聽到秦始皇巡視地方,要經過博狼沙這個地方。博狼沙有可能是當時的一條重要官道。秦始皇比較走運,張良的秘密武器只打中了秦始皇的副車。這可能是武器精確度不高的結果。秦始皇氣急了,命令全國通輯刺客。特A級通輯令。張良改名換姓,躲藏在下邳地區。


張良經常到下邳遊玩,就象現在的我們經常到附近公園散步時一樣。有一個老人,到張良的住所,好象是有意而來。故意把鞋子甩落在地上,而且還提出了無理要求,要張良給他把鞋拾起,並且要穿上。這種要求只有父親對兒子,主子對奴才才會有的行為。張良感覺受到了侮辱,想要打人。但是,側隱之心讓張良無奈,只有從命幫老人把鞋穿上。不要認為知識分子都是文弱書生。知識分子一樣有暴力傾向。有句話不是說「士可殺,不可辱」嗎?張良是跪著給老人穿鞋的。男兒膝下有黃金呀!老人大笑而去。張良覺得此老不是一般的人物,是高人。過了一會兒,老人回到張良面前說,孺子可教也,然後約好下次見面的時間地點。張良作出承諾說,諾。諾相當於我們現在回答語,是或者好的意思。頭兩次,張良去見老人時,遲到了,受了老人的批評。第三次見老人時提早了,得到了老人的表揚。老人把一卷《太公兵法》交給他,要他好好研究學習。而且還告訴張良,他名叫黃石公。張良覺得很詭異,很神奇的際遇。他把那捲兵法書,刻苦地研讀起來。項氏家族的項伯經常殺人,因跟張良是好朋友,跟著張良躲避官府的追捕。


陳勝,吳廣起義。張良結夥拉攏了百多號人,欲創業。景駒自立為楚王,這種自立為王,一是沒有合法手續的,二是代理的。張良欲投奔楚王,在路上碰到沛公劉邦,遂成為其下屬。劉邦任職張良為廄將。張良以《太公兵法》的知識教導劉邦,劉邦非常高興,經常言聽計從。張良又跟其它人講兵法方面的知識,那知道是對牛彈琴。張良認為劉邦是知己,是個能大事的英明之主,所以追隨他,輔佐他。

劉邦與項梁結盟,共立楚懷王孫心。張良說服項梁,楚已立懷王,韓國遺留的公子橫陽君成賢,應立為王,這樣可多給秦朝樹立一個對手,我們可多一個盟友。項梁於是派遣張良去找韓公子成賢,立為韓王。當然,這都是起義軍的權宜之計。張良成為韓王成賢的司徒,領兵千人,慢慢地在秦政府手裡奪取了一些地盤。劉邦後過來幫忙,兩軍合兵一起攻取韓地十餘城池。劉邦想要用二萬兵士攻秦關下部隊,張良制止劉邦的軍事行動,出計策說,關下秦軍強大,不能輕敵,我聽說這支部隊的主將是屠夫的兒子,商人重利,願主公先坐壁上觀,讓五萬將士都吃過飯,命到處都舉「劉」字軍旗在遠處山上,疑惑敵人以為我軍軍事實力強大,讓秦軍怯於爭鋒。然後命令能說會道的酈食其,拿著重金和委任狀去遊說秦軍將領,收買秦主將。果然,秦主將心動,欲聯盟一起攻進咸陽城,徹底推翻秦王朝統治。劉邦正想聯合時,張良又阻止說道,敵人主將想要叛秦,但是屬下士眾不一定想叛秦。如果士兵們不想跟主將一起造反,那麼我們就很危險。不如,利用秦將士人心不統一乘機攻擊他們。劉邦聽從了張良的主意,果然,大破秦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佔領咸陽,秦王子嬰投降了沛公。子嬰是宦官趙高殺害秦二世胡亥後,扶持的傀儡皇帝。


劉邦進入秦首都。好宮殿、寵物、金銀珠寶、美女應有盡有。劉邦想要居住在宮殿里,享受裡面的一切。劉邦的姨妹夫樊噲諫言,請求劉邦不要居留在阿房宮裡。劉邦不聽,張良對主子說,秦王朝因為無道,所以,主公才有幸能進入這阿房宮殿。如果秦政府統治者得民心的話,你連到咸陽宮殿看一眼都不夠資格。現在我們為天下百姓清除殘暴的秦政府,更應該以節儉為主,沒有必要貪圖享受。如果現在跟秦王一樣享樂,無異於助紂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請主公聽從樊噲將軍建議。劉邦也吸取秦朝滅亡教訓,還軍霸上。太平天國的洪秀全打下清政府的半壁江山,就貪圖享樂,造宮殿,搜刮金銀珠寶,大量圈養婦女,宮裡有近千名婦女供洪秀全淫樂。有腐敗的天王,就上樑不正下樑歪,太平天國滅亡是唯一的結局。李自成攻下明朝首都北京後,也是與眾將官奪民財,佔好房子,姦淫宮女嬪妃,強姦民女,把國庫的金銀財寶佔為己有。起義軍滅亡也是唯一的結局。所以說,一個政府或者組織貪污腐敗,窮奢極侈,魚肉百姓,那麼它的毀滅是從自身開始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項羽聽了亞父范增的建議,想利用鴻門宴除去劉邦。由於項氏家族中的項伯與張良關係好,項伯把這一消息透露給張良,張良出主意要劉邦籠絡項伯,為項伯祝壽,而且還與其聯姻。籠絡了項伯,要項伯在項羽面前說好話,劉邦不會背叛楚王。當時,軍事實力最大的起義軍是項羽的軍隊。項羽而且在滅亡秦政府後封賞其它諸侯王,自比前朝周天子。在當時,這西楚霸王是最大的王,其它的王是下屬關係。項王心中,他與諸侯王的關係是君與臣。同時,劉邦要張良收買項羽陣營其它將領。這象勾踐卧薪嘗膽一樣,是示弱,保存實力之計。在鴻門宴,劉邦在張良等人的幫助下,逃脫了危險的宴會。項羽在宴會上沒有除掉劉邦,又在封地上打主意,把劉邦封在巴蜀之地。又是張良出主意才有漢中之地,而且還燒棧道,以示不想與項羽有爭天下之意。漢軍謀士們挑唆齊王與趙王背叛項羽,還使九江王黥布都反楚。使項羽陷入四面楚歌的絕境之地。九江王、彭越、韓信三大著名軍事將領對楚軍輪番攻擊。再加燕、代、齊、趙、漢五國軍隊跟項羽作對。這昔日霸王變成了自殺王,一曲《霸王別姬》演繹了一個悲壯的故事。《孫子兵法》說過,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上策,破壞敵人的外交是中策,攻城是下策。張良利用中策破壞了項羽的同盟勢力,使項羽的往日的同盟戰友都變成敵人與對手。張良在滅亡楚國的工作中,功不可沒。


在項羽圍攻滎陽的劉邦時,有個叫酈生的書獃子,出鬼主意要劉邦刻王侯印,立被秦朝滅亡六國之王室後代為王,這樣楚軍會不戰而自願作臣子。張良聽說後,力勸劉邦不要做蠢事,復立六國之後,都會因為楚王強大臣服項羽,是不會臣漢王你的。再者,漢軍的機會與優勢都管制不住六國之後,立六國等於是立對頭與敵人。漢軍的事業就不能大展鴻圖。劉邦聽從了張良的主意銷毀了六國王侯印。在韓信要求當代理齊王時,張良當欽差授韓信齊王侯印,穩住了韓信。


我們在下象棋時,有漢楚對陣。有楚河,漢界之分。項羽打不贏時,想求和,劃地而治。張良,陳平要劉邦假裝答應項羽。在簽停戰協議後,馬上反悔,追楚軍到陽夏。戰不利,堅壁不出,張良又出主意,使諸侯們率軍來救。


全國統一了,劉邦大封群臣,張良沒有軍功。但是,劉邦在大眾面前肯定了張良的功勞,張良的功勞應該最大的,因為他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要張良在齊這塊地盤擇三萬戶。張良放棄了優厚的封賞。只選擇了留這個地方,被封為留侯。可能也只有幾千戶而以。漢時,老百姓以戶為家庭單位,農業經濟社會,老百姓要交納田租賦稅。在王侯國管理轄區的戶民的稅收歸王或者侯所有。而且還要經常履行一些王或者侯的義工差事。在封賞功臣時,有些未被封的功臣爭功勞爭得面紅耳赤。張良是不爭,其餘的人是爭了還要爭。劉邦只好緩封。劉邦在道路上看到有些功臣們行為異常,問張良他們這是怎麼啦?張良回答他們在謀反,劉邦說天下已經統一安定,為什麼要反?張良說主要是主公你封賞都是你喜歡的親朋故舊,殺的都是平生仇怨。按照功勞講不可能個個都封到,有些你不喜歡的人怕你報復,又怕得不到封賞,所以有造反之心。劉邦感到憂慮。張良要劉邦封仇怨,安其它眾人的心。劉邦最痛恨的人雍齒被封為什方侯。群臣都高興,認為連雍齒都封為侯,沒有必要擔心封不到賞或者怕劉邦報復。

在定都問題上,張良站在劉敬這一邊。因為很多大臣是山東人,都想要定都洛陽。張良認為關中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劉邦採納劉敬與張良的主意定首都為關中。張良因身體有病,所以修神仙之術,養氣辟穀。經常閉門不出。


劉邦喜歡小老婆戚夫人,愛屋及烏想要立小兒子趙王劉如意。其實男人的通病就是喜歡漂亮、年輕的老婆,寵愛小兒子。很多大臣堅決反對廢長立幼。呂后很著急,找張良出計謀。張良本不想介入嗣君之爭,被呂皇后逼得沒辦法,才為她出了個主意,說劉邦性格有些輕辱待慢知識分子。商山四老就因為劉邦的一些品行,才不想當漢朝官員,躲藏在商山,但是劉邦內心敬重這四老。於是張良要呂后安排書信,用重金厚禮請四老出山,供奉在京都。四老被說動了,居住在建成侯呂澤府里。


九江王黥布反叛,劉邦想要太子領兵打仗。商山四老分析了情勢認為,太子當軍事將領去平叛,有軍功對繼位不益,無軍功則從此受禍。要呂后在劉邦面前哭拒太子領兵。劉邦最後無奈,只好自己領軍。同時,命張良為太子師傅,因叔孫通已經是太傅了,所以任張良為少傅。


劉邦平定了黥布回到首都,身體有戰傷,並且越來越嚴重,內心更加想要更立太子。張良諫不聽,叔孫通諫也不聽。有一天,劉邦宴飲,太子在旁邊侍候。劉邦在這次宴會上見到商山四老,很吃驚,他以前想請這四老輔助他,就是請不動。還躲藏起來。現在竟然成了太子的參謀與顧問。劉邦對戚夫人說,太子羽翼已豐,竟有商山四賢相助。我想立如意為太子,是行不通的了。如果如意當皇帝的話,位子也遲早歸現太子的。如意在政治上、軍事上都不是太子對手,太子的勢力大了,輕視不得。於是和戚夫人一起歌舞。歌詞很精典: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翼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又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劉邦在想易太子一事中,很無奈。劉邦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他那知道這一切都是他最親信的謀臣張良的鬼主意。


張良跟隨劉邦平息諸侯王叛亂,也是經常出奇謀,出良策。在平代王時,用奇計拿下馬邑地區。後來,張良講出了自己的內心話、真心話: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姿,為韓報仇強秦,天下震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漢書卷四十,張陳王周傳第十)

張良立意歸依宗教道教,學神仙飛升之術,表面看來是張良信仰宗教,其實就也是張良的明哲保身之計。張良了解到劉邦為了鞏固自己的江山,逐一地剪除異姓諸侯王,剪除功臣。畢竟自己的功勞排名最大。信仰宗教,不過問政治,能使統治者皇帝放心自己。劉邦死後,呂后感恩張良,強迫張良進食,不想張良餓死。說,人生一世間,如白駒之過隙,何自苦如此!張良不得已,只好進食。過六年後,老死。溢為文成侯。


作為管理者,我們能從張良成功人生得到如下收穫:


一是管理者要持續地再訓練。職場的變化、工作的變化、對職員的淘汰,還有對員工多元化技能的需求。再加上工作減少,迫使員工不斷地成為學習者,接受培訓,自學,或者重新到學校進修是員工適應環境的做法。


二是管理者要成為團隊的優秀成員。越來越多的企業組織採用團隊式管理方法。更多的工作要交給團隊去執行。員工必須發展必須的技巧來提高個人工作績效和團隊工作績效。需要發展的技能要有: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集體決策技巧(採用LCCT集體決策技術)、傾聽技能、溝通與反饋技能、解決團隊衝突與個人衝突的技能、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技能。

三是管理者要進行交換信息用以解決問題並制定決策。管理者在行使職責時,要主持會議並組織團體討論。要參與問題的解決及決策的制定,與按決策程序選擇滿意決策。提出合理化建議並把結果告訴他人,聽取他人不同的意見。


四是管理者要建立與維繫工作關係。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必須搞配合。要建立三種信任與良好的人際關係:一種是與部屬建立的信任及良好關係。二種是與上司建立的信任及良好關係。三種是與同僚建立的信任及良好關係。為人際衝突定義級別,確認並降低人際衝突。建立種種紀律規範與申訴程序。高薪聘請專家學者顧問解決問題。


五是招募並選用人才。最好的人才往往要不就隱身,要不就突冒。隱身的人才,一般清高自命不凡。要三請四請,要有極度耐心才能使其為之所用。突冒的人才,喜歡為自己打廣告,容易交往。只要興趣相投,價錢合理,是願意效力的。隱身人才難以發現,而且清高讓各種組織方面覺得難以接受。突冒的人才為自己打廣告又讓各種組織懷疑其真實才學,怕上當受騙。張良與陳平,還有諸葛亮都是突冒型的人才。


六是管理者要成為創造力的人。好的想法與計策都來自於創造力。人人皆有不同的天賦。高度創造力的人並不一定是最有智慧的人。IQ分值在120分以上的是天才或者接近天才智慧的人的創造力反而低。其餘在120分左右的創造力是最高的。大多數人平均IQ分值是70到80分。具有高度創造力人的特徵:自信、獨斷、直覺、興趣廣泛、好奇心、能理解模糊與複雜的事情、願意接受風險及犯錯,有毅力面對障礙。


作者簡介:李文武,著名管理學家。《博銳管理在線》《中華品牌管理網》《中國管理傳播網》等知名管理網站專欄作家。又是多家媒體與網路作家。研究:歷史、經濟、管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著名管理學家專欄 的精彩文章:

管理成功案例之:相如靡麗之賦

TAG:著名管理學家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