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登「瓊東第一峰」 探孫大聖出世地——我在海南畫了一個圈兒(13)

登「瓊東第一峰」 探孫大聖出世地——我在海南畫了一個圈兒(13)

海南環島自駕游第九天 第二站和第三站:海南的最東角銅鼓嶺與石頭公園銅鼓角

從讓人愛到骨頭裡的符家老宅出來(對老建築感興趣的親可點擊《全海南最驚艷的建築:符家老宅》),太陽依舊沒有出現,40分鐘的車程開至海南的最東角銅鼓嶺時,天空飄了雨絲,不由地讓我們擔心是不是還能從「瓊東第一峰」上面俯瞰到月亮灣。

登「瓊東第一峰」 探孫大聖出世地——我在海南畫了一個圈兒(13)

作為「瓊東第一峰」的銅鼓嶺最高峰其實也只有338米,從遊客中心輕而易舉地就能看到頂。

登「瓊東第一峰」 探孫大聖出世地——我在海南畫了一個圈兒(13)

所以這裡好算仁義,景區並不收門票,但是遊客的車要停在山下,上山的話可以選擇徒步,也可以選擇坐景區的電瓶車,35元/人,我們為了節約時間,選擇坐車。

登「瓊東第一峰」 探孫大聖出世地——我在海南畫了一個圈兒(13)

在山下的時候,碰到一對從四川來的夫妻剛從山上下來,我問他們景色如何?女人笑了笑說,「我們從一個有大山的地方來看小山了,而且山上下雨,連月亮灣也沒看到。」但來都來了,我們還是決定去碰碰運氣。

登「瓊東第一峰」 探孫大聖出世地——我在海南畫了一個圈兒(13)

電瓶車沿著盤山路前行,山裡的雨氣更大,田間的魚塘、蝦塘都被濃霧籠罩著。

登「瓊東第一峰」 探孫大聖出世地——我在海南畫了一個圈兒(13)

車到半山腰,魚塘、蝦塘的邊界處,有著25公里長、蜿蜒曲折的月亮灣,加之千層翻湧的白色海浪,真的如一彎明月出現了。

登「瓊東第一峰」 探孫大聖出世地——我在海南畫了一個圈兒(13)

南海層層疊疊的滔滔白浪如條條銀白色的緞帶,漣漪萬千。煙霧蒙蒙,海天一色,卻把這輪明月勾畫得似夢似幻。

登「瓊東第一峰」 探孫大聖出世地——我在海南畫了一個圈兒(13)

山並不高,所以車很快到達了銅鼓嶺的頂部,只是要到達最頂峰,還需要徒步一小段銅鼓山道。

登「瓊東第一峰」 探孫大聖出世地——我在海南畫了一個圈兒(13)

山道不難走,只是濕氣太大,到處都被水霧籠罩著,不過路邊果實累累的木瓜樹很是吸引人。

登「瓊東第一峰」 探孫大聖出世地——我在海南畫了一個圈兒(13)

如果天氣晴朗,這條路的左側便可以看到南海,看到月亮灣,可今天霧氣太大了,我們只能聽到濤聲不見濤。有點小遺憾,好在景區不收門票,要不更遺憾。

登「瓊東第一峰」 探孫大聖出世地——我在海南畫了一個圈兒(13)

老媽身後的是攬月亭,是俯瞰月亮灣的最佳地點,可惜今天只能「聽,海哭的聲音~」,大概月亮灣也是片太多情的海吧。

登「瓊東第一峰」 探孫大聖出世地——我在海南畫了一個圈兒(13)

據說這塊「風動石」是只有風能吹動,人搖卻不倒的。

登「瓊東第一峰」 探孫大聖出世地——我在海南畫了一個圈兒(13)

看不到海里的月亮,只能和雲頂上的「月亮石」合個影了~

登「瓊東第一峰」 探孫大聖出世地——我在海南畫了一個圈兒(13)

山頂還駐紮著部隊的營地,寫著軍事禁區,遊客止步。

登「瓊東第一峰」 探孫大聖出世地——我在海南畫了一個圈兒(13)

介紹的牌子上說,這銅鼓嶺的由來是因為發現了這尊銅鼓,小娘子覺得這多少有些做作了,不過在這山頂的下面一段確有899米的「伏波古道」。相傳東漢伏波將軍(古代對將軍個人能力的一種封號,伏波意為降伏波濤)馬援在南征交趾(今我國廣東省至越南北部)時曾來到過銅鼓嶺。

登「瓊東第一峰」 探孫大聖出世地——我在海南畫了一個圈兒(13)

雖沒有在銅鼓嶺上俯瞰到月亮灣,但我們已經把海南島的最南、最西、最北和最東端都走遍了,收穫並不小。繼續下站——石頭公園銅鼓角。只是這不遠的路程,中間一段碎石亂路搞得我們疑惑是不是走錯了路。

登「瓊東第一峰」 探孫大聖出世地——我在海南畫了一個圈兒(13)

我們運氣還不錯,達到石頭公園的時候雨漸漸停了。位於銅鼓嶺南側海岸的石頭公園和銅鼓嶺一樣也是海南島的最東角,據說還是86版《西遊記》孫悟空出世的外景拍攝地。

登「瓊東第一峰」 探孫大聖出世地——我在海南畫了一個圈兒(13)

老爸在這裡的靈石上調皮地學了下悟空出世,哈哈~

登「瓊東第一峰」 探孫大聖出世地——我在海南畫了一個圈兒(13)

小娘子回家以後真的又上網看了下第一集《猴王初問世》孫大聖從石頭裡迸出來的那段,但對比物太少,真的無從考究。不過但從這裡的風浪拍石來說,也算是驚天駭浪的。老爸老媽拍照的時候,我是速戰速決的,真怕下一個大浪過來就拍走了一塊石頭。

登「瓊東第一峰」 探孫大聖出世地——我在海南畫了一個圈兒(13)

這裡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南海龍王之子在此用石頭建造登月樓,卻總是坍塌,石頭散落至此,形成了今天的景象。

登「瓊東第一峰」 探孫大聖出世地——我在海南畫了一個圈兒(13)

但其實這些石頭是中生代黑雲母花崗岩,經漫長歲月的海浪沖蝕和風化形成的海蝕地貌。

下一篇第9天的第四站和第五站,我們去參觀下神五、神七的發射地——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晚上到東郊椰林吃頓正宗的椰子雞。希望看《我在海南畫了一個圈兒》自駕系列前面文章的親可關注饕餮小娘子或點擊:

第1天:《想避免三亞被坑?海南應該這麼玩!》

第4天:《到「苦海」舔鹽,吃最好吃的烤乳豬》

第5天:《野果滿樹的黎族古村和躺著魚的海灘》

第6天:《火山石曬鹽,活珊瑚與蘇東坡的晚年》

第8天:《去《芳華》的拍攝地舞一場花樣年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