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師大德告訴你:怎樣才能「萬修萬人去」?
壹
有真信切願,就是有凈土
印祖《文鈔》云:「若信願具足,則萬不漏一,永明所謂萬修萬人去者,指信願具足者言也。」
印祖還說:「有信願,無論行之多少淺深,皆得往生。」
「信願具足,萬不漏一」,印祖解釋了怎樣才是必生凈土,怎樣「萬修萬人去」。什麼是「有凈土」,有信願就是有凈土,不是說一定要怎樣怎樣的功夫才能往生。這是印祖對於《四料簡》最殊勝的解釋,是畫龍點睛的關要。
就像印祖在《文鈔》中所說的:「世人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願,已是失其扼要。而復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則完全與真信切願相反矣。」你沒有必要顧慮,念佛功夫有沒有得到一心不亂。以為沒有得到一心不亂,恐怕不能往生,如果這樣去思維理解,那就是自己障礙自己。
真信切願是往生的根本二因,所以信願的抉擇是凈土法門的關要。
什麼叫「有凈土」?「有凈土」,就是有真信切願,就是有決定信。你只要有真信切願,就是「有凈土」。所以「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永明禪師也給我們講了這個道理,只要有真信切願,就可以「萬修萬人去」。對我們念佛人來說,就怕沒有真信切願,沒有真信切願,不一定往生;有真信切願,決定可以往生。
貳
有疑問必須要破除
有凈土,就是有真信切願,即使你沒有真信切願,也要根據善導大師、蓮池大師、蕅益大師以及印祖的教言,再再地去思維抉擇,產生定解。如果老是有懷疑,總擔心自己功夫不到,往生不了,那是自己障礙自己。一定要斷除疑惑心,因為這樣的疑惑心會障礙我們往生。
如果還沒有真信切願,就應該通過聞思凈土的教理,斷除疑惑心,從而生起真信切願,對往生這件事再也沒有絲毫懷疑。
叄
輕心慢心難得實益
反覆抉擇方能斷疑生信
我們一定要問自己,有沒有善導大師所說的深心——一絲一毫也不懷疑的信心呢?萬一內心生起懷疑,就必須根據佛經和祖師大德的教言,斷疑生信。這些教言不是我們現在學習了知一下就行的;而是在平時,疑心生起來,或者抉擇信心的時候,需要拿來用的。
像我們介紹的這些佛經、祖師大德的教言,真正學凈土的、想要真正抉擇真信切願的道友,最好能抄下來,放在桌前,貼在眼前,再再地看;最好把它背誦下來,記在心裡。什麼時候生起懷疑來,馬上把這些教證拿起來,在內心中進行對治抉擇,這樣就能斷疑生信,就有可能生起決定信,生起真信切願。抓住學習的重點,斷疑生信,這樣的聞思方法,就是在凈土關要上用功,這一點非常重要。
有些人可能覺得,凈土的教理我都懂,都明白,但實際上是不是這樣呢?你內心真的有決定信嗎?以一種輕心慢心,又怎麼可能得到決定信呢?對於凈土教理,不是說學習了,了知了,明白了法義就行。聽聞之後,看了之後,接著需要思維。這些教理是要拿來鍛煉運用的,不是表面上聽一下就行的。
就像老師教小學生認字,當時老師念這個字,他也能夠跟著念。雖然當時明白了,但有可能一轉身就忘記了。所以老師就會給他布置作業,回家後抄寫二十遍或三十遍,要記在心裡,這樣永遠不會忘記。
再如,學習數理化,僅僅聽一下,抄寫一下,是不行的,記住了之後,還必須再再通過疑難題目進行演練,做一道題還不夠,要做很多道,從不同的角度遣疑,才能真正通達內涵,通達了以後,還要經常溫習,這樣所學的內容才變成自己的東西,這樣學習,才得到真正的利益。
這兩個例子就說明,無論是聽聞還是思維法義,都需要長時間地、多角度地用功串習,才能得益。否則,學了之後,當時是記住了,明白了,過後就轉頭空了,這就非常可惜。是非成敗不轉頭空,而佛法的教理一轉頭就空了,這就非常顛倒。所以我們聞思不能掉以輕心,膚淺地過一下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注重教理的抉擇,這一點非常重要。
——摘自仁禪法師《凈土教言講記》
※兒子死前的一番話,聽得他脊梁骨發涼
※憨山大師:念佛的人,要知道愛是生死的根本
TAG:凈土解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