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蘇30為何從來不投激光制導炸彈?原來是俄國無法提供一關鍵設備
近日,我空軍一年一度的金飛鏢-2018突防突擊大賽又開始了,來自各大戰區的各型戰機都來到東北某基地一展身手,當然曾長期作為我軍重要對地打擊力量的進口蘇-30MKK殲擊轟炸機自然也不會缺席。從空軍發布的照片看這次它依然掛載的是火箭彈和KAB500Kr電視制導炸彈來參賽,如果你長期關注我空軍的各種信息的話,你就會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我軍蘇-30MKK從來都是使用電視制導彈藥,像KAB500Kr、KAB1500Kr電視制導炸彈,KH-29T、KH-59電視制導導彈都經常使用,唯獨從來沒有使用過KAB500L激光制導炸彈,這是為何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我們沒有進口配套的激光瞄準吊艙。而這並不是我們不想進口,而是我們想要的時候,俄國人沒有;等他有的時候,我們又看不上了。
SU-30MKK掛載KAB500Kr電視制導炸彈
KAB500L激光半主動制導炸彈是前蘇聯在1975年以FAB500低阻航彈為基礎研製的第一代激光制導炸彈,它使用27N和改進型的27N1激光半主動導引頭,最大投擲距離15公里,在激光照射機的引導下,該彈的命中精度可以達到7米以內,最終於1979年正式形成戰鬥力。不過該彈比較坑的是沒有配套的激光瞄準吊艙,當時蘇聯人的光電子技術水平太低,無法研製出類似同時代西方使用的ATLIS前視紅外激光瞄準吊艙這樣的設備,所以他們只能把紅外搜索和激光照射設備直接裝到飛機里,比如早期蘇-25、米格27機頭的Клен-ПС系統、蘇-24M上的海燕-24系統和最新SU-34上可收放的Platan系統。
SU-34的Platan系統
其實美國人早期也這麼干過,比如A-6E攻擊機上裝載的配合寶石路激光制導炸彈的TRAM 前視紅外瞄準系統,不過這麼干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激光制導彈藥只能專機專用,沒裝這套或類似系統的飛機就用不了,這顯然是很不方便的,所以西方後來就轉而研製了ATLIS和LANTIRN這樣的具有通用介面的瞄準吊艙,只要裝上這些吊艙,飛機就能投激光制導炸彈。可俄國人卻直到90年代末都拿不出性能類似並成熟堪用的吊艙,而我空軍的蘇-30MKK的引進時間恰好是90年代末(合同是於1997年簽定的,交付是在2000年到2002年,一共交付了76架),所以沒有能用的瞄準照射吊艙,我們自然也就不考慮用KAB500L了,於是我軍就買了大量的電視制導彈藥。
地上擺的KAB500Kr、KAB1500Kr、KH29T、KH-59都是電視制導
等到了2002年左右,烏拉爾光學機械廠終於磕磕盼盼的拿出了一款名叫游隼-E的瞄準吊艙,本打算裝備給我軍2004年引進的SU-30MKK2,但是剛好在2004這一年,我國參照KAB500L激光制導炸彈研製的LT-2也正式定型了,搭配的是我們國產的激光瞄準吊艙,它的性能絲毫不比游隼-E差,所以我們應該是沒有引進游隼-E。而游隼-E也沒有得到俄軍的青睞,俄軍反而是看中了給馬來西亞SU-30MKM配備的法國泰利斯公司研製的達摩克利斯瞄準吊艙,並在2007年拿到了這款吊艙的生產許可證,不過後來由於歐洲對俄羅斯進行制裁,所以應該是黃了。到了近幾年俄國人又搞了一款傻大黑粗、造型奇特的T-220吊艙,用來配給SU-35和改進型米格-29等飛機,不過這個時候我們國產的吊艙已經遍地開花並開始出口了(有裝備殲-10和飛豹的K/JDC01、出口的WMD-7和鷹隼-III等)。
游隼-E
SU-30MK掛載達摩克利斯吊艙
T-220
在2006年左右,軍事報道曾經漏出了一個很模糊的畫面,裡面我軍的SU-30MKK似乎掛載了一個吊艙,當時不少網友認為是游隼-E,但現在看來恐怕不是,理由主要是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而SU-30MKK也沒出現過使用KAB500L的影像資料,當時國產的雷霆2激光制導炸彈和配套吊艙也搞定了,所以引進游隼-E也就沒有多大的必要了。雖然受限於航電和火控,SU-30MKK也無法使用國產的瞄準吊艙和雷霆-2激光制導炸彈,但是由於飛豹、殲-10和後來的殲-16等大量國產戰機都已具備使用雷霆-2的能力,所以SU-30MKK能不能用也就無所謂了,反正激光制導彈藥也沒有比電視制導彈藥有太大的優勢,所以這批SU-30MKK就用這些電視制導彈藥湊活到退休吧,我空軍未來對地打擊的主力是屬於殲-16、殲-10ABC和轟-6K等新銳國產戰機的。
※號稱能4公里外擊毀99坦克,對岸花38億進口超級陶式反坦克導彈
※有仇必報,美軍動用神秘間諜飛機獵殺當年襲擊使館的利比亞武裝分子
TAG:電波震長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