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稱日本人為「鬼子」?大有來頭
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將日本人稱為東瀛人,或扶桑人。當時,齊國有一個傳說,說在大海的東邊有三座神山,分別為:蓬萊、瀛洲和方丈(經科學考證為海市蜃樓)。後來有漁民在大海的東邊發現了日本列島,誤以為是傳說中的瀛洲。於是,東瀛便成了日本的一個別稱,人們管叫日本人為東瀛人。這種稱謂沒有任何的感情色彩,就像我們稱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一樣,直接在國家的後面加個人字。
至於扶桑這個名稱,主要來源於《山海經》。扶桑,最早是指生成在神山上的一種樹,位於中國以東,但並非日本。後來,隨著歷史的發展,中國人將扶桑和日本融合在了一起。到了唐朝時期,扶桑幾乎成了日本的一個代名詞,日本人也就自然而然地被稱為扶桑人。
到了三國時期,中國人對日本人的稱呼發生了變化,稱之為倭國人。當時,魏國的皇帝御封日本君主為親魏倭王。於是,親魏倭王所在的國家就被叫做「倭國」,其轄下的人民就被叫作倭人。「倭」在日文中同「大和」一樣都發音為「yamato」,表示日本民族的意思。而「倭」在中文裡也沒有貶義,《詩經·小雅·四牡》中載:「周道倭遲。」其中的「倭遲」意為遠遠地迴繞。《漢樂府·陌上桑》中載:「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倭墮髻
「倭墮髻」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的一種髮型,沒有感情色彩。但倭寇就帶有明顯的貶義。自宋朝以來,日本一些流亡武士組成了一支強大的海盜集團,他們經常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四處搶奪掠殺,給我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於是人們就將這群海盜稱為倭寇。隨著時間的推移,倭寇又演變為「日本侵略」之義,是對日本侵略者的統稱。
到了近代,中國人對日本人的稱呼又發生了改變。在以戰爭為題材的電視劇或電影中,我經常聽到這些辭彙,鬼子來了,鬼子進村了,打鬼子去……大家都知道,其中的「鬼子」就是指日本侵略者。
「鬼子」一詞最早出於《世說新語·方正》:「盧志於眾坐問陸士衡:『陸遜、陸抗,是君何物?』,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內,寧有不知?鬼子敢爾!』」這本是一句罵人的話,但為什麼中國人會將它與日本人聯繫在一起呢?原來,這跟李鴻章和一副對聯有關。
馬關條約簽字現場
晚清時期,清庭派李鴻章出使日本,談判結束後,中日雙方舉行記者招待會。會上,不可一世的日本外交大臣想在文化上污辱中國人,於是出了一副對聯想讓李鴻章難堪。上聯為:騎奇馬,張長弓,琴瑟琵琶,八大王,並肩居頭上,單戈獨戰!其大意是,我們大日本帝國兵強馬壯,槍炮堅利,戰無不勝;文方面也不弱,光「大王」就有八個,並且個個雄才偉略,「單戈獨戰」就能踏平中國。
李鴻章不愧為飽學之士,他不慌不忙,沉著應戰,稍加思索,便大聲吟道:倭人委,襲龍衣,魑(chi)魅(mei)魍(wang)魎(liang),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意思為,日本人是倭寇,想來偷大清的龍衣,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所謂的「八大王」,不過是「四小鬼」,只知道卑躬屈膝,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將他們消滅。
日本外交大臣本來想在中國人面前耀武揚威,沒想到卻自食其果,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還落下了一個「鬼子」的稱謂。中國人用鬼子代指日本人,充分表達了對那些犯下滔天大罪的日本侵略者的深惡痛絕。
※一個消失的古國,中國最後一刻放棄了它
※老照片:民國時的中南海成為市民公園,景色怡人
TAG:察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