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股粉紅色的心流:《大腳丫學芭蕾》

一股粉紅色的心流:《大腳丫學芭蕾》

做這份工作好久了,但是一直把繪本當作是「教學工具」。

因為,我覺得我是一個不會畫畫,對顏色經常陷在一種無奈情緒里的人,所以沒有辦法有自然的心情去喜歡繪本,直到我看到了繪本《大腳丫學芭蕾》

第一眼,就讓人很驚喜。

因為整本書都是粉紅色背景。粉紅得那麼自然,而且不張揚,一整個粉色背景中站著一個身穿黑色芭蕾舞衣配著玫紅色舞裙、舞鞋正在跳舞的女孩,而且她的腳還長得很大。

粉紅色是我一直嚮往的顏色,而黑色卻是我生活里最容易選擇的安全色。

當夢想與現實的顏色同時出現在眼前時,有著一種奇妙的吸引力讓我想翻開這本書。

不是為孩子看,更不是為工作所讀,而是從內心冒出「我想看看一坨粉紅會怎麼發展」的慾望。

1

一個大腳丫的女孩

故事的主角叫貝琳達,她從小就有一雙大腳丫,身旁的人總是擔心她的腳會不會越來越大。

結果,隨著年紀增加,貝琳達的腳真的也越來越大了。

她的大腳丫,有時有好處。

例如:幫助她輕易拿到高處的餅乾筒;

在蹦蹦床上能跳得很高,而且還能跳得非常穩當;

就連踢足球她也很擅長,更別提大步跳躍和跳勝利的舞蹈都是她的強項。

可是,「大腳丫」有時也有壞處。

像是遇到跳繩,跳房子,這種看似細緻的遊戲活動,她就容易出亂子,敗下陣來;

當然還有一個比玩遊戲更讓她煩惱的就是:買鞋子。

繪本里說了一句我非常認同的話:「不知道為什麼好看的鞋子經常是沒有大碼的。」

2

一個想跳芭蕾的大腳丫

看到這樣的故事內容,讓我繼續看下去的原因可能就是:我也有一雙大腳丫,也好奇到底大腳丫和跳芭蕾舞有什麼關係呢?

故事的發展就是:真的,有人「阻擾」貝琳達去跳芭蕾舞,而且是老師,老師的理由是:你太適合當小丑了,你的腳那麼大,只要誇張地做幾個動作,大家就會喜歡看你了。

看到這裡,我就有點難過了,因為老師和父母的位置很像,經常都處於「我吃的鹽比你吃過的飯多」的狀態里。

所以,很容易會用「經驗談」來規劃孩子的未來,「建議」孩子做那些事比較好,這未必一定不對,但是對培養一個人面對未來發展的勇氣和毅力卻是危險的。

可是,故事的發展很有趣,貝琳達知道,她沒法馬上去脫離原來不喜歡的環境。

於是,她默默地偷看偷學,默默地在家練舞,假裝自己是一隻鳥,努力讓自己能旋轉,想辦法克服身體的困難,練習她看到的動作。

書中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只要一出現練舞的畫面,整個畫面又成了一片粉紅色,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舒服和平靜,看著貝琳達轉圈跳躍彷彿進入一種狀態……」心流」。

3

一場芭蕾和一個很火的心理學名詞

「心流」是現今最火的「心理學」字詞之一。

簡單地說,是一種在執行事物時的專註力,但更多神奇的說法是說:當人在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不管過程多困難,需要耗費多少能量,但內心深處總是有一股洪流,一種狂喜,一種自我滿足,讓你能忘了現實里的痛苦,忘了現實里的折磨,只為了自己能做這件心裡想做的事情,甚至不求結果的回報

這種對「心流」描述幾乎像是哲學的概念一樣的縹緲虛無與神秘,我居然在一本繪本里看到了。

有趣的是,翻看著貝琳達劈開雙腿奮力跳躍的圖面,不管肢體的拉扯多用力,但她的眼睛始終眯成一條線,嘴角上揚的微笑樣子。

更重要的是背景,一整面粉紅色畫面給我的「具象化心流」感,是那麼真實地清晰,而且能理解。

4

一個中年人從繪本里找到的「心流」

我不知道喜歡粉紅色,是不是我的潛意識裡有「公主夢「?但是,能讓粉紅色跟我之間找的一種奇妙的」心流感「倒是第一次。

一個成年人閱讀繪本,很容易被文字引導,被故事的結果操縱,沒有寓意的繪本故事就不會讀了,沒有發人省思的結尾,就找不到看繪本的意義了。

這是我以前的毛病,也是傳統語文教育對我的烙印,但是能不能重新習得一種能力,就是找一個最簡單的理由打開一本繪本呢?

我還在試,而且打算繼續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合作用在行動 的精彩文章:

看似速成的畫畫書,講得卻是實在的人生事

TAG:光合作用在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