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探秘!《西遊記》與陵川有啥不解之緣?

探秘!《西遊記》與陵川有啥不解之緣?

敢問路在何方

 蔣大為珍藏版

蔣大為 

00:00/03:47

很多人都喜歡看《西遊記》,

師徒四人歷經磨難走過很多地方,

但它跟陵川有什麼關係呢?

黑風洞、火焰窪、師傅嶺、蓮花山、佛子山、打豬壑、豬圈郊、豬頭山、盤鋪、蓮花山、黃松背、黃虎掌、九蓮窯、大王、小王、靈龜石、豹頭溝……看到這些既陌生卻又感覺有些耳熟的地名、山名,許多人或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神話小說《西遊記》。

這些自古就出現在太行山區陵川縣的地名、山名,難道真的與《西遊記》有密不可分的淵源?

陵川縣教師培訓學校校長侯孝義經過40多年的潛心研究,給出自己的結論:《西遊記》的許多素材採集於陵川。

從小就是「西遊記」迷

侯孝義今年59歲,出生在陵川縣六泉鄉高家村。

「喜歡《西遊記》,就是緣於爺爺生前一句話,又憑著一股好奇心,研究鑽研了40多年時間。」4月18日,侯孝義接受採訪時說:「1998年,我在當時的《陵川報》上發表一篇短文《〈西遊記〉與陵川有緣的推想》。」文章發表後,引發一些議論,持不贊成觀點者居多,這反而平添了對《西遊記》的敬畏。

侯孝義記得,年幼時曾不止一次地聽爺爺講唐僧取經的故事。「每至更深,老爺子總是點一鍋旱煙,不時發出感嘆:『老唐僧就是從村子前面的這道河上過的啊。』」初中畢業後,他偶爾看到了一本繁體字印刷的《西遊記》。「讀過全書之後,當時就感覺爺爺的話似乎不無道理,因為僅從家鄉一些地名上推斷,竟與書中有許多吻合之處。」

他舉例說,與六泉鄉緊鄰的輝縣南寨鎮境內有個孫石窯,與高家村相距約20公里,莫非是孫悟空的老家?與孫石窯村不遠的沙窯村,似乎是沙僧的居所?自己所在的高家村,難道不能演繹出高老莊來?

景色宜人的高家村

欲罷不能破「密碼」

拜讀、發現、驚喜,成為侯孝義閱讀《西遊記》的三個環節。40多年來,《西遊記》與陵川有緣的看法在自己的腦海中逐漸形成,且輪廓愈發明晰了。

在他的眼裡,《西遊記》不僅與陵川有關,而且關係非同一般,委實是太密切了。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黃風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孫行者一調芭蕉扇」、「牛魔王罷戰赴華筵 孫行者二調芭蕉扇」、「黃獅精虛設釘鈀宴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從人們熟悉的《西遊記》章回目錄中,侯孝義就能找出許多與陵川有緣的地名來。

侯孝義舉例說:書中有黑風山,六泉有黑風洞;書中有火焰山,六泉有火焰窪;書中有豬八戒,六泉有打豬壑、豬圈郊、豬頭山;書中有牛魔王,六泉有牛皮玉;書中有盤絲洞,六泉有盤鋪;書中有蓮花洞,與六泉鄉相鄰的古郊鄉有蓮花山;書中有熊羆怪、熊山君,陵川古八景有「熊山吐月」;書中有黃風嶺虎怪,六泉鄉有黃松背、黃虎掌;書中有水簾洞,六泉有靈泉瀑布;書中有九曲盤桓洞、九品寶蓮洞,六泉有九蓮窯;書中有水簾洞,陵川古八景有「靈泉瀑布」;書中有柳林坡,六泉有漫柳坡;讀者對書中印象很深的金角、銀角大王,六泉有大王村、小王村;書中的九頭怪,陵川村名中自古有九頭十八掌之說;書中有平頂山,六泉鄉海拔最高處為1791.9米的板山,山頂極平,上有廟宇;書中有老龜,六泉香磨河有一靈龜石;書中的五行山,就是現在的太行山;書中有獅駝嶺,陵川崇文鎮有獅古橋村、圓圪駝村;書中有豹頭山,六泉鄉有豹頭溝;書中有白骨精,舊時六泉鄉香磨河峽谷懸崖下棺柩比比皆是,白骨隨處可見……

高家村土窯自然村口的豬頭山

讀的次數多了,侯孝義又發現了「世外洞天」:書中許多詞語都是陵川本地的俚語方言。「『咯嚓』(樹枝折斷聲)、『唿喇喇』(亂石滾動聲)、『撲轤轤』(野鳥驚飛聲)、『掬律律(表動作迅疾)、』骨嘟嘟『(表山泉流淌)…….這些詞語如今仍在使用。」另外,書中還將「腳踝」說成「孤拐」,身體動彈說成「骨冗骨冗」,「這些都是很有代表性的陵川方言。」

「弄喧」、「過梁家火」、「賴皮搪倒」、「饃饃塊把」、「扢撲不趁手」、「屹蹬蹬」、「紅媸媸硬搠搠」、「怎的來」、「不識耍」、「拐角上幾年上」、「上溜頭白強強」、「好人呀爭不上手」、「不犯紅沙怎的來耶」、「該甚個罪」、「在哪裡見他來只情跪著磕頭」……經他總結,在《西遊記》中的陵川方言或習慣用語有130餘處。

另外,《西遊記》中經常出現的「葫蘆」、「蔓菁」、「蘿蔔」、「馬兜鈴」等植物、中藥材都是六泉一帶盛產植物,而「蠍子精」、「蜈蚣精」、「金蟬」等妖怪形象,也能與陵川境內較多的蠍子、蜈蚣、蟬等蟲類一一對應。

若沒有特定的語言環境,沒有對陵川風土人情及方言的深刻了解,遠在千里之外異鄉他府且從不涉足陵川的外省人吳承恩,是不可能運用得如此得心應手、恰到好處的。

每每看到這些詞語,侯孝義的腦海里總是想像著:「或許吳老夫子真從陵川走過一遭?」

心中產生如此「假象」,侯孝義感覺當年爺爺「老唐僧就是從村子前面的這道河上過的」說法,並不一定指「唐僧」西天取經途經陵川,可能是指《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曾經到陵川一帶雲遊。

他對吳承恩當年採風的路線進行了大膽的設想:從洛陽白馬寺出發,繞輝縣南寨鎮西上,經三郊口的沙窯、孫石窯,進入陵川縣的東雙腦,在黑風洞小憩之後,沿香磨河峽谷進入赤葉河、高家,登上太行絕頂--六泉鄉的黃松背,天地為之寬闊,老夫子便產生到了「西天」的意念。「這條路自古以來就是官道。」

晉城境內《西遊記》「遺迹」有多處

隨著閱讀次數多增多,侯孝義思考的範圍也日趨寬闊:陵川縣潞城鎮有東大佛掌村、西大佛掌村,那裡曾經有多大個「佛」?是兩尊什麼「佛」?佛堂掌村又是何意?六泉鄉的佛子山莫非暗喻唐朝佛子玄奘?

令人稱奇的是,高家村的5個自然庄背後,有一道約1.5公里長的山嶺稱師傅嶺,與巍巍佛子山數里之許,遙相呼應,又有什麼寓義呢?六泉鄉有一個村子原名為「拱山底」,距佛子山約1公里。

「『拱』者其誰?豬也!」侯孝義說的頭頭是道。書中豬八戒的棲身之地的福陵山。據《陵川縣誌》載,坐落在縣城的崇安寺,唐朝之前名叫福慶院,也叫凌煙寺,「福陵山可是緣此而來?」

明萬曆四十年版《潞安府志》影印件

發源於棋子山嶺東部的淇河,河水流下後經赤葉河峽谷、香磨河峽谷流入河南境內。據傳,在商周時期,箕子曾沿著淇河上行,進入太行山到棋子山隱居,而後在棋子山創研了圍棋,為後人留下了一座豐富的文化內資源寶庫。而沿陵輝路西上,從河南進入陵川境內,即是靈泉瀑布。走進4公里長的香磨河峽谷,離靈龜石月2.5公里,在懸崖的縫隙處有一石窟,裡邊似有一個石猴的頭像。「近看不甚分明,若離二三十步再看便清晰可辨,栩栩如生。」侯孝義說,「僅從那石猴的一臉哀怨,就能使人萌生不盡的聯想。」

在侯孝義看來,從洛陽白馬寺到陵川崇安寺數百里的路途,幾乎就是《西遊記》一條密集的素材採集鏈。而這些他所掌握的地名山名大致以六泉鄉的高家村為中心,呈輻射狀向周圍擴散而去。

與《西遊記》有關的素材,在晉城並非絕無僅有。雖然西遊記故事傳說在國內流傳盛廣,但有別於其他地方的是,在晉城境內卻能發現相關的實物內容。

孫悟空手持的不是金箍棒,八戒手裡拎的不是釘耙……在澤州縣柳樹口鎮東中村南的紫金山上,文物部門工作人員發現一座創建於元代的寺廟。讓人驚奇的是,寺院背後的絕壁上,有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雕刻的精美的「三藏取經」摩崖造像。

在高平市神農鎮故關村炎帝行宮正殿廊檐上,西遊記人物木雕赫然其上: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及白龍馬應有盡有,而且還有腳踩風火輪的哪吒形象出現。

雖然炎帝行宮創建年代不詳,但廟內現存一通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重修炎帝行宮碑》。這從側面說明,這組西遊記人物木雕的創作時間,比小說《西遊記》成書時間早98年。

《西遊記》成書於明萬曆元年(1573年),19年後出版,距今有400多年歷史。根據所掌握的資料,晉城市學者裴池善認為,這些元代《西遊記》人物石雕的出現,加之在當地與其相關的實物及民間傳說等資料相佐證,晉城很有可能是《西遊記》故事的重要發源地(《山西晚報》2015年5月8日13版報道)。

那麼,吳承恩是否與包括陵川在內的晉東南地區有淵源?

學術界對吳承恩的籍貫爭論已久,有「江蘇淮安」和「安徽桐城」兩說。據清康熙五十一年版《新野縣誌》、清乾隆十九年版《新野縣誌》記載:「吳承恩,貢士,安徽桐城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接任新野知縣。」由此可知,吳承恩在河南新野做過兩年知縣,即1556年-1557年。而在此前,他曾是河南河陰縣縣令。2005年,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版《潞安府志》,以微縮膠捲的形式從日本東京圖書館引進國內。在相關的詞條內,人們發現了有一位通判為吳承恩,即「吳承恩,桐城人,貢士」。這一史料,與「江蘇桐城說」完全對接。

2015年6月,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張利在《長治學院學報》發表《潞安府通判吳承恩是寫作及其安徽桐城說的新考據》一文,文中認定吳承恩於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任潞安府通判,任職2年。這位通判來自安徽桐城,就是《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潞安府是如今的長治市,與晉城市相鄰,同為晉東南上當地區。如此一來,吳承恩在任職2年內親身遊歷包括陵川在內的晉城山水風光,並非空穴來風。

著手打造「高老莊景區」

高家村土窯自然庄,一座滿山翠綠的山體靜卧在村口通往棋子山的路旁。

仔細端詳:山體形似一個巨型憨厚的「二師兄」頭部,微微隆起的頭部兩側,兩隻扇形耳朵平滑垂落兩側,而中間還向前翹起一個「貪吃」的大嘴……這就是侯孝義從小經常能看到的豬頭山,山谷里的赤葉河環繞而過,棋子山景區門樓就在距村口不遠處的路邊,而箕子像就高聳在棋子山山頂之上。

2017年12月,晉城市公安局成為高家村對口扶貧單位,民警張青雲到村裡擔任村第一書記。上任幾個月來,他無不被大山裡的優美景色所吸引。在走訪中,當了解到高家村與《西遊記》的淵源後,腦子裡有了想法。

「村裡不僅有豬頭山、師傅嶺,還有無底洞、龜背山、閻王壁、戰圪戀、蒼狼洞、雲棧洞、摩雲洞。」張青雲說:「雖說村子現在脫貧了,但還缺乏支撐村民增加收入的項目。」

棋子山景區的旅遊公路,橫穿高家村的5個自然庄而過,而村裡不僅有明清玉皇廟等古建築,還保存著大量的民房。「將土窯現存的180多座民房,改造成遊客接待區,修建農家樂,在豬頭山突出『豬頭』形象,種植相應的多彩植物,在山下建採摘區,讓遊客一年四季不間斷能夠採摘。」張青雲表示,在修繕玉皇廟的基礎上,以土窯村為中心,組織以「西遊記」為主題,以豬八戒故事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娛樂活動,打造高老莊特色景區。

豬頭山效果圖

據悉,高家村已經獲得當地政府用於景區開發的輔助資金50萬元。目前,村裡已組織勞力在豬頭山上進行樹木栽種。「還要在土窯通往棋子山登山步道入口處,修建一條長500米的階梯式水景。明年這個時候再到高家村,那可就大變樣了!」談到高家村旅遊景區未來的發展,張青山顯得信心十足。

采寫: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吉毅

編輯:山西晚報全媒體編輯 賈瑞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西晚報 的精彩文章:

緊急提醒!冷空氣來襲!降溫幅度超20℃!山西人準備好過「四季」了嗎?
生態環境部聯合山西省政府對三維集團掛牌督辦!三維集團向公眾致歉,全廠全面停產整改

TAG:山西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