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綿山起源說:日本木屐的故事

綿山起源說:日本木屐的故事

木屐是一種由木板與木屐帶結合而成的鞋子,不同時代造型也不一樣,我們現在最常見的木屐造型就和涼拖鞋差不多。木屐的發明其實是為了起到對腳的防護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為了方便下雨天時在泥路上行走。我們現在的日常生活中很難見到木屐了,大部分人都是通過影視作品來獲得對木屐的印象。

日本是一個稀罕的國家,飲食起居方面有許多徵象讓人費解。好比,許多人家裡明顯有床卻喜好躺在榻榻米上睡覺;又好比,傳統的日本人每每有簡便的鞋子不穿,非要穿上厚重的木屐。放棄天然條件不講,這些徵象的背後是有深刻的汗青緣故原由的。

汗青上,日本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學習中國的。這種學習會合發作在唐朝。唐朝曩昔,我們是席地而坐睡在地上。到了宋代,床才開始大範圍遍及。日本沒有引進床,多數是學習未恰當時。

那麼,木屐呢?日本人風俗穿木屐,就算平常不穿,節日的時間也是會穿。木屐已成為日本奇特的文化徵象。許多人就會天然而然的以為木屐劈頭於日本。這種誤解廣泛存在,並且很有市場。既然是誤解,原形是什麼?

原形便是木屐是我國先人的發明,厥後又傳到了日本,並在日本得到很好的傳承。

木屐是漢服足衣的一種,也是最陳腐的足衣。從出土文物來看,木屐在我國有四千年的汗青,從汗青資料來看,至少也有兩千多年的汗青。堯舜禹以後我們開始利用木屐。年齡戰國時期,晉文公也曾製作木屐,孔子當年就穿過木屐環遊各國。清代曩昔,木屐是歷朝歷代分外是漢晉隋唐時期的廣泛衣飾。

既為廣泛衣飾,日本在唐時學習中國文化的岑嶺時期,將木屐引進到日本,並加以改進。實在,關於這一說法,許多日本人是質疑的。

不外,三國名將朱然墓的掘客卻給這種說法有力回手。朱然是東吳名將,曾與潘璋擒殺關羽,又隨陸遜打敗劉備,朱然68歲病逝,孫權為其素服舉哀。上世紀八十年月,朱然墓得到掘客,並出土了許多三國時期的文物,此中的一雙漆木屐,最為引人注目。這雙木屐的的問世,衝破了日本嘩鬧木屐是他們先人發明大言,讓其無地自容。

既然木屐是我國的發明,為什麼在海內很少見到了,而在日本得到長期傳承呢?

這多數是纏腳的緣故。宋代之後,漢人婦女崇尚纏腳,多不穿木屐。夫君固然穿著,卻多用作雨鞋。隨著汗青的生長,木屐漸漸生長為無齒木屐,這和當代的拖鞋很像。加之,木屐自身笨重未便,在替換品日益增多的近當代下,人們頻頻尋求鞋子的實用性而放棄傳統,木屐也漸漸退出了汗青舞台。

至於日本為何將木屐傳承下去,除了重傳統的一壁,這客觀上也是國情過致。島國物產貧瘠,天氣濕潤,腳氣病多,穿著木屐可避濕,這在很大水平上制約了木屐替換品的孕育發生。

在《莊子.異苑》中也有關於木屐的記載:「介子推抱樹而死,晉文公伐以制屐也。」這個記載其實還蘊含著一個關於古漢語中敬詞「足下」一詞的來歷。

春秋戰國時期,晉文公重耳遭到了奸人的算計,為了躲避迫害,他便到處流亡。一天,流亡中的重耳飢餓難耐,可是隨從的屬下卻未能找到食物來充饑,於是介子推就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給重耳煮了充饑,重耳對於此事很是感動,承諾有朝一日回國後定會重賞介子推。

若干年後,重耳回到了晉國,獎賞了當時隨他流亡的眾人,但卻唯獨忘了獎賞介子推。介子推雖然並不在意獎賞,但此事畢竟令他心中不快,於是介子推便帶著老母親去錦山隱居了。後來,想起當年承諾的晉文公便派人去錦山尋找介子推,可是介子推卻不願露面來見晉文公。無奈之下,晉文公聽從了身邊嫉妒介子推的佞臣的「餿主意」,放火燒山逼迫介子推現身。可萬萬沒想到,介子推寧死不屈,包著大樹被活活燒死了。

自知有愧於介子推的晉文公悲痛萬分,便命人砍下這棵大樹做成木屐穿在腳下,不時發出「悲乎,足下」這樣的悲嘆,以時刻提醒自己這個悲傷的教訓。於是乎,「足下」一詞也就成為了對人的敬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走山西 的精彩文章:

晚年閻錫山,在台灣建所窯洞,以望故鄉!
民國太原,優雅和富庶之地!

TAG:行走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