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海試在即,或將其命名「台灣號」!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海試在即,或將其命名「台灣號」!

原標題:中國首艘國產航母海試在即,或將其命名「台灣號」!


近來,中國海軍方面動作不斷,南海海上大閱兵、「418」台灣軍演以及西太平洋航母編隊遠海作戰運用演練……頻頻亮相大眾面前,可謂是賺足了眼球。


20日,遼寧海事局又連發三條航行警告(遼航警0081、遼航警0082、遼航警0083),稱部分海域內將執行軍事任務。中國海事局發布航警證實渤海、黃海部分海域將進行軍演的消息。



▲中國海事局20日發布航行警告

其中,遼航警0081禁航範圍附近的大連,正是我首艘國產航空母的建造地,而根據此前公開的涉軍先進典型人物報道,我們的「飛鯊」航母艦載機訓練基地也在此次禁航區域(遼航警0082)附近,,加上4月23日愛國軍迷熱切期待的「海軍節」即將來臨,種種巧合難免令人有諸多聯想。



▲遼航警0081標註的大致範圍


最新照片顯示,航母上的腳手架已拆除,相控陣雷達已安裝完畢,甲板及艦島已全部清理乾淨,而數次冒出長時間持續的濃煙更是表明發動機在連續關閉、重啟,反覆試車中。



▲國產航母試車中


這說明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已經棲裝完畢,完成了海試前的一切準備。而參據遼寧艦海試(2011年8月10日-8月14日)時間,與海事局公告的時間跨度上基本吻合。



種種跡象表明:


中國即將展開首艘國產航母的海試活動!

這是中國第一艘完全自行建造的航母,雖然以遼寧艦為藍本,但對海軍、對中國來說意義非凡。


一、當前中國需要強心劑來振奮鼓舞


安全穩定的投資環境是一個國家引留人才、技術及資金的基本保證,敘利亞在遭受空襲前後,大量的國內外精英人才和投資商攜帶巨額資金和技術離開給起國家和社會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



▲飽受戰火摧殘的敘利亞


中美貿易摩擦以來,中國的投資環境穩定性下滑,尤其是特朗普制裁中興以後,中國的諸多電子產業自顧不暇,海外資金和人才猶疑不定,引起了國家經濟的大幅動蕩。儘管主流媒體先後聲援打氣,尚不足以完全消除公眾疑慮。此時,國產航母海試,秀一把肌肉,對當前國內低迷的輿論環境是一種極大的鼓舞。



▲中美博弈


二、再次展現中國速度、中國力量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大量的高科技海陸空裝備列裝部隊,外國媒體以「下餃子」模式驚嘆中國軍隊裝備更新速度。首艘國產航母於2017年4月底下水,距今僅12個月左右,如果海試,則將創造中大型航母的世界紀錄。


▲國產航母下水


國產航母海試在即,而遼寧艦則正在西太平洋遠海如火如荼地進行航母編隊實戰化訓練。中國海軍航母部隊的裝備和戰鬥力建設步伐正邁得越來越快。中國以其獨特的方式向世界展現中國速度、中國力量。



▲遼寧艦遠海編隊訓練


三、或定名「台灣號」,以震懾宵小


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以來,為牽制中國,特朗普打出了台灣牌:簽署「台灣旅行法」、任命友台立場堅定的國安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開放對常規潛艇設備的出售許可。台當局也是恬臉而上,不以當棋子為恥,反以為榮,大肆迎合。我南海海上大閱兵、「418」軍演可謂對台警告意味十足。



▲海上大閱兵


在國產航母下水之初,就有熱心網友發起「我為航母命名」網路活動,其中「皮皮蝦號」(艦載機彈射起飛而命名)、「台灣號」、「山東號」得到公眾認可,根據我海軍艦船命名慣例及當前的台海局勢來看,中國對台態度日趨強硬,或將首艘國產航母命名為「台灣號」可能性極大。

中國軍隊歷來事做七分、話說三分,即便是出手也不會過分聲張,最多一句「勿謂言之不預也」。



▲「418」台海軍演


四、傾力打造雙航母戰鬥群,海軍戰力倍增


據悉,國產航母取消了艦首飛行甲板下方安置的12枚體積龐大的重型反艦導彈,內部艙室和彈藥運送通道也經過重新設計,除配備了技術性能更先進的遠距離探測設備、更強大的艦載火力系統外,同時採用了更先進的新一代作戰指揮系統及多用途信息處理系統,具有從目標探測、處理到武器發射,目標摧毀的全自動化功能。



▲推測第二個艦載機「飛鯊」團早已組建開訓


國產航母入列後,中國將傾力打造雙航母戰鬥群,屆時海軍部隊能夠隨時保持有一艘航母處於戰備狀態,航母戰鬥群將擁有完成更長距離遠航的能力,雙群協同作戰,對美國的核動力航母足以構成致命威脅。



特別是在第一、二島鏈範圍內作戰時,可以得到我空軍預警機、轟炸機及火箭軍陸基反艦導彈的火力支持,構築第一、第二島鏈內強大的立體攻防火力網。

作者:微瀾(兵之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衝鋒號 的精彩文章:

向見義勇為壯烈犧牲的英模致敬!
兵哥運動會,每一個畫面都挑戰你的運動神經!

TAG:衝鋒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