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評《孩子們的詩》

書評《孩子們的詩》

推開世界的門

 離心力

楊乃文 

00:00/04:42

詩是什麼?讀詩前,我常常這樣問自己。

是用回車鍵分割的一行行短句么?是支離破碎的語言么?是光怪陸離的意象么?是抒情么?是敘事么?是修辭方法的文藝匯演么?

讀過《孩子們的詩》,我有了一個驚喜的答案,在孩子們懂得什麼是詩之前,在他們掌握方法和技巧之前,他們已經對世界有了源源不斷的思考和認知。孩子們的詩,是獨具慧眼的想像力,是一次不可複製的靈性的凝聚。

我喜歡他們。

在我們的自我意識完全成熟之前,孩子們對於世界的認知是朦朧的、模糊的,物我關係也是簡單的、融合的,他們會以自己的方式去想像周邊的事物,賦予它們孩子般童稚的心情。

比如鐵頭八歲時寫作的《原諒》

春天來了

我去小溪邊砸冰

把春天砸得頭破血流

直淌眼淚

到了花開的時候

它就把那些事兒忘了

真正原諒了我

這裡的想像是充滿童趣又十分合理的,冰面的開裂是「春天的頭破血流」,溪水的流淌是「春天直淌眼淚」,然而春天卻也像孩子們一樣簡單寬容,不愛記仇,這樣可愛的春天,想必只有同樣的可愛的人才能想像出來吧。

「春天」是一個小朋友常見的創作對象,這裡還有一首夏聖修九歲時寫的《春天》

春天是一隻小哈巴狗

他的尾巴是湖邊的狗尾巴花

他的叫聲是冰破裂的聲音

他的舌頭是暖呼呼的太陽光

他的毛是許多小草

他的四肢是粗壯的大樹

春天是一隻誰都可以認領的小哈巴狗

這首詩里我最喜歡的比喻是把「春天的陽光」比作「哈巴狗的舌頭」,是啊,春日溫和的陽光鋪灑在我們的臉上、身上,就像春天在「舔」我們一樣,我們感到光、感到熱,土地感到發癢,生長出了小草。春天還是「誰都可以認領」的,毫不吝嗇、毫無偏心,多麼豁達開朗的春光啊!

除了把物擬人的想像力以外,我感到最驚奇和有趣的,是孩子們把自己或者自己的一部分看作物的想像力。

比如董其瑞六歲時寫作的《骨頭》

我們的骨頭

穿上了人肉

我們一笑它就笑

我們哭了它也哭

我們的心裡有神秘

我們的骨頭會和我們一起生活

再比如何欣凝五歲時寫作的《換牙》

冬天的時候,

我的一顆牙齒掉了。

春天來了,

我的牙齒又發了芽。

我們可以從這些簡單又充滿奇趣的想像力中體悟到孩子們對自我的認識和思考,身體的「肉」與「骨骼」是什麼關係?牙齒掉了為什麼還會長出來?孩子們也許不知道、不懂或者不喜歡正確答案,他們試圖用自己的想像來合理地詮釋這些問題。

比如花學鏗九歲時寫的《陽光.影子》

陽光是一個吃人的怪物

把我吃進肚子里

吐出一個黑傢伙

黑傢伙的名字叫影子

黑黑的

身子長長的

喜歡撫摸大地

這首詩里小作者不僅解釋了「陽光」「我」和「影子」的關係,而且寥寥數語間說明了「影子「的特點:」喜歡撫摸大地「,如果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也許會想到影子不僅喜歡撫摸大地,而且還喜歡撫摸牆壁,喜歡依附在一切有形狀的平面上顯形。影子還依附於光,還會壓縮、變形,關於影子所能聯想到的趣味應當還有無窮無盡,我熱切地期望著看到小朋友更多的創作。

我記得小時候我曾有過這樣一個迷惑,就是為什麼夏天的時候路邊買雪糕的奶奶要把雪糕捂在棉被裡呢?如果把雪糕捂熱出汗了不就化掉了么!所以,看到於夢凡三歲時寫的小詩《太陽和眼睛》時,我會心一笑,這首詩很短,只有兩句話:

太陽曬我眼睛

把我眼睛晒黑

可是我卻真切的體會到了看起來不可思議的詩句背後的情緒,太陽會把我的皮膚晒黑,那大概也會把我的眼睛晒黑,這就是我眼睛是黑色的原因吧。把兩種毫無可能性的現象嫁接在一起,想像毫無關聯的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這大概是小朋友們的專利。

《孩子們的詩》剛出版時,有幾位廣受讚譽的小詩人,一位是姜二嫚,她在七歲時寫的《燈》

燈把黑夜

燙了一個洞

語言雋永,意境深邃,想像奇特,卻又十分自然和簡單,相比之下,六歲時寫的《光》

晚上我打著手電筒

散步累了

就拿它當拐杖

我拄著一束光

雖然沒有前者的簡潔明快,卻也探討了一種光與夜之間別樣的奇妙關係,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具象。

另一個充滿天才氣息的小詩人是姜馨賀,是姜二嫚的姐姐,她的詩作充滿了哲學的思辨,以及一股野生的人文情懷,四歲時寫作的《很多》

我揮揮手

就有很多手

我跑步

就有很多腳

小狗朝我搖尾巴

就有很多尾巴

然後

我打鞦韆

就有很多我

這首詩的講述已經是物理學和哲學上運動與靜止關係的初步表達,以及關於「我的存在「的解釋,下一首《雪地上的羊》寫於十一歲。

奶奶家大門口的雪地上

總是拴著一隻羊

每天

我都跑去喂它些菜葉

有時它突然胖了

有時它突然瘦了

有時它突然高了

有時它突然矮了

有時它突然大了

有時它突然小了

其實它並不是同一隻羊

只是我把它當成同一隻羊來喂

而且我盡量不去看旁邊那個肉鋪

以減少內心的悲傷

十一歲的姜馨賀依然保留著幼年時對事物的看法:它們是運動的、變化的、相對的。只不過這次,她的詩具有了更深刻的內涵,「其實它並不是同一隻羊「,這種驚人的論斷讓我肅然起敬,他們對於生活和生命力的感受是很敏感的,是流動的,是自有思考的,我們並不應該小瞧這些孩子們,他們其實才是平凡生活中的啟示錄。

邁過十歲的年紀之後,隨著知識面的增加、理性意識的建立,孩子們的創作也從非自覺的生活情趣不知不覺向著可感知的自覺創作轉變,逐漸可以看到一些章法和技巧了。胡詠樂十二歲的時候寫了一首有關風的小詩《我看見了風》

我在樓上看見了風,

請你一定相信——

我看見風從草地上走過,

踩出一溜清晰的腳印。

風是一個胖子,

鑽進了對面的樹林,

撞得小樹搖搖晃晃,

樹縫冒出它氣喘吁吁的聲音……

可是當我下樓去找,

卻不見了它的蹤影,

草地平平,樹林靜靜,

不知風在哪裡藏身……

而王子喬六歲的時候卻是這樣描述風的:

《風在算錢》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紙幣在飄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在算錢。

雖然兩個小作者描述的都是看不見摸不到的風,也都是通過描寫有形的物體來襯托風的無影無形,但是六歲時的王子喬更讓我忍俊不禁一些。當然,除了年齡的差距,兩個小作者的性格和個人情趣一定也是千差萬別,我對兩個年齡段的小作者各有偏愛,對於「高年齡組「的哲思,我要首推姚銘琦小詩人,比如這首她在十二歲的時候寫的《貓》

所有的貓都當過人類

敏感且自尊

獨立而莊重

它們有很多時間專註發獃和觀察世界

還可以把身體繞成一圈

用尾巴遮住眼睛

不看這個人間

還有這首《白天與黑夜》

我們都不喜歡白天

白天屬於多數人

白天是

面具批發市場

更重要的是

白天沒詩人

不適宜聊詩

我實在是太喜歡她的文字了,她獨立又孤傲的氣質,帶著些許淡漠、不羈,是早熟的前青春期時代,又尚未完全褪盡童稚。一邊保留著性靈與坦率,一邊又揮霍著傲氣與才情,繼續寫下去吧,不要浪費了這靈感。

孩子們還有很多詩保留了一種難得的真實和誠懇,這種表白時常讓人覺得十分可愛,比如石薇拉十三歲時的這首《打仗》

假如我生活在戰爭的年代

別人沖在前線

我就只能在旁邊

喊加油

還有茗芝八歲時的這首《我畫的樹太漂亮了》

我畫的樹太漂亮了

接下來畫的鳥

畫的雲

畫的池塘和花朵

都配不上它

我們只有在孩子的詩中,才不會去責難這種幼稚和自誇,甚至正是由於這種幼稚和自誇所帶來的反差,使其自然地生出了一種萌感,這是孩子的身份所獨具的。

還有好多孩子的詩想要摘抄下來啊,有一首游若昕九歲寫的《黑森林》

在大家的

掌聲中

一個人

走了進去

不知過了幾千年

幾萬年

這個人

再也沒有

走出來

這首詩我讀了好幾遍,越讀越覺得高深莫測,這個人是誰?走進了哪裡?大家為什麼給他鼓掌?這首詩有一種後現代的神秘和荒誕,或許其實也並沒有這麼複雜,只是孩子信手言語這麼一下,我不敢擅自評論,我要為這首詩閉上嘴巴。

《孩子們的詩》我讀的很快,拿到手裡十幾分鐘就讀完了,但它留給我的餘味卻一直持續到現在。大人們自然有大人們的詩,關於痛苦、關於愛情、關於憂愁、關於無止境的幸福,有時難免因為負擔得過多而顯得乏味或沉重。孩子們的詩是不一樣的,它們是輕鬆的、是歡快的、是簡潔的,它們是想像力的固體,是靈性的裁剪,是天上之語。那些輕薄的,超出我們想像力界限的靈感,是源於孩子們對於生命起源的混沌,對於自然與社會的好奇,對於難題、對於謎語、對於困惑,它們勇於用自己雖然稚嫩的語言,做出種種天馬行空的理解。

我羨慕他們。而我也曾經是他們中的一員。大人們往往沒有孩子們會思考,孩子們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樣什麼也不懂,我們不能用自己有限的想像力來局限住孩子們的模樣。

如果問孩子們,什麼是詩呢?孩子們自己說「寫詩有點像拍蚊子「」詩是煮出的一大碗文字湯「」詩不是寫日記,我要寫不一樣的詩,驚人的詩「。

而我呀,我真想笑吟吟地看著他們,輕輕的回答這個問題:孩子們,詩就是你們自己。

多聽聽孩子們的聲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想像力恢復訓練場 的精彩文章:

TAG:想像力恢復訓練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