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中《山海經》的神獸,仙氣逼人!
中國是世界公認的文明古國。
中國的上古神獸
在中華文化傳承中,上古時期神話傳說中有很多種神獸,如白澤、夔、鳳凰、麒麟、檮杌、獬豸、犼、重明鳥、畢方、饕餮、腓腓、諸犍、混沌、慶忌等。想必很多人是只聞其名,也不知其情不知其形。
《山海經》
《山海經》是中國志怪古籍,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具體作者不詳,古今學者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經》原共22篇約32650字,現存18篇。
包括《山經》和《海經》2部分,其中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在班固《漢書·藝文志》中,記錄有《山海經》13篇。《山海經》全書共記載了約40個邦國,550座山,300條水道,100多位歷史人物,400多個神怪異獸。
神話與歷史典故
《山海經》是中國記載神話最多的一部奇書,其最重要的價值也在於保存了大量神話傳說。包括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羿射九日等等。其中大禹治水講述的是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鯀、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堯、舜二帝,負責治水的故事。
這不僅是神話也是歷史典故。
其他領域
《山海經》除了保存著豐富的神話資料之外,還涉及到多種學術領域:
例如:哲學、美學、宗教、歷史、地理、天文、氣象、醫藥、動物、植物、礦物、物產、巫術、民俗學、民族學、地質學、海洋學、心理學、人類學……等等。
可以說《山海經》是中國的第一部地理志。
對《山海經》內容性質的認識,歷代說法不盡相同。《漢書·藝文志》把它列入形法類,而劉秀(即劉歆)則認為《山海經》是一部地理博物著作。西晉郭璞很推崇《山海經》,認為它是一部可信的地理文獻。至明代,胡應麟認為《山海經》為古今語怪之祖。清《四庫全書》也把此書列入小說類。
近代魯迅也認為此書是巫覡、方士之書。
《山海經》的神獸真面目
現在我們來看看,歷代國畫家畫的山海經里的神獸模樣。
鐘山神(zhong shan shen)
自女兒山至賈超山共十六座山,方圓三千五百里。其山神都是馬身龍首神。又名中山神。
獓狠(犬因)(ao yin)
三危山食人巨獸,樣子有些像牛,長著四隻角,它的毛髮很長,就像披在身上的蓑衣。
猙(zheng)
章峨山,千里無草木植被,多碧岩。此山中有一畏獸,五尾一角,吼叫聲如雷劈石,以老虎豹子為食物。
蠱雕(gu diao)
是一種似鳥非鳥,似豹非豹的食人畏獸,獨角,叫起來像嬰兒的啼哭。
帝江
《山海經》第二卷《西山經》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 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
意思就是西方的天山上,有一隻神鳥,形狀像個黃布口袋,紅得像一團紅火,六隻腳四隻翅膀,耳目口鼻都沒有,但卻懂得歌 舞,名字叫做「帝江」。除此之外,《莊子》、《神異經》記載的怪獸也叫此名。黃帝、共工氏首領在一些記載當中也被稱為「帝江」。
舉父(ju fu)
崇吾山的畏獸,善於投擲,虎豹畏之。
狸力(li li)
櫃山上的畏獸,樣子像豬,四肢卻長出了爪子,帶有鋸齒。見到它的地方,地面多起伏,所以猜測狸力善於挖土。
九尾狐
「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海外東經》 「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大荒東經》 史書中記載,九尾狐成就了「大禹」與「塗山氏」的佳緣,成為了中國古書中出現的最早的「婚姻中介」,傳說中人吃了她的肉,可以不逢妖邪之氣,抗拒蠱毒。九尾狐在《山海經》中出現了三次,後來成為祥瑞和子孫繁榮的象徵。
編輯 | 漁公子
圖文 | 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TAG: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