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踐行民族情 真情澆灌團結花
用心踐行民族情 真情澆灌團結花
一批又一批機關幹部撲下身子住農家、坐地頭、睡土炕,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以心換心,以情融情,各族幹部群眾之間的深厚情誼在一點一滴中沉澱,從陌生到熟悉,從熟悉到貼心,從貼心到親人般的依戀,住戶暖心的事聊不完。
帶著感情住 帶著責任住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做群眾工作不能「紙上談兵」這是照壁山鄉黨委書記聶曉方為親戚衣木爾如何脫貧致富說的話。他要求鄉上的幹部,對待我們的住戶和親戚要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嚴格「一戶一方、一人一計」的要求,他是這麼要求的,也是這麼做的。只要一有時間,他就與親戚衣木爾促膝長談,幫助算經濟帳,認真制定致富計劃,今年他出主意、想辦法和老人一起買雞苗、一起養殖、一起銷售,實行短平快項目,讓這位維吾爾族老人在今後的生活中不要有後顧之憂。一家人做炕頭、一起交流、一起學政策。衣木爾熱淚盈眶的講:「聶書記太忙了,要管鄉上那麼多的事,還幫我賣掉了滯銷的手工藝品。我有這麼好的親戚,著實高興的很,現在黨的政策這麼好,我一定在親戚們的幫助下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致富奔小康,讓我的親戚放心,別太操心我的事。」
風雨中的溫暖
七十餘歲的維吾爾族老大爺蘇拉滿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手裡拿著一面錦旗蹣跚的來到村委會,大家好奇的圍著他。這位老人走到住戶村幹部呂惠珍面前把錦旗遞給她,深情的說:「丫頭要不是你的話,我就到哪個地方見閻王去了」。原來是這樣的,前幾天下午下班後,大家接二連三的準備回家,村幹部呂惠珍接到電話,他的住戶蘇拉滿心臟病突發,她忘記了接孩子、忘記了孩子吃飯了沒有。。。以最快速度發動了車前往蘇拉滿的家,和蘇拉滿的家人將他抬到車上,然後風馳電掣的前往縣醫院。她二話沒說,找醫生、挂號、幫忙繳費辦好了住院手續,當醫生說蘇拉滿脫離了危險,已經是夜晚十二點多了,她才拖著疲憊的身體想著孩子都沒有吃飯呢,接到丈夫怨氣連篇的電話。電話不接、孩子的飯不做、學習不管?在村民和住戶需要時,難道能不這樣做嗎?這樣的事經常發生,她沒有給丈夫做過多解釋。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人心最是暖融融。
情到深處自然濃
70歲的哈薩克族老大爺努乎達爾長翹起大拇指奉人就講,我的親戚丫頭田姑娘「亞克西,對我比我的丫頭都好」。大爺講的是他的親戚政協辦公室主任田連香的故事,「老伴病了、葯就送來了,菜米油鹽沒有,他們就「海麥斯」送來,過上幾天,電話就打來了,問寒問暖。。。這結親一年多,感謝的話兒說不完。這些年我和老伴歲數大了,她經常把我和老伴帶到縣上,參觀和好街、守靜園、照壁山生態公園等地方,講木壘的故事」。閑下來田連香她就搜集一些身邊的鮮活實例,印製成彩頁帶到親戚家,將木壘近幾年的變化和成就結合十九大的精神和兩會用言簡意賅的內容講給聽兩位老人聽,潤物細無聲的浸透,讓親戚感恩黨、聽黨話、跟黨走。讓親戚在潛移默化中汲取理論營養,讓黨的十九大精神入腦入心、落地生根。
親戚和我一家人
四月的天,風和日麗,正是春耕生產的好時節,經信委副主任哈力木儉驅車來到親戚陳新虎的家裡。一年多了,大家不分彼此的你我。剛進家門,女主人說,水管斷了,男主人去拉水了,他二話沒說,就幫著去拉水。閑不住的他麻利地清除棚圈裡的牛糞,收拾庭院、打掃院落垃圾和親戚一起乾的熱火朝天。女主人怕把這位城裡的哈薩克親戚累著,大聲的喊著進屋休息,哈力木儉笑著說:「嫂子,自家人,還這麼客氣,我和我哥想撒時候休息就休息了」,不一會就把房前屋後收拾的乾淨利落。黑色夜空里,飄散著奶茶的香味,兩家人生活習慣似乎和以前有所改變,就是有了親戚之間的交流交融。拉家常、講政策、送法律、普通的農家小院里充滿了歡聲笑語。
一次結親終身緣,依依不捨話別離。我看到的是有的親戚給幹部送的乳酪、有的給幹部送的饢、有的送的一枝蒿草......沒有太多的言語,然而就是這種讓人溫馨的送別場面深深感動著我。每一次住戶、住親戚和村民漸漸在不知不覺中從陌生到熟悉,從熟悉到貼心,從貼心到親人般的依戀,成為了真正的一家人。
圖/文:李淑紅 劉萍英
編輯:趙丹丹
校對:張永澤
審核:俞 倩
TAG:網信木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