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銀幣解謎

古代銀幣解謎

白銀在古代被稱為「白金」,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的祖先已經開始用白銀鑄造貨幣,最早的白銀貨幣是銀布和銀貝。古イ代的白銀貨幣除了行使貨幣職能,用於大額支付的作用外,還兼有裝飾、儀仗和祭祀天地鬼神等作用。從古舊白銀貨幣的形態上看,有銀貝、銀空首布、銀錢、銀餅銀錠和機制銀幣等種類。我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大量形態不的舊銀幣實物,為我們現在的收藏和投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春秋戰國銀幣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開始鑄造的白銀貨幣,主要實物是銀布幣和銀貝。1974年8月在河南扶溝古城村出土了18塊銀布幣。銀布幣可分為短、中、長三種型,最短84毫米,寬58毫米;最最長157毫米,寬58毫米。18塊銀布幣中空首布1塊,重量約為134克,其餘皆為實首布、平肩,最重約為188克,這些都為河南省博物館收藏。1974自年,河北省平山縣戰國中山國一號墓槨出土了幾枚銀貝,這銀貝的大小形態如海貝,是當時中山國鑄造的。秦始皇統一幣制時,白銀退出貨幣流通領域。至西漢,漢武帝鑄造銀錫合金的「白金幣」稱為白金三品,作為祭祀天地和用於貨幣使用,這種白金幣已無實物。

1903年 戶部光緒元寶五錢 直徑34毫米 重18.5克

2.西漢以後的銀錢

西漢時期,隨著古代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西方和中亞一些國家的金銀幣開始流人我國。在這些外來貨幣的影響下,當時的達官貴人也仿效鑄造一些金銀錢,在個別地區也成為貨幣參與流通。漢代出現了銀五銖錢,唐代宮廷鑄造「開元通寶」銀錢。這種銀開元並非官方的流通貨幣而用於宮廷的賞賜和遊戲等用途。宋代鑄造大量銀錢,但當時的銀錢仍然作用賞賜、禮儀之用,不是流通貨幣,一種是模仿流通中的銅錢,存世有北宋的政和通寶篆書銀錢、宣和元寶楷書銀錢和篆書銀錢、太平通寶楷書銀錢、成平通寶銀錢、靖康通寶銀錢等;還有一種是宮廷吉語錢,有紹定萬歲和壽慈萬壽等銀錢。元代官府和民間也鑄造一些銀錢,但是屬厭勝錢錢,存世有元貞通寶銀錢,承華普慶銀錢和大朝通寶銀錢等。這些銀錢仍然不是流通貨幣。明代存世的銀錢數量較多,但主要還不是作為貨幣流通。存世的有永樂通寶小平錢、萬曆通寶小平錢和天啟通寶折二銀錢。明代和清代,農民起義運動風起雲湧,農民起義軍也鑄造一些銀錢,存世的有明末農民起義軍張獻忠所鑄造的「西王賞功」銀錢,清代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鑄造太平天國銀幣。另外,我國民間近代還鑄造有大量形態不一的銀質錢,也應該列入收藏之列。

傳播正能量,從你我做起

目前65000+藏友已關注加入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斗寶軒 的精彩文章:

TAG:藝術斗寶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