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季連續9.5分,陳丹青的《局部》短小又好看!原來藝術節目也可以這麼接地氣!
今天想誠心給大家推一部很好很小眾的片,
準確來說,應該叫脫口秀。
陳丹青的《局部》。
這部脫口秀滿足了我對好藝術節目的各種標準——
短小,每集20分鐘不到。
白話,不高深不裝逼,也很少專業名詞,對我等普通大眾友好。
隨意,沒有時間線,也沒什麼框架,東拉西扯說到哪兒是哪兒。
以往的美術節目,基本都是製作人和專家站在「我知道」的高地上,教育觀眾科普觀眾。
但《局部》的好,在於陳丹青放低了姿態,他願意站在「不知道」的平地上,和觀眾分享他欣賞作品的第一手感知。
某些程度上來說,
《局部》相當於陳丹青的私人美術解讀說,就跟高曉松的《曉說》很相似。
來了
在《局部》之前,
我以為只有嚴謹精緻如BBC紀錄片,或者凝一國之力的《國家寶藏》能夠得到豆瓣9分以上的認可。
2015年,陳丹青的《局部》第一季悄悄上線,好評如潮。
三年後,《局部》第二季推出,才剛播到第二集,依然維持高分高口碑。
《局部》這檔節目講藝術,但不講藝術史,講作品,但不講你熟悉的作品。
正如陳丹青對這部脫口秀的定義:「我講的是次要的作品。」
借他的眼睛,觀眾可以去看看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作品,了解達芬奇、梵高、莫奈之外,被我們忽略的很多很多藝術家和藝術作品。
我記得第一季《局部》開篇講的就是《千里江山圖》,
從18歲的王希孟,講到宮廷畫家委拉斯凱茲,23歲就雕刻聖母耶穌的米開朗基羅,
講了藝術家年輕時和年老的不同狀態。
第一季中有好幾集,我都是看過一遍不捨得,立刻拉進度條重看一遍的。
剛剛上線的第二季,開篇也是很震撼的。
陳丹青直接把觀眾拉到紐約上東區,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然後開啟私人導覽模式——
陳丹青講,我沒有上過高中、大學,大都會美術館就是我的大學。三十五年過去了,我不記得來過多少次,現在我還沒有從這兒畢業。
多奢侈,天天看美術館
跟著他,
我們穿過古希臘、古羅馬、兩河流域和非洲館洛克菲勒翼。
在皇后兩片嘴唇中,認識古埃及的陰刻和陽刻手法。
最後,陳丹青將大家引導到一個神奇的地方——
明軒
一個明代庭院。
70年代末,大都會美術館得到一批明代的傢具,為它在館裡面如何擺放傷腦筋。
大陸園林專家陳從周建議,選擇蘇州網師園的殿春簃,作為傢具擺放的整體環境設想。為此中國特派工匠,在大都會美術館二樓精心複製了殿春簃,易名為「明軒」。
看到的時候不由得感嘆,太美,太夢幻了,一個造在紐約的明代空中樓閣。
陳丹青常常在節目中說,「你長著眼睛,你是活人,就可以接近藝術」。
因為「看」就是了解,會「看」,就會了解。
看對看錯,並不重要。
因為這位主持,中國美術界大拿,本人在節目中動不動就說,這我胡說的,我也不知道,我瞎說的blabla~~
在他看來藝術就是犯錯、試錯,
既然藝術家可以偏離規範,可以走岔,
那觀眾又有什麼不可以?
《局部》最讓我喜歡的,應該就是這種對藝術放下敬畏的態度。
啥也不多說了,
優酷在放,大家自己點開看吧。
(強推第一季)
一集才20分鐘,
睡前看一集特別好。
本文部分圖片內容來自網路
如有版權問題 請聯繫 申江服務導報社
轉載文章 請聯繫後台授權
撰文:徐文瀚
以上內容由《申江服務導報》原創,轉載請事先溝通聯繫並註明出處。
《申》報經典案例回顧
1000000+
※導演灑狗血、賣人設,都阻止不了它成為豆瓣第一爛片
※兩大街舞節目互撕,手段幼稚到路人都瞧出了破綻
TAG:申江服務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