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一年來的閱讀
文 / 張六合
每年的4月23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世界讀書日」。
在這一天的到來,做一次關於我們生活中的閱讀的反思。
一年來,你一共讀了多少書?
有人說,讀書不能夠用數量來衡量。讀書所獲的多少、對於知識文化的吸收不能以「本」為單位進行核算。
這樣的說法確有道理,仔仔細細讀的一本好書,可能比付出更多的時間讀十幾本滋味平平的書帶來的價值更大。
可儘管如此,也應有一個衡量和評估的標準,來檢驗我們對於閱讀的態度和付出。
不如以「閱讀計劃的實現程度」作為衡量——這樣也許更為公平。
那麼問問自己,你這一年中計劃閱讀和實際閱讀的差距有多大呢?
「書非借不能讀也」
大學生,相比社會人兒來講在讀書上有一個巨大的好處,那就是守著學校的圖書館,可以隨時免費借閱書籍。
有種說法,總結大學生的閱讀習慣——「書非借不能讀也」。
就是說,自己買的書,放在書架上,結果從來沒讀過或者是很少拿出來讀;
反而是從圖書館借了要還的書讀得很快——畢竟不是自己的,還有還書日期催著,所以借來的書往往會很快讀完。
高中的時候,喜歡看別人的書,拿著自己的書和別人交換,好像別人的書都比自己的書好看似的。
在高中那個管制嚴格的環境下,課外書往往被學校視作「禁書」。在那時偷偷地讀一部文學名著是一件極其興奮和刺激且享受的事情。
這使我聯想起六七十年代的文化生活,有點相似,精神食糧很匱乏,但確不乏有偷偷看書的人。
但是文化繁榮的現在,很多人好像開始減少閱讀,轉而投向一些打文化「擦邊球」的東西了。
現在,人們都喜歡那些「簡短而有深度」的文章
微博、空間、訂閱號……種種碎片化的信息填充了碎片化的時間。在上下班通勤的路上,在吃飯時,在偶爾打開手機無聊的時候……
於是,碎片化的信息紛至沓來,不斷地閱讀著這些短篇的文字,隨處可止,而且很快就能看完。
而且尤其是像一些文章,精簡短小,有一些打著【深度好文】的旗號,喂一些毒雞湯的,聽起來好像還有些道理,實則思維如同放屁,簡直誤導群眾。
一些人讀完之後,「嗯,深度好文。」
——那樣就完了。
這種所謂的「簡短而有深度的」文章恰恰是碎片化的文字——哪怕其中內容饒有裨益,其閱讀收穫也是轉瞬而逝的。
文化正在退位,取而代之的是短,快的文字,視頻,和雞湯。
一個不讀書的社會,冒出來的東西不會使價值觀走向多元,而是走向混亂。
從前很多人還在討論閱讀的必要性,讀書無用論開始流行,紛紛發問「有必要讀那麼多書嗎?」
有,當然有!
由此看來,多讀書至少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使你在混亂的價值觀中保持獨立思考和清醒,免於蒙昧。
人們之前讀書的時間只是被社交網路佔據了。
以前和現在總是不一樣的。
現在,人們閱讀的對象正在悄然改變,正在由書籍、紙質書轉向電子屏上的社交網路以及各類媒體。
總的而言,我們閱讀的信息量比以前增加了,而且信息的速度也更快了。
和現在不一樣的是,從前什麼都慢,車,馬,郵件都很慢,慢得還只夠一生只能愛一人呢。(誤)
可是,現在我們有了大行於世的社交網路,於是我們放在真正的閱讀上的時間就少了很多。
現在的信息無論從數量級上還是更新速度上,與往日不可同日而語。
碎片化閱讀的時代到來曾引發很多人的擔憂——人們害怕從此之後沉迷於短而快的信息,而不再問津於名著巨作。
這個問題也的確值得思考。
世界讀書日的設立,在今天看來,也是警醒人們,不要拋下我們傳統的閱讀。
Kindle 也無法點亮閱讀習慣
Kindle是一款亞馬遜出品的電子書閱讀器。kindle這個單詞,本義意為「照亮,點燃」。
閱讀電子書只是傳統閱讀在形式上的革新,不同於碎片化閱讀。它因其不傷眼的屏幕,質量高且內容豐富的書庫,以及可以隨身攜帶的特性,收到廣大閱讀愛好者的追捧。
Kindle電子書的確是一款偉大的發明,讓讀書變得更加便捷。
可難免有幾個只是為了「促進自己」養成閱讀習慣的人,結果是,買了Kindle,卻很少打開。
最後,電子書也和書架上堆積的自己買來的書一樣,拆了封,看了幾次就丟到一邊了。
很遺憾,Kindle是個好東西,但好的閱讀習慣不是每個人都有。
如果你之前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那麼買一部Kindle對於促進你閱讀習慣的養成也恐怕無濟於事。
通勤路上的閱讀
自從地鐵開通了WiFi,地鐵里讀書,讀kindle的就越來越少了。
據人說,在外國,能在地鐵上時常看到會有很多人拿著一本書在車上看。
受制於生活履歷,我也沒到過外國,不知道這是真是假,不過我聽說有些國家的地鐵挺亂的。以「中國地鐵上幾乎沒有人看書」的現象來諷刺國人沒有閱讀習慣,我認為,是不大合適的。
鑒於我國地鐵繁榮程度,在地鐵上打開一本書也實屬困難。
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無論是工作中的白領還是通勤的學生,恐怕都見識過地鐵的人流量。尤其是高峰期的時候,能把自己塞進車廂就已經不錯了,哪還有機會容你拿出一本書在車上悠閑地看。
因此,不能盲目地「學習」外國,要求人們在地鐵上或通勤路上也要閱讀是苛刻的。
畢竟,高質量的閱讀還是要在坐在書桌邊完成的。
不過,如果有條件,不妨在地鐵上看一些隨處可止的書,或者節奏鮮明歡快的書;而相對艱深嚴肅的書籍,就讓它們留在書桌上完成吧。
閱讀到底能帶來什麼?
我懶得論證「讀書有益」的命題,我甚至覺得這不證自明。
想要尋求這一點的,不如上某乎搜一搜相應的話題,那會給你充足的答案。
曾讀過一句話,覺得很是恰當:「喜歡書本不是為了隨時放棄,而是為了能隨時撿起,這些東西從不會離你遠去」
漫長的一生中,誰又知道你當年讀過的某段文字會在什麼時候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如上更多針對的是文學類書籍。
周作人提出要從五個方面來讀書:
1.要了解作為個體的人,因此就應該學習生物學、社會學、民俗學和風俗史;
2.要認識人類就應該學習生理學、心理學、醫學知識;
3.要認識人和自然的關係,就要學習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等知識;
4.「關於科學基本」,要學習數學與哲學;
5.「關於藝術」,要學習神話學、童話學、文學、藝術及藝術史。
至於讀什麼書能帶來經濟利益,那肯定是專業書籍沒錯了。
專業書籍和工具書直接教授人獲得經濟利潤的方法,傳授創造財富的技能。
年輕人,你渴望力量嗎?
經濟學、高等數學、綜合英語、管理學、經濟法、會計學原理……
想獲得技能,自然是專業書。
嗯…真正的力量了解一下……
讀書會
聽說過幾個讀書會。
在我看來,讀書是完全是個人的事情。至於分享讀書成果,那是另一回事,和讀書本身無關。
讀書會適應的人群,主要在於兩類:
1、想讀書但沒時間讀書;
2、尤其是職場人士,以及通過讀書在事業、家庭、心靈方面有所感悟、有所提升的人。
至於青年人、有餘力者,還是自己選擇自己想要了解的書籍比較好。聽取講解的成功學,僅是一種技巧上的獲得和提升,更深層次的思考還是要自己去體會。
本人非目標群體,在此不多作評價。
大學生都看啥書?
奉上一些大學圖書館的借閱榜單:
暨南大學圖書館借閱榜(2017)
北京大學2014年文學類借閱榜單
清華大學2017年借閱排行榜
華東師範大學外借排行(2016)
《平凡的世界》、《明朝那些事兒》、《追風箏的人》、《解憂雜貨店》、《三體》等高居榜首。
以上舉了幾個大學圖書館的外借榜單,而讀書習慣的養成,還得靠自己廣泛閱讀,找到自己想要的,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書。
當然,讀書最本質的目的還是為了生活。
豐富精神世界,豐富我們的生活,這才是其中的意義所在。至於附庸風雅,我倒覺得沒有太大的必要。
在此引用王小波的一段話作結:
「我想我們都會經歷這個階段,讀一本書,是為了以後有談資,怕別人知道而我無知,或者僅為了證明我讀過。好像一冊罪與罰捧在手,整個人就陀思妥耶夫斯基了。
這個時候,其實人是分裂的。靈魂在上空欣賞自己的肉體與這本書籍在一起組合的畫面。其它就什麼也沒有了。
這不是讀書,更像是在集郵,完成任務式的與自己較勁。
也曾經暗暗鄙視車站手捧卡耐基或者時間管理的人,不過這個自命精神貴族的中二少年一去不返了。
讀書現在於我是一件私人的事,不再為了任何目的,而是我認為有資格用來割走我時間和生命的東西。」
-END-
TAG:窗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