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王媛媛:「空巢青年」的心理困境及對策

王媛媛:「空巢青年」的心理困境及對策

相對於「空巢老人」,「空巢青年」通常是指年齡介於20—35歲、選擇獨自在都市生活或工作、與父母存有空間隔離感並且單身的年輕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習慣的變遷,國內外單身獨居的青年「空巢」現象越發普遍,我國大城市「空巢青年」群體的規模也迅速膨脹。

2016年9月,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0人進行調查的數據顯示,64.3%的受訪者表示自己身邊的「空巢青年」很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空巢青年」群體的規模狀況,「空巢」日漸成為青年一種重要的生活方式和居住安排。

「空巢青年」的基本特徵

何紹輝認為,要想了解和走近「空巢青年」,必須首先對其本質屬性及基本特徵等基礎性問題有所了解和分析。一般而言,「空巢青年」是指年齡在20—35歲之間,受教育程度較高,遠離親人在大城市工作,獨自居住的青年人。他們大致有如下幾個特徵。

1.受教育程度較高。「空巢青年」大部分都擁有本科以上學歷,有的還是碩士、博士或有海外留學經歷,大多掌握至少一門專業技術,他們為了不辜負自己的所學、所好,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來大城市打拚。

2.獨立自主觀念較強。「80後」「90後」的年輕人是「空巢青年」的主力軍,他們於改革開放之後出生,多為獨生子女,從小受到整個家庭的重視,且接受過高等教育,大多成長為有主見、有想法、有追求的新一代,對社會各種現象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觀點。可以說,這一群體的獨立自主意識是非常強烈的。

3.居住條件差。「空巢青年」大多居住在大城市,以租房為主要的居住方式,搬家是常態,並且不少住處離單位較遠,上班通勤時間較長。

4.缺乏感情寄託。「空巢青年」雖居住在人潮湧動的大城市,但忙碌的工作和逼仄的居住環境使得他們的社交圈子很窄,社會交往大都以虛擬社交為主,娛樂生活更是貧乏。

5.自尊自信意識較強。願意到大城市單打獨鬥的青年人,很多是為了獲取社會和家人的認可,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他們遠離自己的親人和生活圈,來到陌生的大城市,支撐他們的核心力量很大可能是自尊自信的觀念和意識。如果沒有自尊自信意識的支撐,「空巢青年」很難大規模形成。

「空巢青年」由於長期獨居缺乏情感寄託,雖然可能因此更為獨立,但同時孤獨感也更強。這類青年面臨著怎樣的心理困境,「空巢青年」是否如部分媒體所說的「空巢又空心」呢?

「空巢青年」面對的心理困境

王俊秀提出社會心態系統測量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借鑒了心理學認知、情感、意志的分類方式,採用綜合的研究策略,運用社會表徵理論和指數研究方法,通過不同層級的代表性社會心態邊緣元素來反映社會心態的核心要素,包括社會需要、社會認知、社會情緒、社會價值、社會行動五個指標。胡玉寧等人根據這一指標體系,從社會需要、社會認知、社會情緒、社會價值和社會行動這五個方面,把握青年群體「空巢」心態與現實社會、網路空間行為之間的複雜關聯。豆小紅在此基礎上總結了「空巢青年」群體面對的社會心理問題癥狀。

1.城鄉二元體制機制慣性,使「空巢青年」容易遭遇社會顯性隱性排斥歧視。城鄉二元體制機制的慣性、區域本土製度的封閉性和排他性限制了流動青年的勞動權益、職業發展和地位提升,導致他們全面、深度融入城市不暢。社會顯性隱性單身排斥與歧視仍然常見,這讓單身獨居青年容易產生某些負面情感。社區本地居民也不太願意和單身獨居青年交往,覺得他們「不靠譜」,且流動性大,難以建立和維持穩定持久的人際關係。這些顯現隱性社會歧視和心理認知偏差很容易導致「恨屋及烏」社會心態的「暈輪效應」和「泛化效應」。

2.城市公共空間發展不足,空間擠壓導致「空巢青年」群體心理失衡加劇。在人口集聚迅猛的大型城市,由於空間擴展的延後性和有限性,城市空間擠壓、空間分割封閉、居住條件分化,以及公共空間的缺失或狹窄,導致群體交往隔離、心理排斥的加劇。瞬息萬變的城市社會,局促狹小的居住空間,群體性的拒斥與封閉,使「空巢青年」容易產生無力感,且城市社會發展越快,反差感、無力感、無助感和孤獨感等就越強烈,在這種情緒的浸染下,流動青年難以辨析發展方向、進行理性定位,極易滑入失衡、失落和沮喪的泥沼中不能自拔。

3.生活現狀與心理感受同預期差距較大,「空巢青年」集體性焦慮和剝奪感交織。「空巢青年」很多是獨生子女,其出生伊始生活條件比較優越,但父母、家庭通常對其期望值過高,他們自小就面臨著激烈的入園、升學、考試和就業競爭,其思想、心理、精神壓力較大。但能夠從其中脫穎而出、出類拔萃的青年只是少數,特別是職業社會地位較低的青年,其發展需求未能得到滿足,生活現狀與心理感受同自我社會預期反差很大。當「空巢青年」感到現實社會很殘酷,生活品質很難得到大的改善和自我社會地位難以順暢提升,與個體的心理、社會預期差距過於懸殊,就很容易產生個體焦慮和相對剝奪感,個體不斷經歷挫折情境,負向情緒得以強化和持續累積,藉助同質群體(現實和虛擬社群)的交流交往,使負向情緒傳染、弱者心態泛化和群體意識強化,極易引發共鳴,催生集體性焦慮、群體相對剝奪感等。

「空巢青年」面對心理困境的對策

從個人角度而言,要糾正認知偏差,提升逆商和適應力。「空巢青年」首先要消除心理認同偏誤,形成正確的認知。客觀、理性地看待「空巢」現象,認識到「空巢青年」的生存狀態是社會轉型時期大多數流動青年都要面對的共同問題和現象,是一種生存境況的自然過渡以及一種個體情緒凝結為群體情感的意識表達。繼而要增強社會適應力和抗逆力,發揮個體能動性與自覺性,積極融入社區和社會生活中去,尤其是當生活、工作和情感遭遇挫折時,應積極面對並有意識地去解決而不是緊閉心扉、苦悶憂鬱。同時還要不斷學習,提升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實現地位提升和自我價值,過上真正有尊嚴的生活。

從社會角度而言,要優化居住的公共空間,減少社會歧視,擴大社會包容性。首先,政府應及時制定和完善住房租賃市場政策,鼓勵與支持住房租賃業態發展,建立權威可信的住房租賃平台,積極探索「租售並舉」等住房體系改革。企業可以遵循「小空間,大生活」的公寓設計理念,致力於設計有溫度、方便小聚會的場景式社區公寓,為租住其中的「空巢青年」提供豐富多彩的租住文化和社區文化,為租客提供溫馨、快樂的生活體驗。其次,社會媒體應避免給「空巢青年」簡單、粗暴地貼上「弱勢青年」「自閉青年」等標籤,減少刻板印象,緩解社會成員的「單身恐慌」或「獨居迷戀」,消除社會顯性隱性歧視乃至社會排斥和社會隔離。為「空巢青年」尤其是被動型和消極型的「空巢青年」營造一個理解、寬容的社會環境,增加他們晉陞流動的機會,提升其現實交流、交往水平,增強其心理適應能力和抗逆力,讓他們雖然「空巢」但不「空心」。

雖然有研究表明,當前「空巢青年」的生存狀態是正常的,總體並未呈現「空巢又空心」的狀態,但快速的社會流動使得青年不得不經歷生活個體化,這種由「空巢」衍生的個體化趨勢可能會蔓延到整個社會,所以我們需要準確把握該群體的生存狀態,並在此基礎上探討相應的對策建議。除了以上所述的對策之外,尚有其他一些諸如家庭、社會工作等方面的支持,還需進一步探究。

(作者單位: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

原標題:「空巢青年」的心理困境及對策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宗悅 排版編輯:張卓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清明祭英烈,讓英雄精神永垂不朽
如何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協調均衡發展?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