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為什麼我不會讀書?因為我笨嗎

為什麼我不會讀書?因為我笨嗎

本次為你推薦的這12本書,可以每月拿起一本來讀,一年的時間剛剛好。

近幾年,看到圖書館裡來看書、借閱的人越來越多,地鐵上會發現,玩手機的年輕人們也將手機中的遊戲、電影換成了聽書、講書,或是用Kindle來閱讀。

這些好的跡象表明,相較於物質需求,很大一部分青年已經開始在關注自己精神需求方面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根據《2017年度數字閱讀白皮書》顯示:

2017年我國數字閱讀用戶近4億,同比增長13.37%,其中青年閱讀用戶佔比超七成,提升8.8個百分點。

據悉,2017年,中國人均閱讀圖書數量也有了大幅提升,其中電子書達到10.1本,紙質書達到7.5本,願意為電子書付費意願的用戶從2016年的60.3%提升到63.8%。

在4月23日讀書日的大好讀書時節里,富書也推薦幾本關於閱讀的好書,這幾本書在各平台評分都較高,也是很多人讀完後覺得很有幫助的一些書,希望對你也同樣有用。

一、朱光潛《談讀書》

著名教育家、美學家朱光潛教授也在此書中談到:「好書不厭百回讀」。

朱光潛教授學貫中西,著作等身,學問人品均備愛推崇。

本書收入的是朱老先生關於讀書、治學的隨筆,文章行雲流水,深入淺出,既有高屋建瓴的方法心得,亦有平易近人的親身體悟,使人在領教先生智慧的同時,得以見識一代學人的追求與風采。

朱教授說:

你能否在課外讀書,不是你有沒有時間的問題,是你有沒有決心的問題,知識必具有個性,才配說是自己的,讀書原為自己受用,多讀不能算是榮譽,少讀也不能算是羞恥,少讀如果徹底,必能養成深思熟慮的習慣,涵泳優遊,以至於變化氣質;多讀而不求甚解,則如馳騁十里洋場,雖珍奇滿目,徒惹得心花意亂,空手而歸。

書中他會談到一些國學書籍、也有一些古代和歐洲書籍,以及對待這些書籍怎麼讀的人生智慧和態度。

二、張新穎《讀書這麼好的事》

本書是復旦大學中文系張新穎教授專為廣大年輕讀者撰寫的讀書之作。

他曾獲得第四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文學評論家獎、第一屆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家獎、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第十屆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等多種獎項。

書中包含了上篇、下篇及外篇三個部分。

上篇由24篇獨立的文章組成,主要精選了作者在報刊上連載的關於如何閱讀「經典」的文章,向讀者講述一個個與書和作家有關的故事。

下篇是張教授的演講集。

外篇是兩篇獨立的文章,講的是一些關於書的書。

張新穎說:「這本書不僅是一種寫作方式,也是一種在已經存在的書中、從其他人那裡尋找自己認同的情趣。」

三、[英]弗吉尼亞.伍爾芙《如何去讀一本書》

伍爾芙是英國文壇的前衛開拓者,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現代主義文學與女性主義潮流的先鋒。

她在小說中採用意識流的寫作方法,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深遠影響,評論家E.M.福斯特稱她將英語「朝著光明的方向推進了一小步。」

四、胡適《怎樣讀書好》

胡適說:「無目的的讀書是散步而不是學習。」

看了很多書,但沒有記起來,讀再多也沒用,買了不必要的書堆積如山,想不出來曾經看過的書籍內容和名言?

這本書從人類思想文庫中精選與讀書相關的文章,這些文章的題材涉及讀書的意義、讀書的傳統、讀書的方法、讀書的樂趣、好讀者的標準等多個方面,可以說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幾乎囊括了讀書方面的各種問題。

五、[英]毛姆《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這是一本巨匠之書,也是毛姆對於閱讀和哲學的洞見之書。

如果世界上有一種叫閱讀家的職業,不會再有人比毛姆更加合適。

作家熱愛讀書,這似乎是自然的事,但像毛姆一樣,按圖索驥,從作家的作品問解到作家的生平和性格,再由他們的生平和性格迴轉身,關照作家的作品,並以此寫成一本精彩絕倫的隨筆集,也是文學史上並不多見的妙事。

六、[美]威爾.施瓦貝爾《為生命而閱讀》

這本書中有26篇閱讀故事,獻給每一個在生命旅程里默默前行的你:閱讀讓生命充盈,讓我們勇敢有力。

同時讀一本書,為什麼有的人不斷精進,而有的人卻只記住了書名?

威爾.施瓦貝爾在這本書中回答了這個問題。

在每章中,他討論了一本特定的書以及我們共同關心的問題。

這些書涵蓋了幾個世紀和諸多流派:從斯圖爾特到《火車上的女孩》,從《大衛.科波菲爾》到《奇蹟》,從《1984》到《大海的禮物》。

威爾.施瓦貝爾說:「不會讀書的人只活了一次,會讀書的人,活過一千次人生」。

讀完此書你會發現,剛開始讀書的你和讀完書的你已不再是同一個讀者。

七、[美]莫提默·J·艾德勒《如何閱讀一本書》

這本書初版於1940年,1972年大幅增訂改寫了新版,它是指導閱讀的暢銷名著,通識教育的經典指南。

一本書出現在面前時,肌肉包著骨頭,衣服包裹著肌肉,可說是盛裝而來。

讀者用不著揭開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來得到在柔軟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一定要用一雙X光般的透視眼來看這本書,因為那是了解一本書、掌握其骨架的基礎。

它帶我們進入閱讀這一美好的生活方式,以廣闊的視野和明晰的路徑引領讀者進入閱讀的世界。

對於不懂閱讀的人、初識閱讀的人、讀這本書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

對閱讀有所體會的人,讀這本書可以有更深的印證和領悟。

八、[德]亞瑟.叔本華《孤獨讀書術》

叔本華反對死讀書和讀死書,他認為讀書必須思考,如果不思考,只一味地讀,將會像經常騎馬坐車而步行能力必定減弱的人一樣,最終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

讀書而不加思考的前提下讀很多書,腦海就像一塊密密麻麻、重重疊疊、塗抹再塗抹的黑板一樣混亂,決不會有心得。

即使稍有印象,也淺薄而不生根,大抵在不久後又會淡忘喪失。

他說:「記錄在紙上的思想,不過是像在沙上行走者的足跡而已,我們也許能看到他所走過的路徑,如果我們想要知道他在路上看見些什麼,就必須用我們自己的眼睛」。

九、趙周《這樣讀書就夠了》

很多人都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但大部分人都有讀不完、沒時間、看不懂的困惑。

針對如何處理繁雜的信息、如何高效迭代知識、如何將常識學以致用的問題,高級學習者的殺手鐧是:

a具備高效能學習力,把知識拆為自己的能力;

b構建個人知識體系,讓一切學習助力成為專家;

本書是拆書幫創始人趙周基於《這樣讀書就夠了》第一版的完善之作,拆書法與成人教育學的五大公理一脈相承,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關聯經驗,聚焦實際問題的解決。

落到實處就是供組織學習的「RIA現場學習法」和供個人學習的「便箋學習法」。

這本書將讓你收穫更高級的學習方法,通過便簽法的使用和拆書家的講解,學習者能快速直擊一本書的精髓,並將其轉化成工作和生活中用得上的能力。

十、葉聖陶《好讀書而求甚解》

什麼樣的文字好,什麼樣的文字不好,如何挑書?怎樣使閱讀成為習慣?什麼是真正的閱讀?讀書有著怎樣安靜的力量?

通過這本書,葉聖陶先生用平實親切的語言來給我們做了回答。

本書開篇,葉老先生就讓青年人對於讀書要擺正態度:

「讀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認真閱讀,走馬觀花的態度,決談不到文藝鑒賞。」

他認為,處理現實生活是目的,讀書只是達到這個目的的許多手段之一,不要盲從開卷有益的成語,也不要相信為讀書而讀書的迂談,要使書為你自己用,不要讓你自己去做書的奴隸。

全書分為四個部分,分別從為什麼要讀書、讀書的難點、讀書的方法以及讀物的選擇幾個方面,詳細闡述了閱讀的重要性及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方法。

十一、[加拿大]揚.馬特爾《斯蒂芬.哈珀在讀什麼》

這是一部以書信的形式呈現的書話。

這101封信由加拿大作家,《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作者揚·馬特爾所寫,寄給加拿大斯蒂芬.哈珀總理。

每封信大多談一部文學作品,這些作品體裁各異,有小說、戲劇、詩集、宗教文本、插畫小說、兒童讀物,幾乎無所不包。

揚·馬特爾給總理的薦書行動還得到其他作家和廣大讀者的積極響應,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現在,這份書單和揚.馬特爾對每本書的推薦妙文從總理辦公室到郵箱來到了您的書架上,是一份極其有價值的書目彙編。

十二、金克木《書讀完了》

時隔多年後,金克木名作2017版全新增訂版重磅歸來!

一代大家金克木先生,其讀書與治學自有獨到幽微之處,惜其著作出版廣而且雜,況未經人整理,故今日學子,得片羽易,而欲窺其全面則難。

本書編者爬梳剔抉,參互考尋,從金克木生前約30部已出版著作中精挑細選出有關讀書、治學方法的文章50餘篇。

同時它也是梁文道《開卷八分鐘》的首推書,是錢文忠、張汝倫、陳平原聯袂推薦的好書。

書中將讀什麼書、怎麼讀書、以及讀通書三輯等幾個部分,通過清秀流利、通俗易懂的方式讓讀者循序漸進地一窺大家通人治學讀書之堂奧。

本次為你推薦的這12本書,可以每月拿起一本來讀,一年的時間剛剛好。

閱讀是快樂的,書籍之於精神,就好比食物之於軀體,都是一個人必不可少的營養。

蔡康永說:「讀書,就是在一切已知之處,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這也是我們區別於別人的意義。

從這個讀書日起,開始讀書吧!

原創不易,隨心打賞

富書原創矩陣: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FranklinReadingClub),爸媽精讀(shenduwenhua),富書(zhongchoudushu),出版暢銷書《絕不過低層次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那些恨嫁的女孩,後來都怎樣了
你的興趣價值千萬,99%的人都不知道這一點

TAG: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