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相傳的心意
在日本參加茶會,穿和服是得體的選擇.江戶中期以來,和服已經沒有太多形制上的變化( 當然會跟據時代、審美的變化有布料花紋、繪製圖樣與織物材質的不同選擇 ),是與茶道興盛在歷史時空中並行的衣裝,審美的相融外,本身的功能性也與茶道種種複雜的禮儀規範完美呼應。
當然,現代的茶會,著洋服也是符合禮儀要求的。男士西服正裝與茶會的氣氛已經融合得很好,女士穿得體的過膝裙裝也能優雅的完成客人之禮。
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日本茶會以文化交流為主旨在中國開展,如果沒有作特別的要求,中國客人去參加這樣的茶會,當然還是得體優雅的中式服裝較為美好。但也只能說到目前為止,茶會服裝整體的審美呈現還處於混亂時代。要莊重得體還不能象是從草台古裝戲班子或者修仙網劇臨時跑出來的,其實是很高的一個審美要求。也曾經看到過一些保存良好的民國老旗袍,有不輸和服的審美與得體,手工針腳的那種細膩滾卷著時光,能把人感動到哭。後來大約是時代的原因,只有帶著強烈視覺侵略性的舞台化審美不斷被強化了,我們就這樣失去了某種優雅的日常。
確實也是讓人困惑,一直以來,延續到現在。在中國,曾經的最重要的對人們社會行事規範做了嚴格規定的書《禮記》中,明確「禮義」是做人的重要規範,而「禮義」之始則是「正容體」,「正容體」之始在於「正衣冠」——「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冠者禮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是故古者重冠。重冠故行之於廟。 冠而後服備。服備而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
「服備而容體正」,古人視服飾為社會的重要規範,由此可見一斑。至於如何去規範?大概是目前尚無法回答的。
為了一部分的消解這種困惑,以及為更多的去日本參加茶會作準備。通過良友文化基金會的安排,在京都教授和服文化與穿著禮儀的早野泰子女士,來到上海做了關於和服歷史與穿著禮儀的課程。
早野老師說,和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紀的「貫頭衣」,但是日本是沒有相關的文字記載的,她們研究日本服裝歷史必須要看的是《三國志·魏志·倭人傳》,裡面記載著:「男子皆露紒,以木綿頭。其衣橫幅,但結束相連,略無縫。婦人被發屈紒,作衣如單被,穿其中央,貫頭衣之。」老師特別用了一張孔子相與復原的貫頭衣日本古人做了比較給我看,感慨在中國早已經有如此華美規範的衣裝時,日本人還在穿著原始制式的僅有蔽體作用的簡陋服裝。
| 漢代畫像磚中的孔子見老子問禮像
|宋代馬遠的孔子相
之後,因為舉國體系的被中國文化影響,服裝演進也開始了。
聖德太子時遣隋使帶回了律令制度、佛教、美術、服飾方面的影呼響,推古天皇時代制定了《冠位十二階》規定了各階的服制。
奈良平安時代,遣唐使帶回的各種唐風服飾,最終在其後日本和風文化的興起後,形成了足以代表自己的服飾文化的女房裝束,早野老師說,「十二單」這一廣為人知的叫法,是江戶時代之後對平安朝女房裝束的叫法。
|源氏物語繪中的十二單
這種正式穿著後厚度達到15CM的服裝,完全符合了平安朝那種氣息華美的貴族政治的需求,這種服裝的遺韻,到今天還留在已婚女性的正式禮裝「留袖」的重衿上。
鎌倉時代出現了適應那個時代的女裝「壺裝束?市女笠」,而室町時代因為一度恢復了與明朝的貿易,明代染織品以及匠人因而進入日本,「打掛」這種武家上流社會女性的華服在此時出現,內著重衿小袖,系細帯。外披打掛的室町女性,經常看大河劇的觀眾不會覺得陌生。這種時代服裝最終以日本婚禮禮裝的形式留傳到了今天。
|不同材質、織法,適應不同季節的和服衣料
|歌川廣重浮世繪中的女子和服,圖中女子和服外披打掛
到相當於明代萬曆年間的安土?桃山時代,和服中的「小袖」形制完成,成為今天我們所見和服的前身,到江戶時代的元祿時期(相當於清代康熙年間),寬度達30CM的丸帶出現,從那時起,日本女性期本就穿著今天我們所見「和服」形制差不多的服裝了,並且與中國同時代的服裝風格已經有了很大差異。
|歌川廣重浮世繪中的女子和服,街市中行走的女子服裝與今天日本和服已經沒有太大區別
近代日本男性以西裝為正裝,女性逐漸改穿套裙或其它服裝,但在節日、畢業典禮、婚禮、葬禮或是在慶祝兒童的「七五三」等重大場合之上,傳統和服依然是人們的首選之服。
除了服裝歷史,早野老師講到和服的穿著禮儀,反映了穿著之心與動的結合的和服,穿著時,不論是坐姿還是站姿,都需要經由完整的學習訓練,而成為內外在兼具的完美禮儀。而通過了解和服的穿著和禮儀,無論其「交領左衽」的形制,「系帶隱扣」的著裝方式,「負繩報方」的垂直背縫與衣領的方正,都演示著古典服制延展到現代生活中的可行,也可以讓我們從中一窺古典中國服飾禮儀的餘韻。
|展示腰帶的系法
|和服腰帶上有繪製的蝴蝶紋樣與作家書法的「夢」字。庄生曉夢迷蝴蝶。老師說,這次能來上海教課,實現了夢想。
|給這個蝴蝶結配了李賀的詩「東家蝴蝶西家飛,白騎少年今日歸。」
和服在日本被稱為「大事禮裝」,要在正式場合規規矩矩地穿著。服飾文化不是與電視劇引發的costume文化是有很大區隔的。真正有禮制意味的服裝,是要落實到現實的一針一線完成的。衣冠,依然在紛亂的世道中凌亂著。也並不是現在才出現的問題,明末,文震亨就有過最好的總結。《長物志?衣飾第八》言「衣冠制度,必與時宜。吾儕既不能披鶉帯索,又不當綴玉垂珠,要須夏葛、冬裘,被服嫻雅。居城市有儒者之風,入山林有隱逸之象。若徒染五采,飾文繢,與銅山金穴之子,侈靡鬥麗,亦豈詩人粲粲衣服之旨乎。至扵蟬冠、朱衣、方心、曲領、玉佩、朱履,之為漢服也;襆頭、大袍,之為隋服也;紗帽、圓領,之為唐服也;檐帽、襴衫、申衣、幅巾,之為宋服也;巾環、襈領、帽子、系腰,之為金元服也;方巾、團領,之為國朝服也;皆歴代之制,非所敢輕議也。"歷代服制有異,但漢家衣裳的最高境界,不外"夏葛、冬裘,被服嫻雅,居城市有儒者之風,入山林有隱逸之象。"合此所論材質、氣韻,首當其衝還得要裹在其中的人不象行屍,才撐得住吧。
一說到《長物志》,往往就會忍不住多說兩句,其實這些年裡,我並沒有能一次從頭到尾的讀完過它。但是,一旦對某些關於古典生活的精緻細節有所疑惑,就會拿出來,把手放在封面,認真的問出內心的疑惑,然後翻開,就能找到答案。和稍後的《陶庵夢憶》不同,張岱的書是翻開一頁內心就有催促你一定要讀完的,完全是用另一種方式為我們塑造了一段如同空中樓閣般的山河歲月,能與那種帶著生命體驗的文字的美相應的,是無論時代不存在功利之心的愛。《長物志》,一直是帶著敬佩之心翻開它的,它是當下投身古典生活美學實踐者的《營造法式》,努把力只能如此去形容它。但是,唯有在服飾這一環,他的文筆有了張岱披髮入山般的迷幻。是啊,現在的我們,又該穿著什麼樣的衣服,才能回到有儒者之風、隱逸之象的從前?
|照片中最右邊穿著和服披羽織的女性是早野老師的母親,最左邊穿著花和服的女孩是四十多年前的她自己。
早野泰子老師在開課前,告訴我們,她身上所穿的,和服,是她母親留給她的。
|早野老師教授穿著和服在茶室中落座的禮儀
這次受邀請前來,她不僅只想教會大家和服的歷史與穿著禮儀,更想把一種世代相傳的心意傳達過來。在所有為了文化傳承所經歷的課程中,可能和服的穿著是最難以解釋的,但是通過早野老師所帶來的這種心意的傳達,我覺得我找到了課程的意義。我們,在這個服裝已經成為快銷品的時代,那種可以把心意世代相傳下去的屬於我們文化的現在的服裝,真的能確立下來嗎?
供圖 / 黃玉潔
本文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及《三聯·節氣》所有
嚴禁網站、平台未經授權複製、抄襲或轉載,侵權必究
專註傳統文化
倡導生活美學
下載閱讀IPAD電子雜誌
請移步App Store或安卓商城
搜索「三聯生活節氣」
TAG:三聯生活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