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古人六句家風名言,中華文化的傳承!

古人六句家風名言,中華文化的傳承!

在我國古代,「人必有家,家必有訓」。作為家庭或家族內部父祖輩對子孫後代的垂誡、訓示,家訓成為儒家教育後輩的家庭教育讀物,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瑰寶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一、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

出自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勉學》,顏之推告誡家人說,家裡積攢再多的錢財,也比不上有一門好的技術技藝在身。

二、藏精於晦則明,養神於靜則安。

出自歐陽修《示子》中的名言。外表憨厚,內心精明,人生糊塗一點才是大智慧。家人間相處也要糊塗一點,世上事從不是非黑即白那樣分明。


三、人雖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恕己則昏。

出自《宋史·范純仁傳》。做人縱然非常愚笨,卻能夠自我批評,那麼這個人仍然是明智之人。做人縱然十分聰敏,卻過於放縱自己,那麼這個人仍然是不明智的。


四、行高人自重,不必其貌之高; 才高人自服,不必其言之高。

出自南宋袁採的《袁氏世范》,言行高尚的人懂得尊重和自重,不需要有很出色的美貌;德行高尚的人使人從內心敬服,不需要說很多虛榮大話。

五、且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

出自司馬談的《命子遷》,司馬談希望自己死後,司馬遷能繼承他的事業,更不要忘記撰寫史書,並認為這是「大孝」。大意是:何況啊?孝行開端在侍奉父母老人,發展到工作為君主,完成在樹立自身(道德修養),弘揚名譽到未來的時代,憑此凸現父母的成就,這才是孝行達成的大處。


六、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

出自《顏氏家訓·慕賢》,意思是:與好人在一起,好像進入擺滿芝蘭的屋子,日久天長,自己也變香了。與壞人在一起,好像進入盛放爛魚的市場,日久天長,自己也變臭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佛堂 的精彩文章:

心學第一奇書《傳習錄》中的經典名句,每讀一遍,醍醐灌頂!
《荀子》的八大至理名言,古人智慧,受用千年!

TAG:素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