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P2P監管正「憋大招」,備案延期18個月?

P2P監管正「憋大招」,備案延期18個月?

萬象更新始於春,對網貸行業來說,這一輪「更新」和等待似乎讓人備受煎熬。

近日,據多方信源,監管部門採用電話通知形式通知各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由於P2P整改驗收工作量大、難度大、進度滯後,將向後調整網貸備案最終期限,而最後期限還沒有確定。

合規之路要延期18個月?

去年12月,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各地P2P整治聯合工作辦公室下發《關於做好P2P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57號文)要求,各網貸平台應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備案登記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

接著在2018年4月初,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下發《關於加大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整治力度及開展驗收工作的通知》(29號文),又在網貸行業炸開了花。

這一連串的監管政策,都是在表明:要想備案成功,首先要合規!

但緊接著在4月中旬,各地金融辦收到電話通知,P2P網貸備案驗收細則被叫停,全國網貸備案結束時間或延期。

有接近監管人士透露,網貸專項整治驗收工作將延期18個月完成,一方面是驗收標準需要被更嚴格地執行,另一方面則是需要較長的周期對網貸平台整體抗風險能力進行全面測試和考驗。

據第三方平台數據,全國已經有20多個省市公布了網貸機構的備案細則,目前國內累計網貸平台數量共6081家,但在營業的僅存1883家,最後能通過備案的平台可能會更少。

如果驗收工作確定延期18個月,那麼網貸平台可真要上演絕地求生了。

但麻袋研究院認為: 網貸備案將延期18個月是無稽之談,但是,網貸備案延遲對於網貸行業來說不是壞事,而是好事。

首先,留下來整改的時間更多了,對於前期整改未完成的平台來說,又是一次機會,整改的時間更充足。其次,如果倉促備案,只會使得P2P行業良莠不齊,一些不合規的平台有可能僥倖過關,搞亂整個行業,延遲網貸備案政策可能最終是全國一盤棋的,避免部分平台利用各地監管不一,政策套利。最後,對於一些已經整改完成的平台,可以藉此機會實現彎道超車。

暫停是為了照顧大型平台,還是在憋大招?

監管在過去一年頻繁出台各類規範網貸行業的政策,一次比一次嚴格和細緻,此次又將備案時間延期,這不禁讓業內外人士紛紛猜測:或許監管還在「憋大招」?

廣州市政協委員、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方頌曾對媒體表示:之所以再度傳出備案延期,主要是不少平台尤其是大型平台包括上市系國資系平台未完成整改。在此情況下如果強行清退的話,會帶來新的金融風險,影響地區穩定,恐怕不是最佳的處理方式。

金評媒記者了解到,近日,深圳市註冊會計師協會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關於互聯網金融企業備案專項審計工作注意事項的通知》。通知提到了各會計師事務所的注意事項,尤其是各會計師事務所不應出具專項審計報告,應出具以「專項核查」或「專項檢查」字樣為報告標題並執行商定程序的報告。可見,監管部門對P2P平台的驗收謹慎、嚴格的態度。

有消息稱,對於現階段網貸平台的監管思路,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驗而不收(不斷讓機構補充資料,加大各種合規成本);二是實施不發牌照的穿透式日常監管(不急於發牌照,日常監管完全按管理辦法執行);三是不再提「雙降」,允許合規資產增量。

另外,據多家媒體報道,相關部門正在醞釀網貸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細則和網貸監管辦法修訂意見,總體思路較2016年頒布的《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有較大的調整,相對於開放的「備案制」,新的監管辦法更接近「牌照制」。

最終將出台什麼政策,目前還沒有確切消息。但無疑,一旦出台新的政策,大概率將更加嚴格地對網貸平台各方面的運作細節進行明確規範。

JP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區塊鏈「國家隊」入場 中鈔絡譜登記開放平台亮相
特朗普新經濟顧問高舉「美元為王」大旗!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