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修裕陵金絲楠木不夠怎麼辦?盜明朝陵寢修自己的陵墓
金絲楠,中國四大名木之首。古來便為皇家園林,宮殿,陵墓,木具所用。其木有香氣,木質細密,不易變形。其木材表面在陽光下有金絲浮現,伴有微香。《五雜俎》中有記載「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窮谷不知年歲,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故截以為棺,謂之沙板。佳板解之中有紋理,堅如鐵石。試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經數宿啟之,色不變也。」足見其名貴之處。
就這哥們兒,電視上天天跟紀大煙袋和大人臭貧那位。
清代將金絲楠定為皇家御用木材,非天家不可用(和大人是個例外),但是及至明末清初,金絲楠已經大量減少,成為極其稀缺的木材。從乾隆的太爺爺順治開始,清代的宮殿苑囿所用之金絲楠,相當部分是拆除的明朝的宮殿等所得的舊木材(循環利用,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性)
故事是發生在愛新覺羅.弘曆的皇陵—裕陵。乾隆八年(1743)乾隆的陵寢裕陵開工,乾隆十七年(1752)交鑰匙,嘉慶四年(1799)乾隆皇帝喬遷新居。
裕陵在建造過程中,由於要使用大量的金絲楠木,於是乾隆將小眼(他是真的小眼)盯上了明朝的囤貨,奈何大明宮殿台閣已經基本被他上三輩禍禍光了,然而這並難不倒能寫出「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這種傳世絕句的千古一帝乾隆爺。
腦迴路清奇的他將目光又轉向了當時金絲楠最多的地方,明十三陵。
《清史稿·高宗本紀(五)》里記載,「五十年,三月壬子,上幸盤山。甲寅,上詣明長陵奠酒。」
乾隆五十年(1785)乾隆御駕至十三陵之一的長陵,祭拜明成祖朱棣。這位爺這麼好興緻?顯然不是,哥們兒祭拜的時候小眼一直盯著恩殿里的金絲楠。
但是你拆他舊宮還說得過去,扒人墳,怎麼也不像話。於是乎集思廣益,招來工部戶部和幾位軍機大臣吃著火鍋唱著歌商量怎麼名正言順的給人墳掘了....精神病人思維廣,還真有人想出來了。於是有大臣上書乾隆,說可借口十三陵過於破舊,由國庫掏銀子進行修繕,一來可以此事示告天下陛下體仁海量,二來這時中間偷摸弄點兒,乾隆龍顏大悅,就這麼辦,即刻動工!
三年後,修繕完成「三月癸酉,上回蹕。丙子,以重修明陵成,上臨閱,申禁樵採。」
然而,這明陵是越修越小,尤以長陵定陵為甚,這裕陵是越蓋越大,其中不言而喻。
※乾隆64歲才生出了她,乾隆:如果她是男人,必當皇帝,可惜了!
※乾隆盛世不過是徒有虛名,嘉慶皇帝也是被乾隆所拖累,原因很簡單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