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結構化思維的刻意練習工具

結構化思維的刻意練習工具

話說,我們為什麼要寫作呢?

我已經不止聽到一個人說過,因為寫作,治癒了自己的焦慮、迷茫。

如果一個想法只是存在於你的腦中,你會翻來覆去地去想它,甚至會沉迷在其中,無法自拔。

但當你把想法寫出來的時候,你不可能翻來覆去說同一點,會膩。那你只能開始寫別的。當你開始寫別的,你的能量就流動起來了,你關注到了別的事物,你找到了別的可能。

所以,寫作的其中一個功能就是:讓我們的想法可視化、思維可視化。寫了,才發現自己是怎麼想的,想了什麼,接下來可以想什麼。

所以說,文字可以幫助我們看到自己的思維過程。

但是單純寫作的時候,文字之間是沒有邏輯線關聯的,這個時候就算你思維放飛了,你也可能不知道。如果讀者自身的邏輯思維也不強,他們也感受不到。

這個時候,如果用思維導圖,就可以幫助我們看到自己的思維結構。

1、看到你的思維結構

如何看到呢?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介紹了9種思維導圖,mind map和thinking maps。

其中8種thinking maps是對應8種固定的思維邏輯的,定義、描述、對比、分類、流程、因果、包含、類比。這8種圖可以很好地幫我們看到這8種邏輯是怎麼進行的。

只要你按照這個模型來填空,就能看到你的思維結構了。

而mind map是發散性導圖,它更加的自由。如果自己的邏輯思維一般的話,也很容易放飛,但是只要你有模型,你就可以用好它。

若你的思維是有結構的,無論是金字塔結構、黃金思維結構、PDCA結構等,都能一目了然地看得出來。

若你的思維沒有結構,你的思維導圖就是一系列的主題,沒有歸納也沒有演繹,是一個主題下面的零散枝丫。

通過思維導圖呈現出來的,就是你的思維結構了。

那麼看到思維結構有什麼用呢?

如果文章在輸出之前先用導圖梳理一遍思路和素材,基本上你的邏輯也就飛不到哪裡去了。其實這也就是以前我們寫作文時常說的:列提綱。

看到了,就能打磨了。兩個工具都是幫助我們看到自己的元認知能力。

2、如何畫好的思維導圖

thinking maps是固定的模型,用在親子互動和學校教育上較好,直接手繪就好了。

mind map的呈現一般有兩種,

上圖這樣的特點是:一個中心,3-5個分支,關鍵詞,多顏色。

但是我們自己看了一篇文章後做導圖筆記,一般會做成這樣:

這是我做的一個導圖,和前面的導圖相比,很明顯能看出來不同。

第一、分支多。

第二、文字量大。

第三、顏色少。

這種導圖我經常做,閱讀時經過這麼一個輕加工的步驟,能幫助我理解和記憶內容。

我所在的一個思維導圖群,也經常見到這樣的讀書筆記類的思維導圖,如果不放在電腦上看,或者在手機上使勁拉,是看不全面的,因為文字量很大。

見多了,我就很想吐槽。

如果只是自己用來輔助思路的話,做了就做了,為什麼要發出來呢?

如果是為了分享和傳播的話,這種圖一點也沒有照顧到看圖者的需要啊。

於是我發起了一次自我對話:作為一個讀者,我為什麼不喜歡這種導圖:

為什麼我不喜歡看她們的導圖?

——因為她們的導圖文字太多了!字太小了!

如果字不多會有什麼影響?

——看不懂,因為是新知。

那如果必須要有這些文字的鋪墊,才能理解,導圖是否是合適的工具?

——不是,看著這些文字,我的想法是:既然是得到專欄的內容,我去聽音頻不就好了?還能調播放倍數。原文章的講解更容易理解、更好懂。

那,導圖在這裡可以發揮什麼價值?就是我為什麼還要用導圖這個工具?

——導圖可以用作自己思路的梳理,用作複習。

就這樣一路追溯到一個問題:什麼是好的導圖?


按照自己的理解,我總結了輸入端的思維導圖三層級:

第一層級::線性文字→結構化,文字量大

第一層級導圖的梳理,是為了自己的理解,這個時候內容量會很大,因為解釋性的語句很多。這類導圖相當於是把文章由線性結構換成樹狀結構,不同閱讀偏好的人的不同選擇而已。

古典說過,文字是線狀的,裝進腦子裡是樹狀的,整合進自己的知識體系時,是網狀的。萬物皆結構。

第一步是很重要的一個層級,我的很多使用場景也是這一步,在寫文章做梳理的時候,也是這一步。

不以傳播為目的,思路的輕加工,為了便於自己理解,沒有進一步加工的需求,夠用就好。

第二層級:思路重構、關鍵詞提取、觀點提煉

第二層級導圖的梳理,是思路重構、關鍵詞提取、重點觀點提煉,帶上個人理解的色彩了。這個時候的導圖就已經簡潔很多了,因為不需要太多解釋性的文字,就能理解關鍵詞的意思了。這類導圖易看、易記憶、便於共讀過文章的人交流。

如果是手繪導圖,一般直接就能到這個層級,因為手繪導圖寫太多字手會累啊,不能複製粘貼所以必然會提取關鍵詞啊,空間大可以自由繪製,必然會帶上個人色彩啊。

如果不用來傳播的話,是不用在意美醜的,萬維鋼之前分享過他的手繪導圖,就表達過這樣的意思。

只要把關鍵詞和邏輯線畫出來就好了,因為線條就是邏輯的顯化,時髦一點的說法是:視覺化。

得到上的每天聽本書文稿里的導圖,就是這一層級,也是我特別喜歡的呈現方式,便於傳播、理解、記憶,屏讀也很順暢,剛剛好。

我做屏讀導圖也是在鍛煉這一層級的能力——刪繁就簡、提取重點。

第三層級:主題間融會貫通,形成體系

如果還有第三層級導圖的梳理,那就是把相關的導圖內容融會貫通後,在更高的抽象層面上表徵知識,圍繞高層次概念來組織知識了。也就是說,從樹狀結構轉到網狀結構了。這個層面因為抽象化更高了,知識的應用場景之間也更容易遷移了。

我現在做的財富專欄系列的導圖,是在第二層級。

待整個系列完成後,融合我在其他渠道吸收的大腦操作系統知識,我會去做第三層級的梳理。它的重要性,值得我去投入這個時間和注意力。

這是我目前能看到的一個前進的方向。

所以,想想你的導圖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做的。再來選擇對應層次的加工深度,夠用就好。這些,都可以是輸入端的好導圖。

那麼,在輸出端的好導圖是怎樣的呢?


具體一點,假如我們要用思維導圖來協助輸出一篇文章的話,又要怎麼做呢?

寫作有三個步驟:輸入-處理-輸出。其中[處理]是個黑箱子,處理的兩個要點一是邏輯,二是價值。那麼,思維導圖的作用在這裡就是:幫助我們看到邏輯,理順邏輯。

像這篇文章的邏輯,用思維導圖來呈現,是這樣子的:

我還用過魚骨圖、水平時間軸的方式來梳理:

方法論的最小模型,其實就是套路。當你有了自己的寫作套路,每一次都可以從這個套路出發來組織你的素材和文字,就不怕自己的思路太放飛了。

除了文章的整體框架之外,每一段落的銜接,依舊是有邏輯結構的,這個時候,8大thinking maps的模型,也可以幫助你。

限於篇幅,如何用思維導圖來協助你寫出一篇邏輯清晰的文章,我會在下篇文章中寫。

文章的邏輯線是暗線,而導圖裡的邏輯線是明線,所以,這個工具一定能夠幫到你。

3、為什麼我做屏讀導圖

我目前在做的【重讀李笑來財富專欄系列導圖】的呈現是這樣子的:

這是在輸入端。

其實我一開始的打算,只是想用思維導圖來做出一個自己的產品,沒想到收穫了意外之喜,在作圖的過程中,倒逼了我的結構力、刪繁就簡表達力。

一本書的重要內容只佔整本書的20%,這20%中最重要的僅有4%。也就是說,如果是200頁的書,其中只有8頁是最核心的。因此這8頁內容就變得十分關鍵。而其餘的部分完全可以不讀,忘了也罷。

——《實用性閱讀指南》

根據二八原則,一篇文章中的精華內容只佔20%。

我一開始只是知道,但是沒有感知到,就是沒有體會到。

結果我做屏讀導圖時,為了在一個屏幕內能看清文字,又不犧牲邏輯線,我必須精簡內容,真的把文字量減少到20%以內。這時,我不止對二八原則認知更深,還有了額外收穫:對內容理解更深、記憶更牢靠。

我的屏讀導圖目前也只是在輸入端的第二層級中打磨。

鑒於這個過程中收穫頗大,我甚至打算,任何值得我重讀的好內容,都用屏讀導圖的方式來加工一遍,例如《窮查理寶典》、《產品思維》、《原則》等。這個時間和注意力,真的值得。

我的屏讀導圖的製作技巧在上一篇文章中寫過了,這裡分享一下我的製作流程:

工具:手機和電腦端幕布、電腦端xmind。

主結構:黃金思維圈。

概念即標題:一句話介紹,這是一個思維錨點。

存在意義:從問答標題入手思考,這個問題可以帶出什麼答案和下一個問題,作為2和3分支的備選。

主體:看文章,回答問題。把論據羅列在一起,把觸動我的語句摘錄出來。直到完成整周6篇的內容摘錄,轉戰到電腦版幕布。重構、刪繁就簡。

次結構:按照金字塔結構(結論——理由——事實)梳理論據內容,包括:概念、模型、觀點、佐證觀點的事實、類比內容。

總結:

思維導圖,看到你思維結構,刻意練習你的結構思維力。

根據個人需要,可以選擇不同層級的加工深度來做思維導圖,夠用就好。

如果只是自己梳理思路,那麼不用在意美醜,有用就行。

如果要傳播,請照顧一下讀者的感受,調整一下字體大小和頁面布局。

用思維導圖來協助輸出時,重要的是自己有一個結構。可以從輸入的時候,琢磨他人的結構來入手。模仿也是一種學習方式,還是性價比很高的學習方式。

下一篇,我會就如何用思維導圖來協助寫作輸出來談談自己的看法,歡迎關注。

希望和你交流更多用好思維導圖的理念和方法,歡迎留言或加微信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司徒春柳 的精彩文章:

TAG:司徒春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