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閉症 真的是由於父母教育不當造成的嗎?

自閉症 真的是由於父母教育不當造成的嗎?

很多電影中都有這樣的角色:主角沉默寡言,討厭與人接觸,但智商過人。《自閉歷程》、《瑪麗和馬克思》、《心靈捕手》、《馬拉松》、《雨人》、《我的名字叫可汗》、《海洋天堂》等,都是以他們為主角的。讓我一起走進自閉症,以及修正我們對自閉症的一些錯誤認識。

自閉症(autism),又稱為孤獨症或孤獨性障礙(autistic disorder)等,根據美國精神病學會在2000年發行的《精神疾病的診斷和統計手冊》修訂版,這種病有三大類十二條常見表現,主要有:社會交往有質的損害、交流能力有質的損害、行為興趣或活動方面呈現重複的或刻板的格式等,而且排除痴呆、癲癇、身體發育不全等其他疾病的影響。

這種病的下屬分類有很多,如兒童自閉症、典型自閉症、阿斯伯格綜合征等。20世紀80年代以前,自閉症普遍被認為屬不治之症。但是現在,很多自閉症都可以通過心理治療而改善。另外,自閉症分類中還有自閉症邊緣、自閉症疑似等概念。主要癥狀表現為空虛、人際緊張、自我認知失調、為避免「被人拋棄」而出現的工作狂等。這麼看來,我們身邊很多人都遊走在「自閉症」的邊緣呢。

自閉症的起因很複雜,有可能起源於基因,有可能來源於孕期的意外,而和後天的父母養育方式沒有關係。根據染色體的相關研究,22q13、2q37、18q等染色體的異常,很可能引發先天性自閉症。隨著基因技術的發展,每年人們都會發現新的與自閉症相關的基因。可是很多自閉症患者的父母並不是自閉症患者,因此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遺傳型自閉症是一種靠環境因子誘發的多基因遺傳病。

還有可能因為父母對兒童教育方法不當或因父母個性中有一種特殊形式的遺傳,或二者兼有。患兒的父母文化水平大多較高,父母性格較內向,對子女冷淡和固執,家庭缺少溫暖。與父母親教養方式無關,而所謂一部分孤獨症父母表現的冷漠和教養形式化其實表明父母可能存在輕型的類似障礙。

防治兒童孤獨症要採取綜合性措施,要讓孩子多參加各種鍛煉,多參與集體活動。切勿讓孩子長期過「封閉式」的生活,以免形成孤僻性格而殃及孩子終生。一旦發現孩子出現類似兒童孤獨症的表現,應及時請教醫生,妥善施治,並進行有關誘導訓練。

對於孩子的疾病越早發現,越早對其進行治療,效果就會越好。因為這些孩子若沒有及時地接受特殊的教育訓練,他們將成為終身殘障。若他們能得到合理的教育和訓練,絕大部分兒童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一部分孩子可能基本具備自主生活、學習和工作的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龍江華慈醫院 的精彩文章:

患者植物神經紊亂症預防方法你了解嗎
什麼是神經官能症?跟我們有關係?

TAG:黑龍江華慈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