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婆婆非要和我們一起去度蜜月,我決定離婚」
孤獨
無法長大
趙雷
00:00/05:26
作者╳林宛央來源公號╳宛央女子
配圖╳購買自攝圖網,版權歸其所有
____
昨天在網上瀏覽新聞,看到一個這樣的事情:
新婚夫婦去國外度蜜月,婆婆以小兩口都愛丟三落四為由,堅持要跟著一起去。
度蜜月的過程中,婆婆又各種指指點點女方的生活習慣、消費方式,而男方又一味地維護自己的媽媽,開口閉口就是「我媽說」。
最後蜜月沒過完,女方就提前結束了旅行,並且提出了離婚。
理由是:男方媽寶男。
事情發酵到網路以後,引起了很大的討論,當然,最多的聲音是在指責男方,說他不懂站在老婆的角度考慮,所以這樣的人千萬別嫁,嫁過去也是一輩子被人當外人看,當保姆使,因為人家媽媽、兒子一條心,能把你擠兌死。
可能是因為太多女性在婚姻中都或多或少經歷過婆媳矛盾吧,所以這些新聞往往就很容易引起共鳴,到最後大家往往已經剝離了事情的本質,變成情緒化的發泄。
所以,有時候我更願意在心情平靜的時候來重新看待這種事件。我覺得那麼多聲音里,有一個網友說的話最讓我感慨:「我媽說」是比「我們不合適」更讓人噁心的一句話。
我認同這個觀念。
因為「我媽說」這短短三個字里,能看到的並不是孝順,更多的是男方的「不獨立」和父母的「越界」。
大家都在說婆媳關係最難處。那麼到底難在什麼地方?我覺得是界限感。
或者用蔣勛《孤獨六講》里的話來講,叫作「孤獨感」。
在這本書里,蔣勛還說了另一句話:在傳統的親子教養里,沒有孤獨感的立足之地。
就像這個新聞事件里,這個婆婆的做法,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會覺得,跟著人家小夫妻去度蜜月也太不方便了吧,不方便的原因在於:這原本是兩個人的空間,多了一個人那就形成了打擾。
但這個婆婆自己卻不覺得那是打擾,很多父母在干涉自己兒女隱私時都會甩出一句:你是我生的,你什麼樣子我沒見過,有什麼不方便的。
父母那一代,以及比他們更早時代的人,是接受著群體文化長大的人,在他們的概念里,子女的隱私、個性,是最無足輕重的事情,他們更看重的是對群體的妥協,是家庭綱常關係的建立。
個人感受如果和這種關係的建立正面相撞,那麼個人感受是一定要讓步的。
可是年輕的一代,接受的卻是個性文化,我們更在乎的是尊重隱私,尊重個人感受。
這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夫妻堅持不與父母同住的原因。
我這兩天和朋友聊天,她說她一定不能和父母在一起住,比如她喜歡東西隨便亂扔,不覺得那有什麼不好,不管她的房間多亂,但那讓她覺得舒服。
但父母就非要干涉她的日常生活。
父母身上也有很多她看不慣的生活方式,但她就不會去試圖改變父母,於是他和父母交涉:「我們可不可以各自獨立,彼此自由,誰也不要干涉誰的生活習慣。」
結果她爸爸說:「我是你老子,管你那是天經地義。」
我另外一個朋友呢,以前是主動選擇和父母一起住的,住了一年後,實在受不了,另外買了房子搬出來住。
不是因為他父母不愛他,恰恰相反,是太愛。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特別是在大城市生活的人,我相信感覺會更明顯。
在外奔波忙碌一天之後,其實你會特別渴望獨處有那麼一刻,你只想和自己待一會兒,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說。這就是很多人喜歡熬夜的原因,因為只有那些夜深人靜的時光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其他的時候都太喧囂。
但很多父母不理解我們的這種孤獨。
所以我這個朋友一回家,就需要時時刻刻應對他父母的各種關心。
「你是不是不開心啊」
「你是不是身體不舒服啊」。
「兒子,你吃點什麼啊。」
有一次,他待在自己屋裡很長時間沒說話,她媽媽急得不得了,門都不敲,直接推開了他的門。
那一次之後,他決定自己住,因為父母的界限感真的太差了。
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太多了,中國式家庭關係往往到最後越變越差,真就是對於「界限感」一詞的認知太淺了。
我覺得兩代人大部分之間的矛盾真的就是屬於「我不希望你管我」和「我忍不住要管你」。包括婆媳矛盾。
我見過非常多的婆媳矛盾都是婆婆忍不住介入夫妻兩個人之間的生活。
比如夫妻之間拌嘴,本來誰都沒當回事,但父母一旦摻和進來,事情就變得大了。
比如很多人吐槽的老婆讓老公幹家務活,本來這就是兩個人之間的事,但非常多婆婆喜歡把自己攪進這件事情來。
我有很多已婚育女性朋友和我說:「家庭矛盾最多的時候是生完孩子的第一年。」
很正常,因為這個時候,是家庭成員彼此交流最多的時候,也是彼此最容易失去界限感的時候。誰都想在教育下一代上,發表點意見。
但我始終覺得不管是什麼家庭關係,最重要還是要講究「人性」。
這裡所謂的「人性」,就是懂得尊重個人的本性和意願。
不管是父母子女關係還是夫妻關係,拋卻了社會給予我們的「父」「母」「子」「女」「夫」「妻」的身份,追根溯源,我們仍然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人,那麼我們就一定需要獨立的空間。
空間,是人最基礎的生活成本。
如果所有的相處,在不違背道德的原則下,都能為「個體的人」讓出一點點自由,我覺得很多矛盾根本就不會存在。
「我媽說」比「我們不合適」更噁心的原因就在於,前者毫無自我,他放棄了自己獨立生活的成本,並企圖連其他人的也一併剝奪。
個人,永遠是所有社會關係里最重要的存在。
中國式親子關係往往容易造成兩種非常不好的結果:第一,子女不獨立,第二,父母本身不獨立。
而且這種不好的結果會進入下一個循環。所以如果想改變這種越相處越累的兩代關係,那麼,一定要從最開始就學會尊重個體。
真正的愛不是管,而是我願意給你空間。
如果沒有獨立的個人,那麼不管是什麼關係,最終的結局也只有崩塌。
你讀過的書,藏著你的氣質。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和大家來個關於讀書的互動:你是哪一種氣質的讀書人?掃碼測一測,看你是否和宛央一樣。
TAG:林宛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