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祖宗十八代」?
中國歷代帝王凡是能稱之為高祖的,必有開創之功,比如漢高祖劉邦、唐高祖李淵、宋高祖劉寄奴.......但無論是高祖、太祖、高宗、太宗,這些現代人常對古代帝皇的稱謂,則是來源於他們的廟號。
廟號是什麼呢?
古時候,人們有很深的宗族觀念,家族越大,宗族觀念就越深。例如皇帝在去世之後,祭祀是最重要的儀式,但後代在祭祀供奉的時候自然不能直呼其名,所以要取一個廟號。
「你且不要走動,我去買橘子」這句選自朱自清《背影》的話火了,「買橘子」就成了「爸爸」的潛意詞,有網友評論:沒點文化都接不住你的梗。
在中國宗族系統中,對於先輩的稱呼一直都有著規範並具有深意的要求。從我們日常使用的一個詞中就能看出端倪——「祖宗十八代」。
這個詞並不是單純地指先輩十八代,而是說,以自己為中心的「上下九輩」稱謂共計十八個。中國人對於「九」這個數字很重視,能否確定上九輩也成為了是否可以稱之為一個宗族的基本條件。
這一體系的確定相對於宗族發展程度而言還是較為滯後的,根據歷史考究,廟號最早出現在商朝,具體運用是在漢朝,而有自己統一規範的命名則是在宋朝以後。這種滯後具體表現在古代皇帝的廟號上,並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混亂。
我們在前文中提到的「漢高祖」劉邦,並不是後人的追封,而是在位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稱呼為「高皇帝」,而自元代開始,開國皇帝都稱之為「太祖」,明太祖,元太祖,清太祖......
鼻祖(始祖):九世祖
遠祖:八世祖
太祖:七世祖
烈祖:六世祖
天祖:五世祖
高祖:四世祖
曾祖:三世祖
祖父(爺爺):簡稱「祖」,二世祖
父親(爸爸):簡稱「父」,一世祖
自己(「自己」是上九代與下九代的分水嶺,不包含在「祖宗十八代」之內)
兒子:簡稱「子」,一世孫
孫子:簡稱「孫」,二世孫
曾孫(重孫):三世孫
玄孫(元孫):四世孫
來孫:五世孫
晜孫:六世孫
仍孫:七世孫
雲孫:八世孫
耳孫:九世孫
爹爹則常用於北方。
阿爺則來自沿海地帶。
父親主要用於書面語言。
老漢兒,則是西南地區對於父親最常用的口頭稱呼。
爸爸一詞很多人認為是外國的舶來品,其實不是,這個詞最早在魏明帝時期就已經開始使用了,主要做口語。
僅僅是父親一輩就有這樣的稱呼,而再往上數去,這樣的稱謂變化尤為明顯。諸如祖父,在日常用語中我們很少使用,而爺爺作為口語就更為常見,與之相匹配還有太爺,阿公,爹爹(dia dia 陰平)……
※為何蘇武能堅持下來,李陵堅持不下來,皆因他缺少一樣東西?
※新帝必須有,「立長」或「立幼」,這對婆媳互相看不慣對方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