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思無惑而不言

思無惑而不言

思無惑而不言

文/染香

智慧,光明,乾淨,純粹

止語並非只是語言的止息,而是內心的平和、清凈,是身心輕安的相貌。

茶話會上有位女居士這樣說:雖然對他充滿怨恨,但我還是憋著不說。她認為這樣的止語很成功。

僅是憋著不說,心中的嗔恨得不到實質的化解,處於壓抑、不平、怨恨的心理狀態,如果長期得不到排解,負面情緒會積累成為毒素,危害身心,總有一天,積鬱會從身體某個地方爆發出來,這就是疾病,同時也會給生活埋下不和諧因子,人是群體動物,離不開與他人共處,人與人、與社會,需要構築一個相對和諧平衡的外圍環境,這就需要及時調整心態,從內在解決問題。使自己平和地生活在人群中。

我們可以把止語分為三個層次來說:他律階段、自律階段、身語意合一即三業清凈階段。出於對戒律的敬畏,因害怕犯戒受到相應的果報不得不忍氣吞聲,是被動的、消極的止語,屬於他律階段,這樣的止語一旦遇到雜染的因緣,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止語防線很快就會潰敗。

●●

自律階段:具備一定文化素養的人,由於長期熏修各種善法,有一定的道德水準和自我約束力,懂得隱忍、寬容,遇到誤解和無故中傷,儘管心裡不舒服,為顧全大局也不願意去據理力爭,容忍而不去責難對方,這是一種大度包容的君子情懷。唯識學說,阿賴耶識儲存了業的種子,由於菩薩持戒、忍辱、慈悲等善業的長期修持,功德福報增加了,產生了正念力,因而沒有使業種子成為現行,避免了後續的業果。這樣做對外界的壞影響會減少,顧全了大局,使事情沒有繼續惡化。但是,如果深入分析,你會發現,其實這是把那些謾罵誹謗帶來的傷害積存心裡了,矛盾沒有得到徹底化解,是被暫時隱藏了。

佛教認為,最高境界的止語,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就是思無惑而不言。

言由名相而來。「以言顯義,得義言絕,義既是空,空既是道,道既是絕言,故謂言語道斷」。語言,僅作為人類的一種表達工具,而非認知工具,因為語言可以達意,卻不能盡意。真理實相就在那不增不減,不是爭吵而來的。《楞嚴經》言:「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相信你的人不說也信,不信你的人,過多無謂的爭辯反而加深誤會。再者,為爭而爭的時候往往過於情緒化,傷害別人同時又在二次傷害自己。所以語言有時候是乏力的。在這方面相信每個人都有體會,與一些朋友相處很輕鬆,即便遇到事情,什麼都不必說,自有一份理解和包容。而另一些人,你精心維護之間的關係,卻總在不經意中頻遭對方誤會,你一再解釋、口乾舌燥也難以令對方明白你的善意。可見,在實相面前,語言並非能夠盡道其意。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云:「安忍說二種,謂有相無相,有相忍有著,智者不稱譽;修忍依三行,依蘊界處等,是名有漏忍,非摩訶薩相。為滅四顛倒,修無染著忍,寂靜三行等,此忍可稱譽;能寂靜諸行,離一切分別,心平等如空,此忍可稱譽;諸法同一趣,空無相寂滅,心無所住著,此忍成大利。」

這就說明,佛教的安忍,是更高層面的,它是指內心寂靜一如,清凈平等。心平則能氣和,氣和則不見拂逆之事、拂逆之人。這就是離相清凈。一個人超越了對事相表層的粗淺認知,能透視到萬法的本質,自會有一種淡泊、平常。以平常心看事物,一切平常,耳順,眼順,無有閑言碎語可說了。

安詳集

空·

染香文字

空·

妙蓮華

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詳集 的精彩文章:

TAG:安詳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