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歲教授」:讀書人是世間幸福人
謝冕教授86歲高齡,依然精神矍鑠,思維敏捷。小編去他位於京郊的家中採訪那天,他正在編著一本書,厚厚的稿紙堆在書桌上,採訪過程中,他幾次催促我們快點,拍照快點,提問快點——因為他還有那麼多工作要做,他需要爭分奪秒,向上天搶時間。
說實話,再沒有比這更勵志的了。
謝教授不喜歡唱老歌,不喜歡說舊事,也不喜歡絮絮叨叨。他喜愛「二十歲教授」的稱呼,欣賞「老頑童」的謔稱,但他不是淺薄的樂觀主義者,因為他對世間的苦難早已洞徹於心。
一生都是「詩歌的義工」
作者|舒晉瑜
因為我有信仰、有勇氣
小時候,謝冕家裡很窮。學生假期都要郊遊。他交不起錢,衣服很破,也沒有路費,又不能和家裡說,就借口生病不去。他在家裡讀白居易的詩,藉此忘記外面的痛苦。所以,在謝冕的回憶里,
詩歌給他最初的安慰就是這樣,可以使自己在痛苦的時候很富有。
「我在學校成績平平,數理化都不好,就是偏向文學,作文經常得到表揚,喜歡寫詩,學何其芳、林庚、徐志摩、戴望舒,和同學們你寫一句我寫一句唱和詩歌。功課沒學太好,詩歌的愛好與日俱增,1948年底就開始發表作品。」謝冕喜歡詩,曾夢想過做詩人。然而命運卻把他帶向了另一條道路。
當時,謝冕所在的學校學費,是要求交百十斤大米。他的學費靠兩個人,一個是小學老師李兆雄,他哥哥是三一學校的校董,在他的幫助下謝冕可以被減免三分之一的大米;一個是姐姐,變賣嫁妝和首飾資助謝冕。他讀完高一,再開學,就快到十八歲了。
那年暑假,福州解放,部隊進來了。8月的福州非常熱,又是雨季,可是這些士兵攜帶著自己全部的行囊和武器,也攜帶著泥濘和汗水,甚至還有血跡,就這樣和衣睡在大街上。謝冕被感動了,先前所知道的光明也好,理想也好,希望也好,都是抽象的,都不及他在福州街頭目睹的這一幕。他跟著學校帶著水慰問部隊。後來部隊到學校動員,希望知識分子能加入進來,謝冕沒有徵求父母意見,下定決心從軍。
在部隊的六年,行軍、訓練、守備、修工事、備戰,都是生死攸關的,謝冕曾經害怕過,但是沒有退縮。他暗下決心,無論如何不能違背初衷,一定要堅持下來。「我在軍隊的最高級別是副排級。現在看副排級不算什麼,但在連隊是很大的官,讓很多連隊幹部戰士看了眼紅。一些參加過上海戰役、淮海戰役的戰士連班長都沒能當上。」謝冕在部隊的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基層連隊,而且都在海島駐防。他的很多知識分子的習慣,在這段時間都改掉了。
在前行的軍隊中,中間是汽車,左右是步行的士兵。其中就有十七歲的中學生謝冕。在1949年9月16日的《星閩日報》上,他以謝魚梁為筆名,發表《我走進了革命的行列》:「我並不孤獨,因為,我和人民生活在一起。我也不會失望,因為,我有信仰!我有勇氣,所以我能夠毅然地向前走去。」
謝冕的軍隊生涯並不長,在正式實行軍銜制之前,他奉命複員。
從詩歌愛好者成為研究者
在等待民政局分配工作的時候,謝冕複習了高中的全部功課。他向著名評論家張炯借了高中的課本,前後只學了三四個月時間,7月高考之後上了北大。三個志願中,謝冕的第一志願是北大,第二志願是北大,第三志願還是北大。
北京大學,帶給謝冕的是民族憂患的心理遺傳和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使命感。從蔡元培到馬寅初,其間有著一長串閃光的名字。謝冕為能置身他們生活的環境和氛圍而慶幸。
在北大中文系,謝冕參加了北大詩社,後來編《紅樓》,是詩歌組組長。大三時,他和孫紹振等一起寫作《中國新詩發展概況》,這是謝冕從魯莽幼稚的詩歌愛好者轉變成一個研究者的重要轉折。
「當時從北大圖書館拉了一麵包車的書集中閱讀,我們通過閱讀這些原始材料,為寫作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基礎,也培養了閱讀興趣。在這之前,不僅是我自己對新詩的認識是局部的、碎片化的,就是學術界也沒有一部新詩的歷史。我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大量史料的閱讀,從整體上進行一次歷史的梳理。」謝冕說,不論經歷多大的挫折,他都不曾放棄文學和詩歌。
「它已經與我的生命融為一體,它是我的信仰。」真正屬於謝冕的青春是從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的。儘管這時他已人到中年,還是真切地感到了頭頂那一輪嶄新太陽的明亮。
主張多元的文學寫作
1980年5月7日,謝冕在《光明日報》發表《在新的崛起面前》,在詩歌界引起很大反響。他說,自己看了年輕人的詩歌,滿心歡喜,知道這是詩歌的希望。
詩歌的泰斗人物,包括艾青、臧克家、綠原對此都反對,但謝冕是按自己的感覺說話,認為應該寫這樣的文章。這也和北大有關,本來講究學術的獨立,不受任何影響。朦朧詩從地下發展到表面,很多人認為是古怪詩。
謝冕也是不贊成詩不讓人懂的,但他主張應當允許有一部分詩讓人看不太懂。世界是多樣的,藝術世界更是複雜的。即使是不好的藝術,也應當允許探索。
風潮過去後,大家都說朦朧詩是好的,而且朦朧詩推動了我們現在詩歌的發展,改變了原來詩歌的格局。
一直以來,謝冕都認為,
文學的愛好與寫作是多元的,應尊重各種寫作、各種流派、各種主義,只要是對文學做出了貢獻的,都應尊重,不應固守一隅。
另外,文學工作者應尊重作家和詩人表達自己的願望和感情,選擇寫作方式。
這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北大教育者,他始終秉承學術自由、思想獨立。「我尊重每一個作家的自由創作,不因為我個人喜歡什麼或不喜歡什麼影響判斷。我主張寬容。」謝冕說。
一生都是「詩歌的義工」
作為北京大學知名教授,謝冕講課肯下功夫備課是頗有口碑的。「很多人不知道老師有多苦。和古代漢語不同,教當代文學,為了講一堂課,看材料,寫稿子,單備課內容就是一萬多字。」
詩歌評論也是謝冕一直堅持在做的事。他精力比較好的時候,一年寫一篇綜合的評論。「我一路跟蹤,和新詩創作保持親密的接觸和聯繫,不離不棄,在詩歌現場隨時進行歸納和總結,用了很多力量。我是詩歌的義工。在一路跟蹤的同時,對年輕的詩人詩歌推薦、評論,有的沒太多意義,但耗費了不少精力。」謝冕說,一個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傑出的人例外,比如王國維和聞一多。他們做的學問太大了,王國維從甲骨文一路研究下來。聞一多從《詩經》《楚辭》《莊子》到圖章、畫畫都很精通,太了不起了。一般的人只能做一件事。「我一輩子只做文學,文學只做了詩歌,詩歌只做了新詩,新詩只做當代詩。我的才華可能在別的方面,我對園林、對服裝、對飲食等都有興趣。幾十年過去了,我只做了一件事。」
點擊收看:文學對於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謝冕教授的一生得益於讀書,他也大力提倡《青年文摘》的讀者朋友們偶爾放下手機,多讀幾本好書。因為——
讀書人是世間幸福人,他除了擁有現實的世界之外,還擁有另一個更為浩瀚也更為豐富的世界。
現實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後一個世界卻為讀書人所獨有。由此我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閱讀的人是多麼的不幸,它們的喪失是不可補償的。世間有諸多的不平等,財富的不平等,權力的不平等,而閱讀能力的擁有或喪失卻體現為精神的不平等。
一個人的一生,只能經歷自己擁有的那一份欣悅,那一份苦難,也許再加上他親自感知的那一些關於自身以外的經歷和經驗。然而,人們通過閱讀,卻能進入不同時空的諸多他人的世界。這樣,具有閱讀能力的人,無形間獲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無限可能性。閱讀不僅使他認識了草木蟲魚之名,而且可以上溯遠古下及未來,飽覽存在的與非存在的奇風異俗。
一個讀書人,是一個有機會擁有超乎個人生命體驗的幸運人。
謝冕
青年文摘「隨銳杯」作文&朗讀大賽特邀評委。
北京大學教授,知名學者。中華詩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作家協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著有《文學的綠色革命》《中國現代詩人論》《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等專著十餘種,及隨筆集《世紀留言》《流向遠方的水》《永遠的校園》等。
青年文摘「隨銳杯」作文&朗讀大賽已圓滿結束了廣東賽區的比拼,其他幾大賽區即將火熱啟動,有寫作或朗讀天賦的你,一定不要錯過哦!
更多精彩課程,點擊「
閱讀原文
」移步報名網站,完整收看※傾聽|那些突然消失的愛情
※那些跑贏了時間的女人,最不會放棄的是什麼?
TAG:青年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