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60秒、24小時、356天與1001種恐懼

60秒、24小時、356天與1001種恐懼

人的基本情緒有 6 種,快樂、悲傷、恐懼、驚訝、憤怒和嫉妒。而基本情緒的排列組合則創造出更多的情緒。焦慮、治癒、迷茫、癮等等。

在這張色彩斑斕的「情緒譜系」當中,「恐懼」常被塗上黑色——大多數人都會覺得這是一種非常負面、消極的情緒。我們習慣了城市生活、互聯網裹挾,「恐懼」變得稀薄無

但我們的祖先正是在巨大的恐懼感驅動下,才尋找到了火、逐漸組成了社群和部落。「恐懼感」這種原始的情緒到底在現代的互聯網化生活中扮演者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我們找了幾個在生活工作中「面臨恐懼」的人,聊了聊他們面對恐懼的憎、怕和癮。試圖回答一下上面這個問題。

人們在生活中需要恐懼感,但恐懼本身不是目的,恐懼感能給人帶來的其他東西才是目的。

*本期內容由【Kr Lab x 喜馬拉雅FM】聯合策劃

━━━━━

我現在在一家圈內還比較有知名的公司,之前一直都在一些不知名的小公司,但我一直希望能進入到一家大廠,能進入到現在這家公司,不僅是換了份工作,更是圓夢。但圓夢也是要付出代價的,那就是一刻也不停息的恐懼。

我很害怕哪天被老闆開了。

其實這種恐懼從來面試那天就開始了,在一面之後過了很久都沒人再聯繫我,那會以為自己這次又要錯失進入大公司的機會了,著急、失落、沮喪那幾天做什麼的打不起精神。等了一周後終於有了複試的通知,等最後收到offer的時候我直接激動的在屋子裡跳了起來,恨不得立馬去上班。

不過恐懼並沒打算放過我,入職後這種恐懼一點也沒有減少,因為剛進公司第一天我就發現同事說的好多工作上的東西我都聽不懂。

我基本不怎麼看雜誌,整個辦公司的桌子上有一堆雜誌,平時部門討論的時候老闆也會說「你們看這本雜誌之前的做的這個選題很值得學習」、「GQ的形式感和主視覺做的非常好。」

當老闆說這些的時候我真的很慌,因為自己之前從來沒聽說過,更讓我害怕的是,其他同事看起來都是很懂的樣子,等老闆說完還能發表下自己的觀點,而我只好趁大家不注意的時候偷偷記下來回去一個個詞上網去查,因為害怕讓大家覺得我是個草包。

恐懼感是有慣性的,半年之後我已經是部門的老員工了,也做出了一些成績,但我仍然每天害怕被開。有段時間老闆經常開會,辦公司里見不到人影,有時候安排完任務一天就再沒有跟我說一句話,當時我就開始恐懼,不斷想最近有沒有做錯什麼,或者那句話說的不對,會不會老闆已經不想管我了……

後來憋不住趁辦公室沒人的時候偷偷問了老闆這個問題,老闆笑呵呵的說道是因為之前做的都不錯,所以信任我能做好就沒有再多問,這個時候才稍微放鬆了一點,但下次類似的情況,心裡還是會有個聲音在說,「老闆是不是打算把我開了?」

可能我的恐懼是來自自己的不自信,之前沒有在大公司待過,所以進來了就格外珍惜。其實是一種等價交換,你抱著多大的希望,當感到希望破滅的時候就會產生多少的恐懼、絕望。

━━━━━

我很怕我會一輩子單身,因為我覺得我不像個女孩,沒有男生會喜歡我。這種恐懼感從開始懂事起就一直伴隨著我。

我媽媽也是這樣一個人,她從來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比男人更像男人,比起誇她漂亮更喜歡鄰居誇她能幹,會賺錢。姥姥去世的早,是媽媽從小把三個舅舅拉扯大,攢的錢全部給他們結婚用了,可能媽媽的女人味早就被生活磨沒了吧,一直到很晚才結的婚,而且連嫁妝都沒有。

從小媽媽是把我當男孩養,剃小平頭,有段時間是光頭,到學校的時候同學會議論我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而我只能是一個人默默的坐在座位上不敢抬頭看大家。等到青春期開始,對於愛情有了一點了解,那會班上所有女生都有人追可唯獨我沒有,高三那會有個特別糟糕的男生追我,我不喜歡他,但我還是跟他在一起了,因為我想證明我不是沒有人追。

我害怕自己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我有一個很漂亮的表姐,我倆一起長大,她是到哪兒男生都圍著她轉,而我……小時候一次跟我媽哭鬧著說家裡人都喜歡錶姐不喜歡我,然後我媽把這事告訴了家裡的親戚,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害怕面對我表姐,更恐懼家人的眼光,就像個犯了大錯的孩子。

越缺少什麼等它到來的時候就越想緊握不放,我很怕會沒人愛,所以一旦談戀愛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放手,我跟現在的男朋友在一起5年了,其實在前兩年基本屬於是名存實亡的,兩個人就那麼耗著,可耗著我也不願鬆手,因為我害怕下一次戀愛又是遙遙無期,後面我們關係好轉,能滿足他的要求我盡量都會去做,希望這次我能把愛情一直抓在手裡。

多說一句,我男朋友有點像我爸。

━━━━━

Rooftopping這可能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亞文化群體,爬上各種高樓建築物的頂部進行拍攝,簡稱Rooftopping(爬樓攝影)。

喜歡高樓的人,一般是被兩種東西所吸引:一個是站在城市的最高點去鳥瞰城市,拍攝一些視覺衝擊極強的圖像;另一個則是,對站在高處的恐懼感上癮。

前者很容易隨著次數增多而逐漸消退,但後者不會。據我所知對高處的恐懼感上癮可能佔據了爬樓愛好者80%的比重。而且,每次當我站在高處、踩在天台邊緣時,這種恐懼感還是會一如既往地出現。以至於我爬樓前有個習慣:上廁所。因為當爬到高處後,腎上腺素就會急速分泌,強烈的尿意來襲。

(圖片來自@cocoanext , 請勿模仿)

每個人都會恐高,只不過程度不同。我每次站在天台邊緣,都會擔心自己腳下一滑就沒命了,以至於剛開始的時候我的動作也會因為恐懼感而變形,半跪半爬。但後來就習慣了,而且擅長找到「安全窩點」,我非常清楚什麼是危險的、什麼是安全的。在天台之上其實和生活中一樣,城市最高點也有「安全感」。

(圖片來自@cocoanext , 請勿模仿)

有時候媒體採訪或者有人寫我們,說我們「把Rooftopping當做一種生活方式,是為了放鬆心情」,這是純扯。在城市生活里,恐懼感幾乎都消失了,很難有Rooftopping帶給我的這種恐懼感,以及恐懼感給我的感官刺激。

去年因為有個Rooftopping的人不小心摔死了,圈子裡愛好者也一度備受爭議。於我現在而言,高空帶來的腎上腺素和恐懼感固然讓人上癮,但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刻意去挑戰高難度的建築,過猶不及。

━━━━━

即使小時候被嚇到產生心理陰影,但我依然很痴迷恐怖片,每次看都會帶給我新的「快感」。

我看恐怖片的頻率是每周一次,比較偏愛一些「禁片」,不過看的時候偶爾也會害怕,特別是聯想到現實情景的時候。

記得第一次看《山村老師》的時候還被嚇出了心理陰影,當時電影里突然出現一個「七竅流血的人頭從上面衝下來」,把我嚇得話都說不出來,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很害怕乘電梯。

但漸漸的我發現我喜歡上了這種未知的刺激感,看完之後有種來自心底的爽。

很多人說恐懼是一種消極情緒,但我覺得恐怖片對人的心理是有好處的。恐怖片通常有很多條線,敘事方法通常很有節奏感。在給聽覺、視覺刺激同時,我的大腦也在飛速的運轉,能夠幫助人解壓,消除麻木感。

後來恐怖片看多了,我開始覺得現實生活比其實電影更加殘酷,因為很多電影是根據真實的故事來改編的。

比如《人皮客棧》,靈感來源是「度假村的大屠殺」,講得是一些人把住在旅社的青年男女擄走之後,賣給當地的富商,滿足其變態的慾望。我看到這些青年在裡面被各種折磨,把皮膚烤了之後給扒下來,被電鑽鑽入身體……

看完之後很絕望,但也因此更加了解人性的陰暗面,像黑洞一樣。也許只有真正的見過黑暗有多黑,才會明白,陽光有多亮!

━━━━━

我來自農村,但現在收入大概是全村第三:我在喜馬拉雅FM平台上的有聲恐怖小說累計播放量已經達到15億次,我靠聲音和營造「恐懼感」,擁有了380+萬粉絲。

小時候在農村,家人就經常拿一些嚇人的傳說來嚇唬我,為了讓我別晚上到處亂跑。上學的時候偶然聽到《張震講鬼故事》,一下子就愛上了這種東西,愛上了「恐懼感」。

我在喜馬拉雅FM上有數十檔有聲恐怖小說。有人常說「恐怖」、「驚悚」和「懸疑」類似,但在我看來它們之間有非常明顯的區別。「懸疑」的重點是解密的那個過程,而驚悚更多是感官層面的刺激,但「恐怖」,則是一種「未知的危險」——你知道有人要殺了你,但你不知道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

這才是「恐怖」最大的特點,也是最大的魅力。

恐怖不等於妖魔鬼怪,反而我的作品中一些特殊職業的故事很受歡迎(法醫、刑警、入殮師之類)。它提供的是一種情緒上的刺激,我把它當做一種娛樂方式,和蹦極等其他一些事情類似,都能向你提供腎上腺素分泌的效果。

我和我的粉絲也交流過,恐怖有聲小說會給聽者提供一種很有趣的體驗:當你深夜(大多數人是當做深夜床邊伴隨性播客在聽)時,雖然你知道你聽到的一切都不是真的、是小說,但你會隨著劇情的走向、聲音特效的渲染、主播情緒的帶動等因素,恐懼感不斷攀升。直到故事結束那一瞬間,「嘭」地一下,你回到現實,被安全感包圍。那一瞬間會覺得非常爽,非常治癒。

恐懼感和我的恐怖有聲小說,其實也在為受眾提供一種安全感。抵抗了日常帶來的麻木外,也讓你短暫逃離現實——重返的瞬間,你會格外珍惜。這可能是我的作品中隱藏的正面意義。

━━━━━

我們也和紫襟的粉絲、聽眾也聊了聊關於恐懼的瞬間和感受:

@月如此

聽了以後整晚都無法入睡,半夜感覺身邊有東西在盯著自己,想上個廁所都不敢,憋了一整晚,總感覺要麼會發現屍體,要麼有兇手藏匿。

@無憂公子

主播的很有磁性的聲音讓人很容易入戲,加上恰逢時宜的配樂和爐火純青的演繹方式所營造出來的恐怖氣氛,讓我感覺空氣都變的詭異了,根本不敢一個人聽。

@夏目

聽紫襟演播的小說,常常聽得我後背發涼,我常常想電影能讓人產生恐懼的原因是它充分的利用了聲,光,影而最大限度利用了視覺和聽覺。表面上來說缺了視覺刺激的恐懼應該會削弱,其實不然,因為我們在大腦裡面補全了缺失的視覺,你有多恐懼,畫面就有多恐怖。

@阿甘

聽他的演播的故事,當信息流在耳機中轉化為聲音時,在被窩裡帶著耳機蜷縮成一團、在淋浴的熱水下打著寒顫、在人聲吵雜的地鐵車廂也仿如踏入禁忌之地。

@goback1988

無從考證的東西,才可以勾得起得了心中的恐懼和嚮往。所謂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放在恐懼上也適用。

@昔我往矣

我是紙巾的鐵粉了,他的聲音已經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了,聽了這麼多的恐怖的故事,我不恐懼黑暗衚衕里突然出現的鬼魂,不恐懼河面飄來的腐屍,不恐懼兇案現場的血腥。可我恐懼人,恐懼人性中的獸性,恐懼人心中的最陰暗。世上本是沒有鬼的,只是有人變成了鬼。

如紫襟和他的聽眾所說,「恐懼」感並非是黑暗、消極的情緒,反而是人性當中最常見、但卻在現實生活中較為缺失的一種情緒。我們聯合喜馬拉雅FM一起向你發出「恐懼邀請」——

4月23日,由喜馬拉雅發起的國內首個「423聽書節」正在進行中,428本恐怖有聲小說會員免費暢聽,現在掃碼即可收聽紫襟在喜馬拉雅上演播的《無罪謀殺》等10部恐怖有聲小說,用最簡單的方式,深度體驗一下恐懼的感覺。

* 一個福利 *如果你也有關於「恐懼」的體驗,歡迎與我們在留言區分享互動,點贊排名前5位可以送出價值365元的喜馬拉雅VIP年度會員一份;

━━━━━

生活中的1001種恐懼

生活中,我們也不乏這種恐懼。害怕被時代、被同齡人落下,害怕自己一個人宅在家,害怕周末沒人找也不知道做什麼...在現在互聯網的裹挾下,「恐懼感」也隨著信息一起碎片化了。以下是36氪讀者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些恐懼瞬間,看看你是否也有一些共鳴。

@爾白老蓋:

「叫你家長來一趟!」

@空巢青年扛把子:

下地鐵時候,有個大叔騎著電動車多次停在我身邊,嘴裡還念叨著什麼。然後我就假裝打電話說,你到哪兒了,我快到了。然後這個大叔以為我有同伴,然後就離開了。

@月不落moon :

一個人在深圳工作,某次由於異常焦慮有次突然心跳加速減不下來。獨自一人跑去醫院,查了心電圖是室上速,醫生直接把我帶去了搶救室,一幫人圍上來給我貼各種東西,感覺很不真實,可能是由此引發來焦慮癥狀軀體不適,經常有恐慌感頻死感。

@學生王維鐸:

當初轉到岡仁波齊的時候,發燒+低溫雨雪+高反+無高熱量食物,我暈倒在山裡。

@SwalIow :

鬼壓床,半夜睡覺頭腦卻突然清醒還伴隨強烈是恐懼。

@Melapela :

昨晚躺床上看劇,聽到外面有人敲陽台窗戶,和室友嚇死了,關燈拉開窗帘,看外面啥也木有

@你好我是女漢子 :

有一次自己晚上5,6點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街上溜達,在一個釘子口的拐角看見一群黑人,聽到他們在喊什麼,我也聽不懂反正就加快走,然後看見前方腳下的路面,當時視野範圍內整條街就我一個人,我心裡就涼了一下。

@SN_BLAS :

有一次我吃錯了葯,然後藥物反應讓我一整晚都處在幻覺狀態,感覺家裡進人,自己被割去了四肢。

@唔知叫咩嘢 :

爸爸決定放棄我的撫養權

@YalinXi :

想到以後只有我自己一個人,就恐懼。

@自在的許多肉肉:

騎車繞山遇到大段下坡,車速很快被撞飛的時候,落地的瞬間

@這都能瘋:

深信手機在兜卻摸了個空。

@UrnotCo:

在重陽節那天晚上,下山已經是凌晨12點多了。開車路過一個十字路口的時候,感覺到了側面有一束強光,當我看過去的時候,車子已經撞上來了,隨著猛烈的撞擊聲+汽車摩擦地上的燒焦味,汽車被撞翻180度,隨著地面擦了10多米。駕駛室朝下,我的臉就這樣看著地下,這短暫的時間裡,我十分恐懼。

@岵說:

歡樂谷玩x戰警,失重的感覺。

@牛牛與黑:

某天在外吃過橋米線,麻油放多了,不小心嗆到然後就窒息了,大概是有生之年離死亡最近的一次。窒息的幾十秒,腦子一片空白,一邊哭一邊本能的抓住服務員口齒不清的求他打120,第一次發現自己那麼恐懼死忘。

@凹凸蛋:

熬完夜躺在床上心跳加速的時候。

@韋嘉晴:

手機沒電沒網路。

寫在最後

60秒是一分鐘,24小時是一天,365天是一年。在這種被互聯網包圍、被移動互聯網產品充斥、被過載且碎片的信息撕扯的生活中,你一定還有更多的情緒出現。

快樂、悲傷、恐懼、驚訝、憤怒和嫉妒是人類的6種基礎情緒。但在現代的生活當中,「基礎情緒」可能已經發生了變化。現在的主流情緒可能變成了焦慮、迷茫、上癮、孤獨或是疲憊,或是更多更加細微但卻無法忽略的情緒。

Kr Lab希望從這個選題開始,關注當代互聯網人的「新情緒」,並推出一系列選題,來關注這些新出現但卻有普遍共鳴的情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去年拼全面屏,今年拼Ai拍照,華為P20勝算幾何?
拜騰BYTON Concept首次試駕,「49英寸屏幕+五種手勢」的新體驗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