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數微積分到唐詩宋詞,94歲老教授潘鼎坤依然屹立於三尺講台,只為傳承中華文化
有這樣一場古詩詞講座,
從開始到結束,
長達三個小時,
不僅座無虛席,還贏得滿堂喝彩,
然而,講授者既不是知名暢銷書的作者,
也不是當紅文化學者,
而是94歲高領的退休老教授——潘鼎坤
據悉,這是老教授2018年的第一場講座,
主題為「試講中文對聯的規律及魅力——奇文共欣賞」
站在講台上的潘鼎坤教授,
像一棵久經滄桑的老樹,
經歲月洗禮卻又愈發挺拔。
枯瘦的手在黑板上舞動,
落筆剛勁,簡明扼要。
授課期間,四大塊黑板很快被寫滿,
學生要幫他擦,老教授卻一揮手,
「不用,我自己來。」
更令人敬佩的是,
一堂課長達三個小時,
中間沒有休息,
他卻始終站著,走動著,
用平實的語言傳遞中華文化的魅力。
當有人問到:「您不累嗎?」
他說,「我在上面講的津津有味,咋會累?
累那是課沒備好。」
講詩詞的數學老師
誰又能能想到,這位教中國古典詩詞的老教授 ,
已經在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理學院教了一輩子高等數學。
鼎坤教授1947年考入上海復旦大學,
提及母校,潘老感觸頗深:
「來複旦的第一周,
就把我從一個『山裡人』變成了『位卑未敢忘憂國,
冷眼向洋看世界』的人。」
1925年,他出生於浙江省縉雲縣雙溪口姓潘村,
老家貧困落後。
抗戰期間,上海、杭州的知識分子前往浙江逃難
中學也一道遷來,才讓潘老有了讀初中的機會。
後就讀師範高中,因成績較好,
成為村裡第一個大學生。
1951年從復旦大學畢業後,
由國家統一分配到東北工學院,
1956年隨系調整任教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教高等數學。
而這一教就是六十年有餘。
在講授數學課的過程中,
潘老就時常引用詩詞來解釋數學現象。
最出名的就是借用《虞美人》中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來解釋有限和無限的關係。
重出山,傳中華之美
即使身為數學老師,
潘老卻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下長大的。
外祖父是秀才,雖然眼睛看不見,
四書五經卻爛熟於心,得空時便教他吟詩填詞。
遇到不懂的註解,就讓其查《康熙字典》。
他對平仄有序、對仗工整的格律詩尤為喜愛。
然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也不禁讓潘老反問:
「新時代人們都不會寫詩了,那些老的古詩詞
不都變成化石 了嗎?」
於是,年逾90歲的潘老重新「出山」,專講古詩詞。
2017年5月16日,
主題為「講中文對聯、詩詞中的對稱美」的講座
在西安科技大學的教室里進行。
身著藏青色中山裝的潘老,
在講壇上振臂高呼:
「我希望唐詩、宋詞這樣的好東西
不能在我們這一代絕了,
唐詩萬歲!宋詞萬歲!」
甚至,他還自謙地說:
「我這個小螞蟻,
是不是可以不自量力地出來呼喊兩下子。」
講台是教師的「根」
2018年,潘鼎坤教授受邀
參加央視《經典詠流傳》節目的錄製,
當主持人撒貝南問他是否需要一把椅子,
老先生鏗鏘有力地說:
「我們當老師的,什麼時候坐著講過課?」
潘老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畢業後當了28年助教的他,1982年才被評為教授。
按他自己的話說:「完全是憑教學經驗升上去的。」
從教六十多年,教過十幾門數學課,
他帶過的學生有工農兵 、有大學生、有研究生,
無論怎樣,
在他教過的學生眼中,
潘老就是一名老師,雖出身名校,
卻用一生全力以赴認認真真地教了很多學生。
從高數微積分到唐詩宋詞的對仗韻律,
94歲高齡的潘鼎坤教授依然站在三尺講台上,
只為中華文化的傳承!
他說:「只要我還能講,只要你們還願意聽,
我願意一直講下去。」
這不僅是一位老教師的對職業的忠誠,
更是一種信仰!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向潘老以及所有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致敬!!!
本期互動
你遇到過令你終身難忘的恩師嗎?
歡迎留言
讓我們一起向恩師致敬!
※這是一位CEO用血淚給你的人生建議!
※皺紋才是歲月對女人最好的饋贈!
TAG:LAB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