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和大咖一起讀書
「
一千個讀者的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讀萬卷書,卻能夠體驗一萬種人生。
」
每年的4月23日被稱為世界讀書日,設立這個節日的目的在於推動更多人去閱讀和寫作。也希望所有人都能夠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化做出貢獻的工作人員,並且深刻意識到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在不同的國家,對於世界讀書日都有著千奇百怪的慶祝方式,甚至有些國家會在前後一周或當月展開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熱鬧程度甚至不輸聖誕節和春節。可見,讀書這件事在全球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西班牙:圖書與玫瑰
設立世界讀書日的建議是從西班牙提出的,而在西班牙這個浪漫又熱情的國家,讀書日的慶祝方式也非常特別。在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男孩會在讀書日當天贈送心儀的女孩玫瑰花,而女孩則會選擇一本書作為回禮。並且在當地的書店,讀者每購買一本書,就能夠得到一枝玫瑰作為贈禮。更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的書店在讀書日當天會降價10%,用作鼓勵大家多讀書。
英國:圖書日代用券
英國的讀書日並不是在這一天,反而是提前到了3月6日。在英國的讀書日這一天,學校、圖書館、書店都會舉辦慶祝活動。無論是午間故事時間,還是各種類型的書展,都能夠看到英國人對讀書的熱情。當地有關機構還會在這一天給小朋友們發放面值1鎊的圖書日代用券,孩子們可以拿著它去圖書日成員書店換購一本喜歡的圖書。主辦單位在讀書日這天還會出版6本新書,並且為孩子們推薦25本有趣讀物,讓這個節日變得充實又有趣。
美國:四月詩歌月
在美國,整個四月不但與讀書有關,更是一整個月都在慶祝詩歌。全美國的出版商、書商以及詩人都會聚在一起,談天說地、頌揚詩歌。全國的企業以及非盈利組織會舉辦各種圖書展覽和詩歌沙龍的活動,主辦者美國詩歌學會還會印製發放20萬張官方海報,免費郵寄給全國的教師、圖書管理員以及書商們,目的在於指導他們如何在4月教授詩歌以及舉辦詩歌圖書的展覽。由此可見,詩歌和書籍在美國文化史上的確是佔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
韓國:發行郵票
在世界讀書日的這一天,韓國政府會發行「世界讀書日」的紀念郵票。目的在於培養讀者們的版權意識,尊重文化工作者的勞動成果。在2004年,韓國政府專門為「世界讀書日」出版過一本書籍,向孩子們解釋了什麼是版權,也希望孩子們能夠提高對版權保護的意識。政府發行郵票也是為了能夠在韓國的孩子之間傳遞閱讀和寫作的良好風氣。通過一枚枚精美的郵票,讓孩子們意識到文化傳遞的重要性。
讀一本好書,能讓人感受到一個全新的世界。我們邀請了幾位大咖,讓他們為大家推薦幾本好書,希望這些書籍能夠在漫長的歲月中陪伴大家度過每一個難熬的時期。
推薦人:王興偉,當代藝術家。他的作品帶有極強的觀念性和荒誕的場景,他從不滿足傳統的整體風格一致的連貫性,卻一貫地讓觀者對其表達的內容感覺撲朔迷離,他被很多人認為是才能遠高於名氣的畫家。目前工作及居住在北京。
推薦書目:楊好 《細讀文藝復興》
推薦理由:楊好的《細讀文藝復興》達到了一種多方面平衡,學術知識和個人寫作的平衡;常識性介紹和新學術研究成果的平衡;適中的篇幅和比較全面的架構的平衡;文字部分和精美插圖部分的平衡。
本書亮點:關於威尼斯畫派的幾代藝術家的介紹,尤其是喬爾喬內,寫的有感情,有新鮮看法。
《細讀文藝復興》簡介:這是一本寫給所有讀書人的藝術史。這本書從個人化的視角出發,以藝術家和作品為線索,重點講述佛羅倫薩畫派、威尼斯畫派和北方文藝復興三大板塊。以文學性的語言感受藝術畫作與藝術人生,去推測文藝復興時代的歷史、政治、經濟、心理狀態。本書立足於視覺語言系統,和讀者在細讀文藝復興的同時,重新看到一個沒有被過分崇高化、沒有被藝術常識化的文藝復興藝術史。
作者楊好:楊好擁有藝術史和藝術商業雙學位。受家庭影響很早開始的閱讀經驗使她不斷轉換專業:北京電影學院的劇本寫作、北外的比較文學、英國聖安德魯大學的藝術史以及倫敦蘇富比學院的藝術商業。在英國的四年時間裡,她帶著多元化的視角和知識系統進入對文藝復興藝術史的學習和研究。她專註文藝復興的研究,也積極建設實踐,同時,她通過收藏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品獲得了直接觀看的體驗和親身感受。楊好認為,研究文藝復興從來不是緬懷過往,觀看藝術史也從來不僅指向藝術。
推薦人:蔣煥,自由藝術家。1989年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美術系。多年來致力於具象繪畫的創作,通過對觸覺的表現,有機地傳達出具象背後的情感意味與自由狀態。作品被多家美術館和藝術機構收藏。早在1986年於北京大學組織並參與了「現代五人展」,九十年代參與過多個當代藝術展覽,2007年至2010年在美國生活、創作、展覽。獲法國羅浮宮卡魯塞爾最佳藝術獎。
推薦書目:田家青 《和王世襄先生在一起的日子》
推薦理由:最近忙著整日里尋找畫室,恰逢前日去田家青先生家小聚,得知他的著作《清代傢具》及《明韻》榮膺錄入國家圖書館名家手稿文庫,與民國以來三百五十位大師齊集一堂,實乃為田先生感到驕傲。這是對他多年來潛心研究,繼承並創新中國式傢具的肯定和尊重。
他的這些成就無疑是離不開他的老師王世襄先生。重新翻閱他的《和王世襄先生在一起的日子》倍覺親切,圍爐閑談間道出了王先生為人、治學的嚴謹態度與詼諧、寬容的處世境界,幽默的筆觸中浸出深厚的師生情誼……
本書亮點:書中最感人的部分還是王先生如何培養年輕的學生,為其在學術修養,為人處世方面做了大量的教誨、激勵與提掖的工作。作為王世襄先生唯一的入室弟子,田家青先生不辱師門,不僅繼承了明清傢具的嚴格規制,也在傢具造型發揚創新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和王世襄先生在一起的日子》簡介:作為文物大家王世襄先生得意且認可的唯一入室弟子,作者從游王世襄先生三十餘年,親炙其深厚學養和大家風範,所記皆為第一手材料,文字流暢易讀,京腔韻味濃郁,人物刻畫靈動,幽默筆觸中浸出深厚情意。書中所載三十年來文博收藏界的風雲流散,王世襄夫婦不折不從、雍容達觀的處世境界,以及日常生活點滴中所流露之美學趣味和獨到見解,都讓人印象深刻,回味不已。
作者田家青:男,1953年出生。多年潛心於古典傢具研究,是享譽海內外的專家,其學術著作《清代傢具》(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5年中、英文版)是此領域的開創和權威之作。田氏注重理論研究與實踐相結合,自1996年以來,開創了視傢具為藝術品的創作實踐,設計製作具有當今時代風格的傳統傢具,出版有《明韻——田家青設計傢具作品集》
推薦人:阿Sam,生活美學家、暢銷書作家、攝影師,曾任中國影響力潮流雜誌《1626》主編。已出版「生活美學三部曲」《去,你的旅行》《趁,此身未老》《不過,一場生活》。2011年出版處女作《去,你的旅行》,掀起文藝旅行出版熱潮。《去,你的旅行》連續三周蟬聯亞馬遜中國旅行類圖書排行第一。2017年全新修訂紀念版經中南博集天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版,繼續榮登亞馬遜預售榜、旅行類圖書排行榜榜首,噹噹旅行類圖書第一位。微博粉絲逾40萬,微信訂閱用戶60萬,個人博客曾經被評選為「十大最受歡迎的博客」,擁有百萬人氣。
推薦書目:不良生《雲上:與母親的99件小事》
推薦理由:豆瓣很紅的一位作者——不良生,《雲上:與母親的99件小事》這本書是他懷念母親關於親情的一本書,以無常世事之上的溫暖來喚起我們遺失許久的感動,「99」為概數,代表缺一滿百的缺憾永難彌補,實則記錄的小事遠超99件。
本書亮點:這本書的初稿曾在豆瓣與微博讓很多讀者看完落淚,是一本非常適合兩代人共同閱讀的書,教會年輕一代感恩與珍惜,在母親病逝後的一年裡,用文字回憶與母親共同生活時的點滴小事。
《雲上:與母親的99件小事》簡介:作者的父母在他五歲時離異,此後,堅強的母親獨立撫養他。母子二人在南方小城的生活雖然清苦,卻不乏溫暖歡樂的瞬間。每個人的生命里,都有一些不得不說的話,不得不表達的愛,不得不經受的告別。這一年,春夏秋冬,日日夜夜,處處有母親的影子,作者將其逐一記錄,是為紀念。一件件小事勾勒出母親堅韌奉獻的一生,也讓我們看到年復一年的平常生活自有它的力量。這無常世事之上的溫暖,喚起我們遺失許久的感動。
作者不良生:本名丁小軍,出生於江蘇小鎮。教書匠、影評人、青年作家。半生從未顛沛流離,蟄居亦是浪跡天涯。常常與這個世界尚未熱戀,已經失戀。已出版散文集《繼續走,繼續失去的青春》(2014)
推薦人:沈敬東,軍旅藝術家。1984年畢業於南京曉庄師範美術班,1991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版畫專業,同年分配到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從事舞台美術工作。1994年第一次開始在南京策劃《新面孔藝術展》。1995年開始以「百家姓」為由做系列作品,先後在南京、上海、北京、香港等地展出,直至1999年策劃《百年,百人,百家姓》活動。
推薦書目:小野洋子 《葡萄柚》
推薦理由:我向大家推薦一本有趣的書,其實也是約翰·列儂推薦的一本書,列儂在導言中只有兩句話:嗨!我叫約翰·列儂,我想讓你見見小野洋子。對,這本小書就是小野洋子著的,名為《葡萄柚》。這本書是我在台北誠品書店發現的,其實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這本很小的一本書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上世紀60年代西方的行為和觀念藝術,也進一步了解藝術家小野洋子。
本書亮點:這是一本像詩一樣的書,其實是一個個作品方案,有的能實施,有的不能實施,每件都很短,關於音樂、關於繪畫、關於事件、關於詩歌等等,比如說:「持續笑一周」,「持續咳一年」,「在一個房裡待上一個月。不要說話。不要看。待一個月結束時說悄悄話。」很有意思,這三個方案著於1961年和1963年。書裡面所有方案都是60年代著的,有幾件是50年代寫的,不知道著名行為藝術家謝德慶都沒有看過她的方案,有沒有受她影響。
《葡萄柚》簡介:《葡萄柚》是小野洋子關於音樂、繪畫、詩歌、電影、藝術作品的聲明及闡釋,是她極具影響力的代表文集。其中記錄了小野洋子藝術觀念的形成、發展及多種藝術形式的發展脈絡。幾十年來,小野洋子的作品一直忠實於她的藝術理念。她將藝術創作的重心放在通過藝術傳遞信息,引領觀眾獲得精神上的感悟。她試圖改變人們慣常的成見,打破人固有的思維方式,讓人們從新鮮、有趣的視角反思並審視藝術與生活。
作者小野洋子:1933年生於日本東京。1969年與約翰·列儂結為夫妻直到1980年列儂逝世。兩人共同組建了「塑膠小野樂團」並投入大量時間致力於和平與人道事業。列儂去世後,小野洋子繼續她作為作家、畫家及音樂家的藝術實踐。她如今生活在紐約。
推薦人:盧征遠,藝術家、策展人、教育者。2006年本科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雕塑系,2009年碩士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雕塑系,後留校任教。盧征遠始終對抗固化的創作樣式和方法,作品觸及雕塑、繪畫、裝置、影像等多種藝術形式。他時常關注日常的生活現實,關注那些處於邊緣地帶或不容易形成界定的事物,尋找在日常經驗與難以言說的感知間的藝術表達。現工作生活於北京。
推薦書目:阿爾貝·加繆 《局外人》
推薦理由:小說揭露的人性的複雜性足以達到振聾發聵的效果,也許人性的複雜性遠遠超出我們對自身的認知,我們無法確定究竟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的行為,就像小說里的男主角在母親死亡後繼續享樂,普通的道德標準或許並不適用於所有的人,我們難以預知自己和他人在下一個瞬間究竟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本書亮點:「對於世界,我永遠是個陌生人,我不懂它的語言,它不懂我的沉默,我們交換的只是一點輕蔑,如同相逢在鏡子中」,加繆的《局外人》讀來讓人回味良久,何為人性?何為善何為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絕對的道德標準嗎?還是只是人為劃定的一條準則,讓所有人去遵守?
《局外人》簡介:形象地體現了存在主義哲學關於「荒謬」的觀念;由於人和世界的分離,世界對於人來說是荒誕的、毫無意義的,而人對荒誕的世界無能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對一切事物都無動於衷。阿爾貝·加繆的《局外人》通過塑造莫爾索這個行為驚世駭俗、言談離經叛道的「局外人」形象,充分揭示了這個世界的荒謬性及人與社會的對立狀況。莫索爾的種種行為看似荒謬、不近人情,實則正是他用來抗擊這個荒謬世界的武器。
作者阿爾貝·加繆:法國作家、哲學家,存在主義文學、「荒誕哲學」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局外人》、《鼠疫》等。加繆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義者,儘管他自己多次否認。1951年加繆發表了哲學論文《反抗者》之後,引起一場與薩特等人長達一年之久的論戰,最後與薩特決裂。
推薦人:張小波,《羅博報告》執行主編,從事紙媒近20年,研究並致力於高端生活方式體驗定製與傳播。
推薦書目:阿Sam 《孤獨遠行》
推薦理由:繼「生活美學三部曲」後暢銷書作者阿Sam全新作品集,小說、散文、攝影。25篇安靜的文字,探討孤獨遠行的無限可能。在旅途中創作的文字總是透露著安靜的回憶、睿智的思考,阿Sam用書中的25篇文章告訴讀者:孤獨是人類生活永恆的命題。不迴避、去享受,讓孤獨融入精彩的人生中。
本書亮點:這是一本關於愛和旅途的書,適合繁忙都市人在忘了自己是誰,工作閑暇之時可以冷靜思考,對於自己的職業規劃和生活起到幫助的旅行文學作品。
《孤獨遠行》簡介:安靜的冰島,喧囂的印度;連通世界盡頭的66號公路,從電影中走出的愛丁堡;午夜帛琉的海水以及清晨的一杯咖啡。小說×散文×攝影,阿Sam用25篇安靜的文字,探討孤獨遠行的無限可能。「我在這個世界中慢慢行走,我看見有些人孤獨得很明顯。」
作者阿Sam:生活美學家、暢銷書作家、攝影師,曾任中國影響力潮流雜誌《1626》主編。已出版「生活美學三部曲」《去,你的旅行》《趁,此身未老》《不過,一場生活》。2011年出版處女作《去,你的旅行》,掀起文藝旅行出版熱潮。《去,你的旅行》連續三周蟬聯亞馬遜中國旅行類圖書排行第一。2017年全新修訂紀念版經中南博集天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版,繼續榮登亞馬遜預售榜、旅行類圖書排行榜榜首,噹噹旅行類圖書第一位。微博粉絲逾40萬,微信訂閱用戶60萬,個人博客曾經被評選為「十大最受歡迎的博客」,擁有百萬人氣。
推薦人:潘采夫,小豬短租副總裁、媒體人、專欄作家,業餘為報刊撰寫各類雜牌專欄。著有文化專欄集《貳時代》。
推薦書目:斯蒂芬·茨威格 《人類群星閃耀時》
推薦理由:喜歡奧地利作家茨威格,他的小說如《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一個女人一生中的24小時》都是心理學描寫的傑作,而《人類群星閃耀時》是他很獨特的作品,可以當做歷史學著作,也是絕佳的新聞特稿,給我這個歷史愛好者和媒體從業者帶來了開天眼的重要作用。
本書亮點:書中描寫滑鐵盧戰役,從一個將軍的踟躕不前而導致整個法國軍隊被打敗,點出一兩個小時的偶然性瞬間,往往會影響歷史的進程,成為人類命運攸關的時刻。
《人類群星閃耀時》簡介:涌動著匪徒、探險家、叛亂者兼英雄血液的巴爾沃亞成為第一個看到太平洋的歐洲人;僅僅一秒鐘的優柔寡斷,格魯希元帥就決定了拿破崙在滑鐵盧之戰中失敗的命運;七十多歲的歌德像情竇初開的男孩愛上了十幾歲的少女,求婚未遂之後,老人在蕭蕭秋色中一氣呵成地創作了《瑪麗恩巴德悲歌》;流亡國外的列寧不顧自己的榮辱毀譽,乘坐一列鉛封的火車取道德國返回俄國,十月革命就這樣開啟了歷史的火車頭。
作者斯蒂芬·茨威格: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傳記作家,出身於富裕的猶太人家庭。主要作品有《三大師傳》《象棋的放事》《昨日的世界》等。青年時代遊歷世界各地,結識羅曼·羅蘭和羅丹等人,並受到他們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從事反戰工作,成為著名的和平主義者,鼓吹歐洲的統一。20世紀20年代赴蘇聯,認識了高爾基。1934年遭納粹驅逐,先後流亡英國、巴西。1942年在孤寂和理想幻滅中與妻子雙雙自殺。
The End
TAG:羅博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