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4·23世界讀書日專版

4·23世界讀書日專版

「讀書沒有合宜的時間和地點。一個人有讀書的心境時,隨便什麼地方都可以讀書。如果他知道讀書的樂趣,他無論在學校內或學校外,都會讀書,無論世界有沒有學校,也都會讀書。他甚至在最優良的學校里也可以讀書。」

BY

在地鐵上讀書

Reading on the subway

楊安

到鼓樓工作後,開車上下班經常堵車,時間難以把握,於是乘坐地鐵。大概40分鐘路程,約一節課的時間。為了能有個座位很好地讀書,我會先坐去反方向的始發站,找一個座位,在地鐵上開始我的晨讀。

好幾年前,從鼓樓宿舍搬去江寧居住的時候,1號線異常擁擠,不似現在有多條線路分流。那時候,我每天都睡不醒似的,經常在地鐵人擠人的境況下站著打瞌睡。車廂裡面,大家都在刷手機,微博、微信推送著從全國各地發來的信息,還有東方衛報分發,卻很少有人讀書。

有段時間,我被派往南京城東的麒麟鎮工作,是一個農村支局,每天從江寧乘地鐵到新街口,再轉線去馬群,要穿越大半個南京城,來回在地鐵上有2個小時。我當時正好在讀心理學方面的書,於是,在地鐵上,看形形色色的人,從面部表情看心理狀態。有的人還未睡醒,一臉瞌睡相;有的人在微信聊天,時不時露出笑意;有的人若有所思,愁眉不展。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不同的故事,每個人的故事各不相同。那段時間,我發現,除了手機外,還可以這樣打發地鐵上的時間。

偶爾,地鐵上會有一些不一樣的人,拿著紙質書在看,顯得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之前,我總認為他們有作秀的嫌疑,要做乘地鐵人流中的一股清流。但是現在,我卻很關注他們看的是什麼,不管是利用點滴時間來提升自己,還是跟我目前一樣,通過閱讀,讓自己感覺更加充實、平靜。

後來,我開始在公文包里放一本書,隨身攜帶,並不是一定要讀,而是主動創造閱讀的環境,會覺得很心安,在打開書本的那一刻,世界安靜了。彷彿在這裡,在這個時刻,自己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可以立馬從周遭的環境里抽身而出,投入書中,與大師交談。

在地鐵上讀書,讓自己有一個精力充沛的早晨,帶著滿滿的期待,前往單位,開始一天忙碌充實的工作。每天,在地鐵上穿梭,像在時光機里行走一樣,閱讀心理學、建築學、公文寫作、科幻小說,躺在公文包里的一本本書,承載著每一天通往未來的希望,構建起自己踏實的每一天。最近,在地鐵上讀蘆原義信的《街道的美學》,文筆流暢,讀來甚是愜意。在地鐵擁擠的人潮,讀著讀著,不知不覺抵達站台,仍不過癮,這段完全屬於自己的時光太短,遠不夠使用。

在地鐵上讀書,不僅僅是讀書本身,而是給自己一個空間。下了車,我們是公司的職員,是家庭中的父母子女,需要去扮演各種社會角色,需要面臨很多的身不由己。而在車上,我們誰也不認識誰,可以自由進入自己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能夠堅持「成為自己」,認識更好的他人,進入更「有趣」的圈子。

在地鐵上讀書,與其說喜歡讀書,不如說喜歡沉浸在文字的世界,感受內心的平靜。清晨,在城市脈動的地鐵上讀書,有一種異常愉悅和心靜的感覺。沉浸在閱讀的世界中,可以解憂,可以解惑,可以讓內心安靜下來,幫助自己想清楚,弄明白困擾自己的很多問題。

在地鐵上,如果不是讀書,我可能浪費掉很多寶貴的時間用在手機上的八卦、娛樂新聞。前幾天,我關閉了朋友圈入口,不再刷朋友圈,也告別了百度推送,開始更多地注重內在精神世界,讀書與生活相輔相成,互相成長,讀過的書都進入了內心世界,成為內在。我切身感受到,閱讀讓自己更積極向上,更主動地去開始每一天的工作,戰勝畏懼,擁抱希望。習慣了閱讀之後,生活的每一處都可以看到書的影子。讀過的書,也會在言談舉止中慢慢顯露。儘管,一開始,只是為了讀一讀而已。

看到一句話:「當你想改變自己生活的現狀,但卻不知如何改變的時候,不妨開始閱讀吧。」你可曾感到彷徨,是否感到迷惑?那麼,讓我們一起讀書吧,把手機收起來,在地鐵上,捧起自己感興趣的書籍,讓自己沉靜下來,在忙碌的穿梭中,找尋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讓閱讀遇見更好的自己。

用智慧點亮世界

翟勇

談起19世紀、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家,相信絕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愛迪生,他發明的留聲機、電影攝影機、電燈等電氣設備無疑對世界產生極大影響。然而,我們卻常常忽略了同時代的另一位電氣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正是他的發明使得交流電技術得以廣泛應用,從而讓電這種清潔高效的能源能夠方便地輸送到世界的每個角落,讓得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光明。

特斯拉1856年7月9日出生在克羅埃西亞里卡省的一座名叫斯米里昂的小村。特斯拉呱呱墜地,家裡人就準備讓他將來當牧師。為了培養他,父親給他規定了每天的學習制度,其中規定要做各種各樣的練習,例如互相猜測對方的心思,找出別人儀容表情上的毛病,複述冗長的句子,或者進行心算。這些日常功課的目的是要加強記憶力,特別是培養有分析批判的眼光,這無疑是很有益處的。

特斯拉五歲那年,他自己造了一台小水車。還有一次,他爬到穀倉頂上,撐開家裡的大傘,任憑清爽的山風把它吹得鼓脹脹的,直到最後他感到身子輕飄,頭腦恍惚,自以為可以飛起來了。他縱身一跳,猛然栽到地面上,完全失去了知覺,直到後來被媽媽抱到床上。

在學校上學時,他的語文成績優異。他學英語、法語、德語和義大利語,也學斯拉夫方言。但他最出色的還是數學。他是一個淘氣的學生,每當老師在黑扳上抄習題時,他就在老師背後偷偷摸摸搞小動作,等老師寫完,他也悄悄地把問題答完了。開始老師懷疑他作弊,但很快就明白了,他具有進行想像和保持影像的非凡才能,他在課堂上的惡作劇,不過是他這種非凡才能的另一種表現而已。

年輕的特斯拉頭腦中充滿了豐富的想像。他想了一個計劃,要在大西洋海底鋪設一根管子,通過這根管子在美洲和歐洲大陸之間來回傳射信件。按照他的設計,利用一座水泵站將水壓進管子,利用水流推動裝有信件的圓球形信筒。他對這座水泵站進行了詳細計算。但是,管子對水流的阻力他卻沒有測算準確,這個阻力太大了,他不得不放棄了這項計劃。後來他又想環繞赤道修建一座龐大的架空環圈。首先要搭支架,等支架拆除之後,整個環圈就按照與地球相同的速度自由旋轉。在這點上它很像同步衛星,但是同步衛星是20世紀後期才發明出來的。然而,特斯拉有著更為遠大的雄心壯志,他設想進一步利用某種反作用力將環圈保持在與地球相對固定的位置上。這樣一來,要旅行的人員可登上環圈,以每小時1000英里的嚇人速度繞地球飛行,或者說地球在他們腳下賓士。他們安坐不動,一天之間就繞地球一圈。

1875年,他考入了格拉茨奧地利工藝學校。他決心一年完成兩年的課程,每天從早上3時到夜間11時拚命苦幹。物理學、數學和力學是他的主攻方向。在一位講授理論和實驗物理學的德國教授波埃希爾的引導下,特斯拉迷上了電氣機械。在實驗室里有一台設備稱為格雷姆機器,它既可以用作電動機也可以用作發電機。特斯拉專心致志地研究這台機器,心中有說不出的高興。這台機器有一個用金屬絲纏繞的電樞,裝有一個整流子。機器運轉時冒出大量火花,於是特斯拉大言不慚地向波埃希爾教授提議說,可以對機器的設計作些改進,方法是取消整流子,而且改用交流電。這位德國教授毫不留情地說:「你永遠做不到這點。這等於將象萬有引力一樣的永恆拉力轉變成旋轉力,這是根本辦不到的。」

在離開格拉茨工藝學校以後的幾年時間裡,特斯拉始終沒有停止考慮那個令人不滿意的直流電機問題。一天午後,太陽快要下山了,特斯拉在城裡的公園散步。突然,思想像一陣閃電湧現,他連忙找來一根樹枝在地面上畫起圖來。他興奮地高叫:「瞧我這隻電動機,我要叫它反過來轉!」

六年之後,特斯拉給美國電氣工程師學會做了一個報告,提出一種簡明而又實用的新的科學原理,同時公布了這張圖。由於這項科學原理的推廣應用,整個技術界發生了一場名副其實的革命。他研究出來的不是一種新式電動機,而是一種全新的系統,因為特斯拉想到了兩個或兩個以上互不同步的交流電產生旋轉磁場的原理。事實上,他創造了由不同步電流產生的磁力旋流,因而整流器(使電流換向的裝置)以及為電流提供通路的電刷都不必要了。他一舉駁倒了波埃希爾教授。

他又想出了各種各樣實用的交流電動機,像多相感應電動機、分相感應電動機和多相同步電動機,同時也想出了產生、輸送和使用電流的一整套多相和單相電動機系統。的確,後來全世界的所有電力,都是通過「特斯拉多相系統」產生、輸送、分配並轉變為機械動力的。

由於有了特斯拉系統,就可以獲得比直流電高得多的電壓,就可以將電力輸送到幾百英里之外。它預示著一個到處充滿著電的光和力的新時代的到來。愛迪生的碳絲電燈泡雖然可以用交流電也可以用直流電,但是電力的輸送很不經濟,因為每隔兩英里就得裝一台發電機。

然而在那個時代,愛迪生已經是蜚聲遐邇的商業巨人,他發明的電燈泡和直流供電系統已經在許多方面得到應用,加之大多數人對交流電不甚了解。愛迪生利用他的影響力和商業手段對交流電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他故意用交流電進行殘酷的試驗,把貓和狗電死。與此同時,他大量散發駭人聽聞的傳單,欄頭上套紅印著四個大字:「謹防危險!」

但是,有些人立刻看出了特斯拉交流電系統的優越性,他們從一開始就看中、就賞識的東西,乃是發電系統的潛力——讓高壓電流滾滾越過美國廣袤大地上空的發電系統的潛力。

1893年,歷史上第一次電氣交易會——芝加哥世界交易會(也就是哥倫比亞博覽會)安裝所有動力和照明設備採用了特斯拉的交流電系統。格羅夫·克利弗蘭總統宣布哥倫比亞博覽會開幕,接著他伸手把住用象牙和黃金製成的鑰匙,「光明之塔」倏然間大放光芒。從那一千盞電燈泡散發出來的,是對於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的希望。專門修建的威尼斯式河道,反照出「舊世界」建築物上明晃晃的現代燈光。到處都跳動著未來的脈搏:交流電。

1895年,尼亞加拉瀑布的開發利用,如期進行。人們都以敬佩的心情談論這項工程,認為這是真正的世界奇蹟之一。正是特斯拉的發明——多相系統,正是這種多相系統被尼亞加拉瀑布電力公司首次採用,為美國以及全世界今天所採用的電力系統奠定了基礎。

如今,在使用電的現代世界上到處都可以看見特斯拉的遺產。撇開他在電磁學和工程上的成就,特斯拉也被認為對機器人、彈道學、信息科學、核子物理學和理論物理學上等各種領域有貢獻。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發明家,在紐約戈特島尼亞加拉大瀑布公園裡至今還保留著特斯拉的雕像,人們瞻仰他,感謝他用文明之光點亮世界,他是現代的普羅米修斯。

七夜、博爾豪斯與神曲

-

張惠

-

「風跟大街,像是一母雙生的孩子/連胸口的錘擊聲都那麼相似。」

這是我初識的七夜,他的詩就如同出膛的子彈一樣衝擊我內心深處的某種安和不安。

那是一個剛開始在網路上寫文章寫詩的美好年代,沒有微博也沒有QQ空間,記得是網易文學又或者是日記。我已經工作六年,沒想要寫稿,僅僅做著純粹的文字青年,寫寫文章、寫寫詩就很快樂。當時七夜還是大學在校學生,但詩的深度和廣度不像一個孩子的思想也不像一個孩子的筆觸。我們有過因為詩人才有的交往,讀他寫的詩是一種享受,直到七夜畢業,而後各自生活在不同的風向中,也因此沒有了聯絡。多年後我有機會讀到博爾豪斯的《七夜》,至此才理解了署筆名「七夜」的他,也因此懂得他愛寫詩,且能打動人的緣由。

再識七夜,一個微信公眾號「現實以上主義」的主人,介紹不同時期的優秀作家和精選短文,博爾豪斯、卡佛、康德、弗洛姆、菲茨傑拉德、魏寧格……由此,我有了享受優秀著作的捷徑,而無需辛苦篩選書籍。此刻的七夜並非我多年前的朋友,儘管我一度懷疑是他,因為有著同樣的愛好:愛詩、愛書、愛「現實以上主義」。由於他不同系列的推薦,讓我讀到更廣闊的世界,因此文學的天空布滿了神秘而溫和的色彩,誠然又是一個博爾豪斯的熱愛者——七夜。

人世間充滿了各種無法理解的奇遇,我走進了博爾豪斯和七夜的世界,讀著但丁的三部曲。

那是2016年的夏天,我的右手手腕意外受傷,當時我躺在手術台上醫生幫我處理縫針,打石膏。我擔心地問醫生,我的右手是否還可以敲鍵盤?醫生的回答讓我絕望,他說,一個月不能做任何事,直到手筋癒合,於是我失去了右手的所有功能。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有了足夠的時間讀書,購回了整套博爾豪斯,也算圓了我的一個夢,當時正讀著但丁的「到處都是巔峰的《神曲》」。我被吸引著,同時被迷惑著。

此時,我讀到了博爾豪斯《七夜》中的首篇「神曲」,用另一種迷惑,優雅地將我眼前的迷霧層層推開:但丁就是人類的象徵,貝雅特里齊象徵信念,而維吉爾則象徵理智。不言而喻,讀著詩歌本身的美景殘酷和恐懼,很自然看到詩歌之外的畫面和聲音。博爾豪斯用《七夜》教我讀《神曲》並認識但丁。

讀書最大的享受應該是這本書能把你拉過去,讓你吃飯、睡覺、走路,任何時候都想著讀它,一種被書本牽制的專一和執著是幸福的。「我認為文學及一切書籍的頂峰就是《神曲》……我要說的是沒有哪一本書曾給過我如此強烈的美學震撼。我是一個享樂派讀者,我是在書中尋找震撼。」「不讀這本書就是剝奪了我們享用文學所能給予我們的最高禮物的權利。」這是博爾豪斯對但丁《神曲》的評價,我想我是足夠幸運的,能夠讀到博爾豪斯,讀到博爾豪斯眼裡的但丁。

「那天下午快到末梢,

我正習慣地向你說再見,

一種要離開你時模糊的痛苦,

讓我懂得我已經愛上了你。」

讓我們讀一首博爾豪斯文中提及的萊奧波爾多·盧貢內斯最好的詩《幸運的靈魂》前四句,博爾豪斯認為這是在《地獄篇》第五歌的啟發下寫成的。我喜歡詩中的直白和拙味,這也是愛情要來臨時本真的感受:模糊、衝動、甜蜜和痛苦交織在一起。

我用博爾豪斯的話結束這篇文字,他教我們如何向幸福靠近。「我只想強調一點,誰也沒有權利放棄這樣一種幸福,即真誠地閱讀《神曲》。開始時我們應該以童心去讀這本書,全身心地投入它,它就會陪我們到最後。我知道,這本書將遠遠超出我的不眠之夜,也超出我們大家的不眠之夜。」

-

讓有夢的人永遠在一起-

駱穎

暖暖春日午後,中國電信鎮江分公司「逐夢·同行」讀書會的書友們歡聚一堂,一杯茶、一本書、一段分享……在優雅的帕帕羅蒂咖啡廳里,正舉辦著鎮江分公司「逐夢·同行」第一期讀書沙龍。正因我們有著同樣的愛好,讓我們走到了一起,成為書友。從陌生到熟悉,從靦腆不語到暢所欲言,沙龍活動拉近了我們的友誼,陶冶了我們的藝術情操,提升了我們的自我修養,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

這期沙龍活動,我們一起分享到的是來自於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這本書,這本書很能觸及人的靈魂。僻靜的街道上有一家雜貨店,只要寫下煩惱投進捲簾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後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因男友身患絕症,在愛情與夢想間徘徊;為了音樂夢想離家漂泊,卻在現實中寸步難行;面臨家庭巨變,掙扎在親情與未來的迷茫中……他們將困惑寫成信投進雜貨店,隨即奇妙的事情竟不斷發生。在物慾橫流的社會,我們太缺少正能量了,人與人的冷漠往往導致了人內心的自我壓抑與封閉,這本治癒系好書以「救贖」二字貫穿了全書,字裡行間深深感動了我。或許真誠與愛才是最美的「救贖」,它能幫助沉浮在生活困境中的人們找回自己,它能引領迷失在選擇岔路口的人們找到真正的歸宿。

在交流中,很多同事結合當前實際工作談到了所遇到的困擾,在一次次自我突破之後恍然大悟:原來沒有自己預想的那麼複雜,得到的反而是另一種心境與自我能力的提升。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煩惱,我們往往會害怕一些困難,哪怕是一個小小的選擇都會困惱我們好久,甚至失眠,「在枕邊散步一夜」。其實心中早有定論,只是需要別人來認同才會更加堅定地去做。或者即使是別人不認同,事情也會向著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是的,「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只有自己知道。一輩子不長,夢想不等於空想,不用猶豫,大膽去做。

「逐夢·同行」讀書會,是有夢者的「心靈Party」,它為我們架起了溝通的橋樑,心靈雞湯溫暖著我們,讓內心不再孤單,心底力量來自自我的強大,它會幫助你解決工作的困難,生活的煩惱。短短的兩小時,我們一起分享、交流、探討、思考、碰撞、感動,最後還意猶未盡……

東野圭吾在《解憂雜貨店》這本書中寫道:「無論現在多麼的不開心,你要相信,明天會比今天更好。」說得很對,心情是自己給的,只有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每一天,越挫越勇,你會發現生活的不易與美好,會加倍珍惜身邊人身邊事。

在這期讀書沙龍里,大家推薦了很多讀書途徑,學到了很多讀書方法,比如:做筆記。看似簡單死板,殊不知這卻是最踏實、最有效的方法,它提醒著我們不忘讀過的書,激勵我們讀更好的書。

讀書隨處是凈土。感恩鎮江分公司成立「逐夢·同行」讀書會,給我們一個交流平台,讓有夢的人永遠在一起,給自己一個全新空間來發展思維。安靜地看一本書,真誠地交一群書友,沉浸其中,同悲同喜……文字是有靈魂的,用心交流,相信每次我們都會有不同的收穫,期待我們每次的相遇與分享。

學習的樂趣

吳萍

陪孩子一起識字三四年,除教學相長懂得一些外,最切實是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昨晚備課到10點,毫無睡意。為一個「胡」字,翻閱《說文解字》,查看百度,循著《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爬梳,精神頭十足……

如斯好狀態,也發生在夜裡讀閑書的時候。大概是有點亢奮,好奇心得到滿足,剷除知識盲點後精神為之一振,連身子彷彿也健壯許多。回想當年熱衷長跑的情形,汗水過後的輕盈和活力,雖不等同於學習的快樂,在享受強度上卻是相似的。這些年來,一步一個腳印地學習,由著興趣指引不斷邁步前行,差不多成為庸常日頭裡最大的快樂。

到這個歲數才領略到學習的樂趣所在,是不是有老大徒傷悲的況味?晚則晚矣,我慶幸最終還是享受到每天學習的樂趣。朋友謔說:「你是不懂的太多,才會如此的興趣盎然。」一句玩笑道出真相,巨大的好奇心與鄙微的知識儲備之間的張力確實是我保持戰鬥力的根本。這時候與其嘆息少壯不努力,還不如直面自我,著眼弱項積極向前。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介凡夫活在世間,離國事天下事總有點遠,最經濟的莫不是發力建設好小小的自己,於歲月曆練中有機會見到一個「新我」。而對付大家所說的「各種喪」,我最有用的利器就是每天翻翻書。現在想來,知識的翻新尚是表層的,待走近真知和常識後,刷新的必然是審視世界和人性的多維度視角。如果說商朝成湯刻在洗澡盆的這句話只是一國之君的自我激勵,那又何嘗不可把它勒為我們的生活箴言?

老友贊過我學習上能堅持有韌勁,著實受當不起。一己的讀書向學,素是率性而為興趣使然。也曾玩轉世俗娛樂,最終還是把時間的餘裕還給圖書、電影和大自然。我確定在這裡獲得了最大的樂趣。思想閑讀之味,不是為證苦讀,更非高考競跑,完全是隨性點染,且讀且歡去。更妙的是,證書通過率和高考的獨木橋於我從來無涉,可以急匆匆,可以慢悠悠,享受在完全放鬆的自由中。很同意把讀書思考比成「智性的體操」,精神得以舒展,起落間的充實和輕盈是每個同好都能會心的。某個時候,新知識就像春水,濡濡漫過,霎時間神光附體,渾身感到結實的喜悅。

匆匆的人生行旅中,人該要尋求一點樂趣。消極或積極,偉大或卑微,每個人都該有發光的瞬間。羅素說工作對人類的最大貢獻就在它所帶來的充實感,而像我這樣的,對閱讀學習的持久熱力也正因此。

對於他者,我所謂「學習的樂趣」不是自詡,更非聳動。最希望的是,我們每個人在日日庸碌中,找到一種最匹配的樂趣,誠然不專於學習或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鳥文學 的精彩文章:

TAG:青鳥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