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投奔袁世凱被拒絕,段祺瑞慧眼識珠,日後成收復蒙古的名將
在排資論輩嚴重的舊中國,一個人能否被提拔,多半看他的出身,如果家世好,那麼就有人認可你。要擱在寒門孩子身上,想要接受認可,最好還是要有真才實學。
在清末民國初年,就有一個少年,名叫徐樹錚。他曾經參加過科舉,是當地的一名秀才。他在21歲那年去投奔袁世凱,卻因為性格執拗,讓袁世凱的手下朱鍾琪給穿了小鞋,朱鍾琪在袁世凱身邊凈說他的壞話。所以,第一次「投簡歷」被拒。
不過,袁世凱的另一個手下段祺瑞卻慧眼識珠,十分欣賞他的才華,便把他留在了身邊。在古代,讀過書的人一般都有些傲氣,徐樹錚就是這樣,在一些事情上他顯得十分狂傲,但是段祺瑞不在乎。
段祺瑞對待他如同對待自己的弟弟,十分照顧。經常和他溝通交流,一來二去也看出了徐樹錚的心思情懷。徐也就把段祺瑞當做知心朋友般地信任,對他唯命是從,馬首是瞻。
後來,他曾經去日本學習過5年的軍事知識,回國後正式成為段祺瑞的謀士軍師。在段祺瑞「三造共和」期間,徐樹錚發揮了充分的作用。但是因為自己私自暗殺了陸建章,得罪了馮玉祥,1925年被馮玉祥劫持槍殺。
徐樹錚的舞台雖然一直忙于軍閥混戰,但是他還是為國家做出過一些貢獻的。
清朝滅亡後,中國的各省份相繼宣布獨立,造成了地區割據的局面,一直到孫中山建立政府,一些省份才相繼擁護中華民國。可是蒙古卻如同脫韁野馬般不再回頭了,當然這背後一直有蘇俄的支持。
1917年,俄國的十月革命爆發之後,蘇俄斷絕了對蒙古的各種支援,沒有了外援的蒙古很快陷入了混亂。蒙古當局被斷了奶,背面的俄國不管,只能向民國政府求援。
北洋政府抓住這一機會,派出徐樹錚作為西北籌邊使,向蒙古進行交涉。但是俄國只承認中國對蒙古的宗主權,還要求中國承認外蒙古有自治權,這就有點麻煩了。
不過當時的北洋政府很好的利用了蘇俄內部的矛盾,要派出重兵前去蒙古,由於蘇俄自顧不暇,讓徐樹錚鑽了空子,他迫使蒙古自己撤銷了自治權,並讓蒙古重新回到了中央政府的統治下,這才讓中國有了短暫的統一時期。
※這場戰役打了200天,新兵活一天成排長,兩天是營長三天當團長
※皇帝避暑時突然駕崩,找不來棺材急壞百官,找來8000人抬回北京
TAG:文史長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