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受傷復原後,怎樣才可以回到賽場上?
人在江湖,哪有不挨刀?
出去運動,總會不小心受傷。
GIF
運動傷害後除了就醫問題、治療問題外,最常見的就是「我可以回到場上了嗎?」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醫生如何判斷你是否可以回到球場、賽場上?
第二個部分是:一般民眾有沒有能簡單自我檢查的方法?
醫生如何判斷運動傷害復原後能否回到球場、賽場上?
首先我們得先定義一下,專業運動員的部分說的是回到比賽中盡全力比賽,而非單單只是上場練習。人在盡全力奮戰時,身心狀態是特別的。大腦會一心一意想要獲勝,腎上腺素提高,情緒激動,心臟和費、肌肉、血液、神經都在高檔衝刺著。
因此一個完整的運動醫療團隊,必須包含醫生、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員等等,有些甚至包含心理諮詢的部分。
假設你是一位運動員,以下將介紹醫生如何評估一個專業的運動選手是否可以回到賽場上,基本上不同運動族群會有不同的評估方式,但大方向上醫生會用三個層面來評估你是否可以離開傷兵名單:
1、了解運動員健康狀況
a)評估性別、年齡、內分泌狀態、組織修復程度。
b)評估你受傷以來的癥狀表現,看看受傷的部位是否有越來越好的趨勢。
c)了解你的疾病史、受傷史。
d)理學檢查,看看你的力量、關節或動角度是否有健康時候的 70% 以上。檢查患部是否有腫脹、疼痛、積水等問題。假如你是腳受傷,那受傷復原的那隻腳和健康的那隻腳在各方面是否夠靠近。
e)影像檢查和抽血檢查,以客觀的影像和數據來看你的健康狀況。
f)心理狀態,常見的問題是對於受傷的恐懼。
g)傷害的潛在嚴重性。有些傷害在短期與長期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因此,拳擊賽的組織經常規定被KO的話必須禁賽28天,而第二次KO則要等三個月才能再次比賽。
2、評估風險
a)評估受傷的部位和運動項目的風險關聯性。例如手受傷對拳擊手、足球員的影響都不一樣。
b,)就算是同一個運動,打不同位置著重的身體部位也不一樣。球場上不同位置容易受傷的地方不一樣,就像LOL打下路AD CARRY點右鍵右手很酸,打中路左手接計左手抽筋!(電競也是一種運動!)
c)受傷的是不是你的慣用側,以及比賽的等級也都會有差別。
d)你是否有佩戴帥帥的 +9 護具來保護受傷剛復原的部位。
3、其他參考項目
a)時機:例如是季後賽嗎?是湘北 vs 山王工業嗎?值得冒這個風險嗎?還是要等復原更好再上場呢?
b)利益壓力與運動表現。這很現實,運動員需要靠成績來吃飯,你願意為表現、成績冒多大的風險與承受多少壓力?
c)是否因為其他藥物而暫時掩蓋了傷勢的癥狀?
d)醫生也怕被運動員告,所以雙方的溝通很重要,醫療方需盡到各種風險告知的義務。而運動員也需要知道每個決定都有他的風險在。
如果你不是專業運動員呢?
那假如你不是運動員,沒有專業的醫療團隊幫你評估估,而且你也不是要回到運動場上和人廝殺,那有什麼是能夠簡單自我評估的呢?
其實是可以的,我們以膝蓋為例子,假設你膝蓋受傷的話,我們可以參考與改編 Knee Outcome Survey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 & Sports Activities Scale 量表再加上一些大方向上的建議。
但請注意,自我評估一定是比較模糊且不可靠的,請注意他的不準確,以及自行判斷尋找專業醫療人員的時機!
好,我們開始:
假如你膝蓋受了嚴重的傷後,覺得治療、復原的差不多時,可以先檢查自己膝蓋以下項目
日常生活中:
不會疼痛、不會腫脹、不會活動上是否僵硬、不會卡住、不會膝蓋無力、不會走路是否一跛一跛。
日常生活中要能走路、上下樓梯、站得好、能夠跪、膝蓋彎曲坐下、從椅子上站起來。
當上述日常生活都 OK 後,可以先從簡單的運動慢慢開始,一邊動一邊注意:
膝蓋會不會痛?會不會嘎嘎響?卡卡的?會不會腫?支持不住?滑掉?無力?
你能不能往前直直跑(不是直直撞)?能不能跳?急停與快速起步?變換方向?
如果都 OK,那就可以增加一點點運動強度。大方向上來說,只要不會疼痛、關節卡住、肌肉無力就可以繼續做下去。如果做著做著開始疼痛,或是內心的警鈴響了,那建議可以找專業的醫療人員看看。
假如你沒通過剛剛講的日常生活與運動中的自我評量,那表示你需要醫生、物理治療師的協助。但是請注意,就算你滿分,也沒人能保證就一定OK,因為每個人的身體差異都太大太大了。
必須說的事,任何事都有他的風險,走在路上會被車撞,甚至被飛機撞。健康的去運動都有可能受傷了,更何況傷愈復出。建議有較高需求的人還是去找有運動專長的醫療人員來協助評估。
※簡單10個動作,和肩、頸、背、膝緩解局部酸痛說Bye Bye!
※「髖」松 是為了緊張運動表現的你
TAG:膝蓋保護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