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雖賢者 器小亦責之

雖賢者 器小亦責之

管仲是春秋時期最偉大的改革家之一。在他的輔佐下,以「尊王攘夷」為旗號,平定北戎的、夷狄的這些少數民族對中原政權的威脅,使齊國逐漸逐漸強大。又在中原聯合各個諸侯國,幫助安定周朝王室的內亂。齊桓公在葵丘會盟諸侯,成為春秋五霸之首,成就了齊桓公的霸業。孔子對管仲也是十分欽佩的,曾說過:「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但是孔子評論人非常客觀。你好的地方,讚歎你。你不夠的地方就要給你指出來。那麼,孔子如何評價管仲的呢?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diàn),管氏亦有反坫,管氏知禮,孰不知禮?

在孔子看來,雖然管仲助齊桓公成就一番霸業,但是未能走上王道。所以管仲的格局就小了。霸道是什麼?是用武力,用你的實力,成為天下第一,這叫霸道。而王道是什麼?是憑德行,靠的是教化,使民心歸附,這才是王道。歷史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齊國也就是在管仲輔佐下成就一番霸業,然而卻不能幫助千秋萬世。所以管仲死了以後,齊國的霸業也就隨之失去了。

人人都說管仲是賢人,怎麼就你孔子說人家格局小?怎麼來證明?有人問:管仲不節儉嗎?管仲改革主張精簡機構,破除厚葬的風氣,這都夠得上節儉。孔子的答覆是,從他個人來說,他有三歸堂。就是指有三個住處。他家裡的家臣只做一樣事,並不兼職。說明他的非常富有奢華,奴僕眾多。所以管仲生活並不簡樸,政事並不精簡。

有人又問:管仲難道不懂禮嗎?當年周襄王為了表示尊重霸主的臣下,準備用上卿禮儀設宴為管仲慶功,但管仲沒有接受。最後他接受了下卿禮儀的待遇孔。子這樣答覆他:管仲雖是大政治家,能幫齊桓公成就霸業,但是他無法肩負起領導文化的重任。你看啊,齊桓公在宮門外設置大屏風,可是管仲在在他的府邸也修了大屏風,這就是不知禮;還有諸侯會盟時的反坫之禮,管仲在家宴請朋友時,也學這個禮節。這就是僭越。就憑這兩點,如果說管仲懂禮的話,還有哪個不懂禮?

孔子這裡講管仲器小,那我們就明白了,是就事論事。並沒有否定他尊王攘夷的貢獻。而是批評管仲奢侈、越禮這兩方面。每個人的是非善惡都要看到。既不能因為他有貢獻,就一味的吹捧;也不能有缺點,就徹底否定。要非常客觀的來論人。

前文孔子說過:君子不器。現在又說:管仲小器。從現實來看,管仲成就了齊桓公春秋霸業。但是這只是眼前的,只是成為歷史的剎那輝煌。雖然能夠稱霸天下,但是他的根基還是淺,缺乏文化的根基。既然是根基淺,那他的霸業也就淺。所以管仲死了以後,齊桓公任用易牙、開方、豎刁三個佞臣,使得國家一片混亂。齊桓公病重,被易牙、開方、豎刁禁閉在寢宮活活餓死,死後67天,才被人發現。可憐一代霸主,死的何其悲慘。究其原因在於,只爭霸權,不重王道。

孔子雖然在當時他沒有做到管仲這樣的功績,甚至惶惶如喪家之犬,其主張不被諸侯國重視。但是他以自己修身立德,推廣王道,天下萬世都敬仰他,真正是萬世師表。所以孔子的不器遠比管仲的小器影響更為深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年曰 的精彩文章:

虛心使人進步 虛榮使人落後

TAG:年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