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PS製作立體感極強的紅白精靈球圖標

PS製作立體感極強的紅白精靈球圖標

先上最終效果圖

使用軟體:PSCC2018:鏈接:https://pan.baidu.com/s/1eUniAGy 密碼:9mqh

畫布規範:新建畫布:寬:800px 高:600px 解析度:150像素/英寸。

一、建立背景層

1、填充背景色:點擊拾色器 輸入色值:#dad9de。

2、確定主光源:點擊拾色器 輸入色值:#ffffff,選擇畫筆工具 柔邊畫筆 大小700xp,在畫面右上角拍一下,給背景確定一個主光源。

3、賦予主光源顏色:添加圖層樣式:顏色疊加 混合模式:正常 輸入色值:#f5f9ff 圖層模式:柔光。這樣基本上背景和主要的光源就確定了。

二、繪製精靈球底框

1、繪製底框:點擊拾色器 輸入色值:#281f20 創建圓角矩形:寬478px; 高478px; 圓角:120px。

2、底框賦予厚度,製造體積感:添加圖層樣式:斜面浮雕 樣式:內斜面 方法:平滑 大小:4px 軟化:4px 角度:60° 高度:16° 高光:#8bb5dc 陰影:#000000

3、給底框賦予磨砂質感:將底框複製一層,命名為:底框-質感 濾鏡雜色:1.5 平均/單色 高斯模糊:0.5

4、底框右側打光:之前我們在做背景的時候,確定了一個主光源,所以我們在把底框的質感做好以後,因為受到光的影響,所以應該在右側用柔邊畫筆打一個光,增加變化。

新建圖層:側邊光 點擊拾色器 輸入色值:#ffffff;選擇畫筆工具 柔邊畫筆 大小500xp左右,在底框右側拍一下 改圖層模式為:柔光;最後右鍵 [側邊光] 圖層,創建剪貼蒙版,將光線限制在底框範圍內,這樣就簡單的給底框右側打上了一層光。

5、賦予側邊光顏色:因為之前設定的是偏藍的冷光源,所以在這裡也會有所影響。添加圖層樣式:顏色疊加 混合模式:柔光 輸入色值:#dfebfe 圖層模式:柔光。這樣精靈球的底框基本上就已經完成了~!接下來,我們就開始繪製球體的部分。

三、繪製精靈球按鈕

1、繪製按鈕圓形底座:點擊拾色器 輸入色值:#d7d7d7 創建橢圓:寬:96px; 高:96px; 對齊中心;賦予按鈕圓形底座光感,製造體積感:

添加圖層樣式:斜面浮雕 樣式:內斜面 方法:平滑 大小:1px 軟化:1px 角度:60° 高度:16° 高光:#ffffff 陰影:#5b5353

2、添加圖層樣式:漸變疊加 模式:正常 樣式:線性 縮放:100% 顏色:#e3e3e3 ~ #eaebef

3、添加圖層樣式:內陰影 模式:正常 顏色:#ffffff 角度:60° 距離:1px 大小:2px

4、添加圖層樣式:投影 模式:正常 顏色:#0d0a0d 角度:60° [都不要勾選全局光] 距離:3px 大小:5px

5、繪製中心按鈕:將 [大圓] 複製一層,Ctrl+t自由變換,將圓縮小到寬:52px; 高:52px左右,中心對齊即可。右鍵清除圖層樣式,重新添加圖層樣式,樣式的使用原理和 [大圓] 圖層差不多,所以我就不多解釋,直接上圖。

添加圖層樣式:斜面浮雕 樣式:內斜面 方法:平滑 大小:1px 軟化:2px 角度:60° 高度:54° 高光:#ffffff 陰影:#5b5353。

6、添加圖層樣式:漸變疊加 模式:正常 樣式:線性 角度:-120° 縮放:100% 顏色:#e3e3e3 ~ #f5eeee。

7、添加圖層樣式:投影 模式:正片疊底 顏色:#88838a 角度:60° 距離:3px 擴展:1px大小:3px

【提示:在一個圖層上添加多個投影的功能,只有Photoshop CC及以上版本才有。CS6及以下的版本均沒有這個功能。】

8、添加圖層樣式:投影 模式:正片疊底 顏色:#88838a 角度:60° 距離:10px 擴展:2px 大小:15px

四、繪製精靈球主體

1、造型部分:由於我是通過photoshop還原作品,所以我主要還是運用到了布爾運算。如果這塊不會的同學就去看看布爾運算基礎視頻:【PS基礎!NO.7 布爾運算】

從圖中可以看出,精靈球主體部分其實就是一個大圓加上一個小圓,通過 [布爾運算-減去頂層形狀]得到一個同心圓,然後再用一個很扁的橢圓和同心圓進行第二次 [布爾運算-減去頂層形狀] ,得到的一個上下分開的球體。

2、這個時候,實際上球體的路徑還是一個整體,現在只需通過 [加錨點工具] ,在中間路徑上,任意打上幾個錨點,然後把下半部分多餘的路徑刪減掉,只剩下獨立的上半部分球體。最後只需複製 [球-上半部分],然後一個垂直翻轉,就可以得到下半部分圖形,並且把上下兩部分,分離開來。

3、製作上下反光:通過原作的效果圖可以發現,這整個畫面中最大的反光,製作方式也和上面幾乎一樣, 通過 [布爾運算-減去頂層形狀]得到一個同心圓,然後調出 [球-上半部分] 的選區,給這個 [上圓環-反光] 建立一個剪貼蒙版, 最後只需複製 [ 上圓環-反光 ],然後一個垂直翻轉,就可以得到下半部分圖形。

五、繪製球體光影

製作球體光影開始之前,先分析一下光線,從這張圖可以看出,在球體的表面基本上分布著六種光

高光:最接近主光源的顏色。

固有色(亮灰):處於亮部和暗部的過渡面,顏色最接近物體本身的顏色。

暗部:處於物體的背光部分。

反光:處於暗部,是經過物體與環境光多次折射所產生的光。

體表環境光:處於物體表面, 也是物體與環境光多次折射所產生的光。

投影:被物體遮擋住光源後,所產生的影子。

六種光相互影響,構成這個立體的球面。這些光都遵循著近大遠小/近實遠虛/近亮遠暗的基本規則。

1、製作 [球-上半部分] 基礎光源:添加圖層樣式:斜面浮雕 樣式:內斜面 方法:平滑 大小:1px 軟化:0px 角度:-120° 高度:0° 高光:#7a120f 陰影:#000000

2、添加圖層樣式:內發光 不透明度:10 雜色:1% 顏色:#ffffff 阻塞:10 大小:27

3、添加圖層樣式:內陰影 顏色:#a50d0a 不透明度:57 角度:180 距離:8 阻塞:4 大小:10

4、添加圖層樣式:漸變疊加 模式:濾色 透明度:100% 樣式:徑向 角度:-51% 縮放:150% 顏色:#780e0d ~ #ee181a

5、羽化 [上圓環-反光] 邊緣:屬性:蒙版-羽化:4px 圖層不透明度27%

6、添加圖層樣式:漸變疊加 模式:濾色 透明度:100% 樣式:徑向 角度:-51% 縮放:86% 顏色:#透明 ~ #ffffff/60%

7、羽化 [下圓環-反光] 邊緣:屬性:蒙版-羽化:5px 圖層不透明度30%【和上一步一樣的原理,所以沒有圖片,自行腦補】

製作 [球-下半部分] 基礎光源:添加圖層樣式:斜面浮雕 大小:3px 軟化:1px 角度:6° 高度:0°

8、添加圖層樣式:內發光 不透明度:15 雜色:2% 顏色:#ffffff 阻塞:0 大小:7。

9、添加圖層樣式:漸變疊加 模式:正常 透明度:100% 樣式:徑向 角度:60% 縮放:138% 顏色:#9b8f94 / 30% ~ #fcfcfc

10、調整上下反光漸變過渡:選擇 [上,下反光-圓環] 的圖層蒙版,在箭頭指地方,用柔邊畫筆輕輕的畫一下,達到隱藏的目的。這樣做,既凸顯了結構,又能讓反光變得更加融合。

11、製作 [球-上半部分] 高光:將 [球-上半部分] 複製一層,放在 [上圓環-反光] 的上面,右鍵清除圖層樣式,然後新添加一個樣式製作高光。添加圖層樣式:漸變疊加 模式:濾色 透明度:100% 樣式:徑向 角度:120% 縮放:126% 顏色:#ffffff ~ #fff7f8 ~ #c00e0c

12、因為高光要沿著反光的區域延伸,所以我們需要調出 [上圓環-反光] 選區-選取反向,然後在到 [上半-右高光] 圖層添加圖層蒙版然後擦掉多餘的部分。

13、如果覺得高光不夠亮,你就用個白色的柔邊畫筆在高光的位置拍一下,然後建立個剪貼蒙版把光限制在球體的範圍內,如果還覺得不夠亮,就多複製兩層就可以了。記得適當的調整不透明度,這樣更加銜接會更加的柔和。

14、製作 [球-上半部分] 環境光:這個也是採用同樣的手法, 白色+柔邊畫筆在環境光的位置拍一下,適當調整好形狀以後,圖層模式改為濾色 不透明度:90% 然後用圖層樣式:疊加一個顏色#f27846

15、如果還覺得不夠亮,就多複製兩層,我就複製了兩層,適當的調整不透明度,讓銜接更加柔和。到目前為止,我詳細的講解了幾個打光的常用技巧,包括一些光影的原理和作用,如果有在跟著練的同學,相信已經學會了。那麼接下來我們給精靈球的下半部分的打光,我就只告訴你們那些地方需要打光,以及原因,至於具體步驟,就由你們自己動手。強化 [球-下半部分] 光感,增加環境光的影響。

16、添加完光影后的效果圖:你們可以自己對比一下

六、繪製投影

1、繪製球體投影:球體投影主要有兩部分,一是球體內鏤空的投影,用來表現空間,二是球體外的投影,用來表現體積。

2、球體外的投影:用橢圓工具畫一個差不多大小的圓,圖層模式改成柔光,然後添加羽化:13.6

3、繪製底框投影:整個投影一共由四個圓角矩形組成,具體的實現方式很簡單,就是矢量圖形填色加羽化減透明,使其相互融合,這裡我就不具體的一步步展開將,容你們自己去調試。

最後,再放一次最終效果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設計小報 的精彩文章:

初學UI設計配色,不知道這些怎麼行?
APP動效設計必備知識總結

TAG:設計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