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一周零塑料挑戰,小象君給你打錢啦!

一周零塑料挑戰,小象君給你打錢啦!





        2017

12

31

號開始,中國的洋垃圾禁令(《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正式生效,禁止了包括「塑料廢碎料及下腳料」在內的十三類垃圾。

此舉一出,真的是大快象心。沒了中國這個處置垃圾的後院,西方各國不得不正視自己的回收系統。歐盟計劃在

2030

年前,實現所有塑料包裝材料可回收,減少一次性塑料與塑料顆粒的生產與消費,並將塑料回收率提高到

55%

;與此同時,英女王頒布了禁塑令,禁止在王室內使用塑料瓶及塑料吸管。



VICE: 「

2015

年之前,官方給出的洋垃圾進口量數據是每年

800

萬噸,而真實的進口量要遠遠超過

1000

萬噸,其中包含嚴禁進口的醫療垃圾

。」 

?

 王久良,紀錄片《塑料王國》




什麼是塑料




       

我們常講塑料污染,可是「塑料」到底是什麼呢?維基百科說,「塑料是指以高

分子量

合成樹脂

為主要組分,加入適當

添加劑

,經加工成型的

塑性

(柔韌性)材料,或

固化交聯

形成的

剛性

材料」。簡單而言,塑料是一種人工製造的高分子化合物,因而也決定了其難以降解的特性(降解:碳原子數目減少、分子量下降的過程;生物降解:微生物把某些物質化學分解成自然元素

微生物

)。




        常見的塑料生產過程多以石油為原料進行提煉及聚合。近年來,以可再生的生物質為原料的

生物塑料

的發展為這一產業提供了一個新的更為環境友好的方向,多應用於一次性包裝及餐盒餐具領域。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生物塑料都能夠生物降解,市面上打著「生物塑料」牌子的產品是否真的來源於植物也有待驗證。




        

「塑料是一種非常耐用的材料,本著恆久使用的目的被製造出來,然而

33%

的塑料使用過一次之後就被丟棄。」

這部分塑料,或被焚燒產生有害氣體,加劇溫室效應,或在地下頑固地存在上千年,污染水源和土壤,而

絕大部分流向海洋

,被海洋生物吞食後進入食物鏈,危害動物生命又危害人體健康(

你不知道你的隨手一丟,會殺死什麼

)。





死去的海鳥肚子里的塑料 

?

 

圖片來源網路




塑料都回收到哪去了?





       那麼,可回收的材料會好一些嗎?小象君有個小癖好,在每到一個城市旅遊時,都會注意當地的垃圾桶如何分類,每一個地方的體系都各不相同。



倫敦街頭的垃圾桶(以下四圖皆是),有專門回收塑料袋的桶,還有廢舊電器回收箱(電視顯示屏

/

電腦

/

燈泡等不可入內)





衣服鞋子可以得到再生利用或重複使用





回收:任意顏色玻璃瓶罐(請取走蓋子);不可混收:燈泡

/

玻璃杯

/

窗玻璃等





回收:報紙

/

雜誌

/

郵件

/

辦公用紙

/

電話簿

/

紙盒包裝等





食物容器

/

飲料瓶、塑料瓶及餐盒、塑料盒;不可混收:食物包裝

/

紙板

/

玻璃等





東京機場的垃圾分類:新聞

/

雜誌、塑料瓶、玻璃瓶、玻璃罐及其它





深圳某社區垃圾桶分類(形同虛設)





紐約某居民樓分類,分為紙板

/

郵件

/

紙張、塑料、玻璃、金屬,及其它(各大樓分類都不一樣,不同街道段或區域之間也不相同)



       在小心翼翼地分類後,垃圾們都去哪了呢?




       以紐約為例。環境衛生部門(

DSNY

)每周將街邊的生活垃圾運往西姆斯金屬管理公司(

SimsMetal Management

),投入物料回收設備(

Material Recovery Facility

)中,這些設備篩選出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用代碼標記,其餘部分則被丟棄——這部分至少達到

50%

塑料行業協會(

Societyof Plastics Industry

)將塑料分為七類(我國的包裝回收標誌也採用這一系統):




1.

      

聚酯(

PET

),飲料瓶、醬料瓶等


2.

      

高密度聚乙烯(

HDPE

),牛奶瓶、洗衣液瓶等


3.

      

聚氯乙烯(

PVC

),洗衣液瓶、食用油瓶、水管、電纜、衣物防水層等


4.

      

低密度聚乙烯(

LDPE

),泡沫包裝、保鮮膜、牛奶盒的內襯塑料膜及外層等


5.

      

聚丙烯(

PP

),酸奶盒、瓶蓋、吸管等


6.

      

聚苯乙烯(

PS

),一次性杯子,熟食包裝、磁帶盒、泡麵包裝等


7.

      

其它,包括聚碳酸酯(

PC

)、混合塑料等


 


       

按塑料種類單獨回收處理是最常見的處理方式,其中第一類

PET

與第二類

HDPE

最常被回收;第七類由於成分複雜,難以分離,一般不會回收。混有紙屑、金屬,或是沒有清洗乾淨、沾有食物殘渣或有毒化學物質的材料往往會被直接丟棄。



清洗後的酸奶盒、塑料杯都可以回收

 @ nyc.gov





一袋袋的回收物被放上卡車和駁船,然後裝上輸送帶。接著,會有一台機器,把這些裝著垃圾的袋子一個個撕開,

」 

奎恩介紹,

 「

遺憾的是,這些垃圾袋本身無法循環利用

——

他們太髒了,所以只能送去填埋場。


所有沒有處理乾淨的塑料瓶都是如此

——

因此,常常有傳單,號召人們

把可回收的垃圾清洗乾淨

。一個塑料瓶被清洗得越乾淨,它就越可能被標記回收。


在巨大的樓層中,有望回收的物品會通過一系列複雜的自動化生產線,包括輸送機、轉向齒輪和金屬探測器,生產線上甚至還會安排幾個人工分揀崗位,以按照商品對物件進行分類。傳送帶系統會先對玻璃進行分類,這個過程大概需要

2

分鐘。然後,磁鐵會把錫、鋁等金屬物件揀出來。像用來做洗衣液瓶的高密度聚乙烯(

HDPE

)這樣厚重又不規則的塑料瓶(代碼:

#2

),通常會被壓實,再用繩子捆裝起來。最後,塑料飲料瓶(代碼:

#1

)會合成一股。


最受物料回收系統的青睞的,是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做成的一次性塑料瓶,因為他們最容易轉售。基本清理乾淨的瓶子們(一些摘了瓶蓋、去了標籤的綠色塑料)會被壓縮成

1000

磅一捆的塑料堆。判斷這些垃圾價值的唯一標準

是它們的分子結構,根據每月的國家利率,這些處理後的垃圾會作為商品再出售,

然後放上卡車、駁船和火車,開始他們的下一段旅程——前往循環設施。


——《你扔掉的塑料瓶都去哪兒了?》

Debra Win

(翻譯:周依帆)


         

在中國,由於缺乏政府主導的回收體系的構建,垃圾回收的實現得益於拾荒人這一群體。民間環保公益人陳立雯在《

廢品回收何去何從

》中一文中總結了北京的廢品回收歷史及現狀。在中國的垃圾管理系統下,「丟進垃圾桶里的垃圾和『可回收物』並不是一個管理系統」,

也就是說,丟進可回收桶里的可回收物,如若沒有被拾荒人揀獲,最終都會跟著城市的環衛車去往末端處理系統,被填埋或焚燒或生化處理。

廢品回收完全依賴於社區居民與回收者(社區定點或走街串巷)形成的良好網路——居民在家將廢品單獨分類並賣給回收者,或是從垃圾桶里撿廢品的拾荒者,後者僅佔北京城整體廢品回收量的

2%



被分成幾十種的再生塑料

?

陳立雯,「東西同異」公眾號


       在

14

年,北京有約

30

萬廢品回收從業人員,然而由於廢品價格低迷不振和政策的打壓,越來越多人退出了這一行業。沒了這些遊走於街巷的民間回收者,居民自主分類的積極性越來越低,垃圾桶里出現的可回收物也越來越多。「從源頭分類回收,到回收市場的分類交易和精細分類,再到下游的再生利用,這些被刻板的認為髒亂差的人們,在過去近

30

年裡,構建了北京城高效的回收網路,是再生資源的真正踐行者。」(陳立雯:《

拾荒人啊,我也沒辦法

》)


        根據研究,全世界僅有9%的廢棄塑料得到了回收,據我國生態環境部統計,2011年我國僅一次性塑料飯盒及各種泡沫包裝便達9500萬噸,廢棄塑料總量近2億噸,而回收率不及10%——七年後的今天,外賣平台的競爭達到白熱化程度,垃圾的產量可想而知。   


          


回收不如零廢棄




       儘管紐西蘭的一項研究顯示,當回收率達到最優水平時,效益為正(效益包括了節省的環境成本、收集與填埋成本,及消費者所支出的成本與時間);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卻聲稱,對塑料的回收非常低效,金屬、紙板等的回收更能夠有效降低空氣中的碳排放——回收一噸紙可減少三噸碳排放,而回收一噸塑料僅能減少一噸碳排放;且每回收一噸塑料成本比將填埋一噸塑料高三百美元,高昂的成本使許多回收公司不得已只能夠關門;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到回收前、回收過程中清洗塑料的用水。





       

對於不了解回收行業的人而言,確實很難判斷其中的效益成本,對環境的影響也似乎無從估量。即使回收真的有效,其中也困難重重。對於普通人而言,分清各式各樣的垃圾、把它們丟入正確的垃圾桶就已經不簡單,這一步做不到位,還是需要人工分揀,然後呢,還有那麼多那麼多垃圾不能夠被回收。中國的消費文化已經到了可怕的程度,

2017

年雙十一全網營業額

238

億,產生包裹

1.38

億個,而日均一次性餐盒高達

6000

萬個——這其中產生了多少不可回收的垃圾,以及多少「可回收」但沒能夠被回收的垃圾,實在是難以想像。




       或許未來能夠有更環保更創新的解決方案,但當下的我們,並不是只能夠哀嘆監管的缺失,束縛於沒能形成完整鏈條的回收系統。著名的

3R

原則:

Reduce

(減少),

Reuse

(重複使用),

Recycle

(再生利用)

中,回收僅僅是下下策,更根本、也最高效的是:

從源頭減少製造垃圾

出門帶自己水杯,不使用塑料袋,使用鋼製吸管,隨身攜帶攜帶型餐具,用自己的飯盒打包……小象君自己也在嘗試零塑料生活,一天下來沒產生塑料垃圾成就感簡直滿點。少製造【無意義的負擔】生活都變得清爽起來

~






        那麼!在這個地球日,小象君鄭重向每一位在讀這篇文章的你發起

一周零塑料挑戰

,每天記錄自己產生了什麼樣的垃圾、多少垃圾。

參與挑戰者掃下方二維碼入群,將每日記錄發給小象君,並在一周結束之時分享一周以來的感想。前十五個完成挑戰者可獲得

微信

20

元獎勵

或等值

微信電子書;成功在

一周內沒有產生塑料垃圾者還可額外獲得北美隨機地點寄出的聯合國瀕危物種明信片!

即使做不到完完全全擺脫塑料,直面自己的生活方式,相信也能夠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感受

~

期待你們與小象君分享喲!

 



             




參考資料(部分來自維基,圖片如無特別說明均由作者拍攝):






1. Reuter. (2018, Jan 16). EU targets recycling as China bans plastic waste import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eu-environment/eu-targets-recycling-as-china-bans-plastic-waste-imports-idUSKBN1F51SP


2. European Commission. (2018, Jan 16).First-ever Europe-wide strategy on plastics. Retrieved from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news/first-ever-europe-wide-strategy-plastics-2018-jan-16_en


3. 關於可回收垃圾的誤解

.Retrieved from 

https://cn.weforum.org/agenda/2015/07/368/

(原文由

FionaMacdonald

發表於

Science Ale

rt


4. 周依帆(譯)

你扔掉的塑料瓶都去哪兒了?

Retrieved from http://www.jiemian.com/article/472712.html

(原文由

Debra Winter

發表於

TheAtlantic

https://www.theatlantic.com/technology/archive/2015/12/what-actually-happens-to-a-recycled-plastic-bottle/418326/



5. Plastic Pollution Coalition.(2017). The Facts. Retrieved from 

http://www.plasticpollutioncoalition.org/the-movement/


6. The Data Team. (2018, Mar 6). Only 9% of the world"s plastic is recycled.The Economis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conomist.com/blogs/graphicdetail/2018/03/daily-chart-2?cid1=cust/ddnew/email/n/n/2018036n/owned/n/n/ddnew/n/n/n/nna/Daily_Dispatch/email&etear=dailydispatch


7. John Tierney. (2015, Oct 3).The Reign of Recycling. The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ytimes.com/2015/10/04/opinion/sunday/the-reign-of-recycling.html


8. 陳立雯

.(2018). 

廢品回收何去何從

轉自東西同異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XJmSddsgBGPCVQv-v4hApA



9. 陳立雯

.(2017). 

拾荒人啊,我也沒辦法

轉自東西同異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Wxo58REROrnvsao1WpsLeQ


10. Harding, K. G., Gounden, T., & Pretorius, S. (2017). 「Biodegradable」 Plastics: A Myth of Marketing?. Procedia Manufacturing, 7, 106-110.


11. Covec Ltd. (2007). Recycling: Cost-benefit analysis

. Prepared for Ministry for the Environment (of New Zealand).


12. 中國環境保護部

. (2017). 

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

.


13. 湯博

. (2017, Aug 25). 

塑料王國:一部被遮蔽的紀錄片和它的故事

轉自

VICE

公眾號:

http://www.vice.cn/read/the-story-about-plastic-china










本文為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小象君





相關閱讀:


你不知道你的隨手一丟,會殺死什麼









作者 | Z


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碩士在讀。相信對動物和自然的關懷是人文精神的延伸。







??掃碼關注

北美小象君??



{ 點擊導航欄

精彩文章

查看以下內容 }



自然保護職業 | 100個人的動物星球專訪



動物福利&動物權利 | 純素生活



農場動物 | 野生動物 | 伴侶動物








-  ?? For a planet of all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美小象君 的精彩文章:

為中國狗年打call:美國狗的盛宴
「既然植物也有生命,為什麼素食是關愛眾生呢?」

TAG:北美小象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