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龍三號」首次海試,「三龍」聚首探秘深海大洋
「大洋一號」於4月15日起航,離開廈門現代碼頭,奔赴南海執行綜合海試B航段任務。與A航段不同的是,在此航段中,又一件探海利器——我國最先進自主潛水器「潛龍三號」於4月20日凌晨在南海進行第一次下潛,下潛深度預計為海平面以下3900米。
在此之前,「潛龍」系列還擁有「潛龍一號」和「潛龍二號」這兩位經驗豐富的老大哥。
「潛龍一號」
它是6000米級無人無纜潛水器,長4.6米、直徑0.8米的橘紅色圓柱體,可通過使命規劃實現水下自由行動,最大續航能力可達到30小時。「潛龍一號」的設計,是以多金屬結核資源調查為主要任務,一般在海底五六千米地勢較平坦的深海中作業。
該項目於2011年11月正式啟動,2013年3月完成湖上試驗及湖試驗收,5月搭乘「海洋六號」船在南海進行首次海上試驗並總體達到海試目的。此舉標誌著中國深海資源勘查裝備實用化改造領域實現重要進步,將為深海資源勘查提供保障。
「潛龍二號」
「潛龍二號」主體長3.5米,高1.3米,寬0.7米,外部為鮮黃色,頭尾部還各有兩個紅色「魚鰭」形推進器,看上去就像一條「小丑魚」。「潛龍二號」主要是以探測深海熱液多金屬硫化物等為主要任務,最長可工作30多個小時,可以在地形起伏上千米的地方完成約30平方公里的探測作業。
2016年1月10日一早,「潛龍二號」的處女航已經全部準備就緒,以往沒有安裝的磁力儀也已安裝完畢,呈現出它最完整的優雅姿態。之後歷經9個小時左右成功完成海試。「潛龍二號」為我國勘探西南印度洋海底資源,調查極為複雜的海底地形地貌做出貢獻。
「潛龍三號」首次海試展風采
與前兩位老大哥不同的是,「潛龍三號」在「潛龍二號」技術基礎上進行了優化升級。其中最主要的變化是最大續航能力的增加,雜訊有所降低。據相關人士介紹,「潛龍三號」的技術指標仍然是30小時,但是通過降低電子設備功耗,提高推進效率等措施,使最大續航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潛龍三號」長3.5米,重1.5噸,高1.5米。其「尾巴」上安裝的是磁力探測儀。它的4個「鰭」是4個可旋轉舵推進器,靠操控推進器靈活前進後退、上浮下沉。「嘴巴」是前視聲吶,可以將潛水器採集的聲學數據轉化為圖像,用以識別障礙物和周邊環境。這種成像聲吶,也被認為是潛水器的「眼睛」,控制計算機把數據採集進來後,通過圖像處理方式來識別障礙和周圍環境,結合避碰策略,下達緊急轉向、緊急變深或變高以及跟蹤指令。在解除危機後,會通過在線路徑規劃引導潛器回到正確的軌跡上,使其繼續正常地執行任務。
這是「潛龍三號」的首次海試,其技術狀態有待驗證,此外也存在出現技術故障、遭遇惡劣海況等風險。該次海試中除了對「潛龍三號」的主要技術指標和功能進行驗證,此外還將根據需求,在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區和多金屬結核試採區進行試驗性應用。按照計劃,海試通過後,「潛龍三號」將在我國大洋多金屬硫化物資源調查航次中被實際應用,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和性能。並為「三龍」聚首打下基礎。
據了解,服務於深海探測的新科考母船有望於2019年下水。屆時,它將可以同時搭載「蛟龍」「海龍」和「潛龍」,「三龍」聯手組成我國探秘深海大洋的國之重器。
(內容素材整理自科技日報、河南日報及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中式撞球世錦賽鄭宇伯韓雨奪冠
※天宮一號即將「歸來」 中國航天進入空間站時代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