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深度分析報告
BusinessAnalysis 整理
BusinessAnalysis編輯部
【本期報告觀點】
●報告緣起:今日頭條憑演算法優勢在內容分發領域異軍突起,伴隨分歧和質疑飛速成長。移動互聯網大潮成就新一批巨頭。與BAT相比,TMD(頭條、美大、滴滴)以更短的時間實現高成長,估值達百億美金量級。公司成立至今6年間,今日頭條APP累計激活用戶數超7億,MAU達2.63億,月用戶時長超20小時,廣告收入迅猛增長。旗下抖音APP爆火,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共同奠定短視頻領先優勢。業內對於公司的關注、質疑和分歧並存,我們通過數據觀察和商業邏輯梳理,嘗試對公司進行初步分析。
●商業模式:信息過載時代,以演算法提升內容分發的準確度和用戶粘性,通過廣告變現。人類所產生的數據量正以近50%的CAGR增長。在信息嚴重過載的當下,「人找信息」的搜索方式效率持續下降,「信息找人」的內容分發方式受到青睞。此外,信息焦慮和快速增長的娛樂需求,提升大眾在內容分發平台的無目的逗留時間。今日頭條憑藉優秀推薦演算法,以及從圖文到視頻的全品類產品矩陣,滿足大眾的信息獲取和部分休閑娛樂需求。更高客戶粘性和更好的廣告投放效果,使得公司信息流廣告平均點擊率顯著高於行業平均水平(1%),廣告收入快速成長至百億量級。
●產品矩陣:從圖文到短視頻,從國內到海外,頭條在內容分發領域持續拓展疆土。頭條旗下抖音近期爆火,其與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的合計MAU達3.3億人,躍居國內短視頻行業第一。頭條在圖文領域內容分發的競爭優勢快速延伸至短視頻領域。此外,公司藉助悟空問答、微頭條、懂車帝等進一步延伸產品線。公司以自有產品複製+投資合作方式進入海外市場,Live.me、Musical.ly等亦有不俗表現。
●機遇&挑戰:面對更多競爭和監管壓力,公司快速迭代和成長。BAT加速入局信息流市場,公司面對更多競爭。此外,版權、低俗內容等監管壓力迫使公司積極強化內容端布局。目前「頭條號」已超過110萬個,並與公司六大產品全部打通,內容、流量全面共享。但面對快速增長的用戶需求和版權制約,內容生產仍顯滯後。公司內容審核編輯已有4000人,以進一步加強內容端質量管控,降低不確定性。頭條產品即安即用,無需註冊,簡便的使用方法吸引更多用戶,但在手機硬體置換時存在客戶流失隱患。如頭條能通過產品矩陣進行更精細的用戶畫像,或進一步拓展產品社交屬性,則可能走得更遠。
●風險因素:內容分發技術領先性下降;過度商業化導致用戶體驗下降;更多科技巨頭投入更多資源進入信息流市場造成行業競爭加劇;公司產品缺乏統一的賬號體系導致用戶流失;海外擴張面臨文化、政策風險;內容版權和政策監管風險等。
★報告小結:
我們密切關注新興互聯網公司在技術、商業模式等層面創新,以及互聯網市場格局的變遷。
今日頭條依託豐富的產品矩陣,實現了個人信息(圖文、視頻等)獲取方式從主動搜索到個性化分發的跨越。其藉助精準用戶畫像,依託信息流廣告,提升自身商業變現能力。
今日頭條在內容端短板正逐步彌補,本土產品複製+投資併購推動海外市場拓展獲得初步成功。我們密切關注公司在國內和海外信息流市場的成長和變化。
報告緣起:伴隨分歧和質疑,並快速成長的互聯網廠商
今日頭條是由創始人張一鳴於2012年8月推出,為國內第一款基於演算法推薦、專註內容分發的綜合資訊APP。短短的6年時間裡,今日頭條APP累計激活用戶數已經超過7億人,月活躍用戶數高達2.63億人,按用戶量,在國內綜合資訊平台中排名第一,用戶月均使用時間超過20個小時,用戶活躍度僅次於微信。產品布局層面,已經從早期的圖文資訊,擴展至短視頻、知識問答、微博客等領域。公司發展速度之快,對國內互聯網市場帶來的影響之大,遠遠超乎行業的想像。
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今日頭條面對的激烈市場爭議從未消失,主要包括版權侵權等諸多問題。我們看到的一面是其龐大的用戶基數、以及超高的用戶活躍度和強大的廣告變現能力,另一面則是內容版權、低俗化問題一直未得到有效的解決。市場對其的爭議和分歧似乎從未停息。
同時,作為國內互聯網領域一家名副其實的超級獨角獸,很遺憾的是,目前市場上比較缺乏針對該公司的系統性深度分析報告。而我們本篇報告主要基於公開數據整理,嘗試對今日頭條的業務邏輯、商業模式&產品矩陣、未來機遇&挑戰等關鍵問題進行初步分析。
業務模式:聚焦內容分發,藉助廣告、電商實現流量變現
產品定位:以演算法提升內容分發的準確度和用戶粘性
新技術、新模式推動新一代移動互聯網巨頭加速崛起。傳統互聯網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手握搜索、電商和社交,在各自領域已形成近於壟斷的優勢。TMD(今日頭條、新美大、滴滴)等新興互聯網公司藉助創新技術及商業模式,在共享出行、生活服務、資訊服務等領域實現快速崛起,雖然成立時間晚,但成長速度更快,目前仍處於構築護城河過程中。
互聯網用戶行為變化:用戶從主動信息發掘向被動信息接受轉變。互聯網的本質在於提升信息傳遞效率,隨著線上信息的爆炸式增長,嚴重的互聯網信息生產過剩以及用戶選擇困難成為用戶當前面臨的核心痛點。因此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將各類信息不斷切割成各種碎片化的狀態,並通過主動推送方式以符合用戶碎片化場景需求,自然就成了解決用戶當前信息需求痛點的最為有效的方式。而我們看到資訊領域的今日頭條、電商領域的網易嚴選就是誕生於這樣的場景。應該說,今日頭條的出現非常恰當的迎合了當前互聯網用戶的核心痛點訴求。
今日頭條產品本質:實現用戶信息獲取從主動搜索到被動個性化推薦的轉變。今日頭條作為資訊平台,藉助推薦演算法,實現個人內容獲取方式從主動搜索到個性化分發的本質轉變,滿足用戶對信息「好奇感」、「飢餓感」,並在持續信息刷新中給予用戶不確定獎賞。產品自上線以來用戶規模持續高速增長,截至目前累計激活用戶數突破7億人,月活躍用戶數達2.63億人,為國內最大獨立綜合資訊平台。同時公司以今日頭條用戶流量和個性化推薦演算法為基礎,先後布局短視頻、知識問答、社交、微博客、電商等多個領域,陸續推出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抖音短視頻等多個明星產品。公司最近一輪融資(2017.04)估值100億美元。
商業模式:基於精準用戶畫像,藉助廣告、電商實現流量變現
藉助今日頭條等一系列產品矩陣,公司實現了規模用戶的積累,並基於用戶線上行為分析等技術手段實現了用戶精準畫像的構建,在此基礎上通過精準的信息流廣告、電商品類投放實現用戶流量變現。考慮到今日頭條龐大的用戶規模基數,以及廣告、電商內容投放的精準性,我們看好今日頭條的長期商業變現空間。
信息流廣告:中短期增長最為迅速、最具效率的數字廣告形式。在數字廣告市場,信息流廣告藉助自身原生廣告屬性,以及上下文環境帶來的投放精準度優勢,迅速成為最受歡迎、發展最快的數字廣告形式。2014-2017年,中國信息流廣告市場CAGR高達123%,2017年市場規模達到577.5億,同比增長87.4%。預計至2018年,信息流市場規模將接近1000億元,2019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500億元。
今日頭條平台廣告投放效果極為突出。目前公司產品中已經實現商業化運作的主要包括今日頭條、西瓜視頻和內涵段子等。其中,今日頭條APP是主要的廣告平台,主要有開機全屏、信息流大圖/小圖、頭條號等投放模式。
●龐大用戶規模、極高用戶活躍度。在主要信息流應用中,微信、騰訊視頻、手機百度和今日頭條在月活躍人數和人均使用時長上均位列前十。活躍人數方面,今日頭條MAU達2.6億人,在綜合資訊領域已超過騰訊新聞,居行業首位;用戶粘性方面,今日頭條優勢明顯,僅次於微信,月人均使用時長超過20小時。
●顯著高於行業均值的廣告轉化率。公司目前信息流產品處於成熟階段,基於廣泛的用戶標籤進行匹配,廣告曝光率和投放效果高於同業。目前今日頭條平均點擊率約為3%~4%,其他新聞類應用僅為1%左右。2016年今日頭條廣告單次點擊成本約2元,高於騰訊、新浪、陌陌等競爭對手,具有較高定價能力。
●短視頻廣告表現同樣出色。2015年以來短視頻廣告市場規模迅速增長,2016年以短視頻廣告為主的原生視頻廣告增長210%,遠高於整體視頻廣告市場(43%)。同時原生視頻廣告佔比逐漸提升,2016年達11%,預計2017年將達23%。短視頻廣告比圖文廣告內容更豐富,互動方式更多,未來比重仍將繼續提升,公司在短視頻領域已經形成西瓜、火山、抖音三大頭部產品,在短視頻廣告市場佔領先機。
產品矩陣:從圖文到短視頻,從國內到海外
產品布局:從圖文到短視頻
圖文:今日頭條穩居個性化內容分發龍頭
今日頭條打破傳統內容供給模式,首創基於演算法個性化分發模式。傳統移動互聯網媒體集內容生產與分發為一體,自有記者編輯團隊,在內容生產上有先天優勢。今日頭條首次打破內容供給的一體化模式,以演算法切入內容分發,推進產業鏈專業化分工。目前移動資訊市場的信息分發主要有三種模式:
●媒體型:人工編輯把控質量,內容更權威。以騰訊、網易、搜狐、鳳凰為代表,傳統媒體和門戶網站在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媒體型的內容分發模式。平台通過人工編輯把控內容質量,彙集特定主題信息,內容更權威,消費者獲取信息更加全面。
●關係型:以社交為基礎,內容傳播具有群體效應。關係型分發模式以微博、微信為代表,平台無自有編輯和記者團隊,內容生產來自自媒體和其他平台,並通過社交關係進行分發,有轉發、訂閱、關注等社交功能。在關係型平台上,消費者獲取內容依賴社交關係,內容傳播具有群體效應。
●演算法型:個性化推薦實現「千人千面」。以今日頭條、天天快報為代表,演算法型平台同樣不生產內容,而是專註於內容分發,首先將內容聚合至平台,再通過演算法推薦抵達消費者,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
自2012年今日頭條上線以來,演算法分發模式越來越受到互聯網媒體的重視。2014-2015年,各大頭部新聞資訊應用陸續引入演算法推薦功能,形成了「演算法+人工」的混合推薦模式。2016年,隨著「UC頭條」和「百度好看」的上線,BAT均已入局演算法內容分發市場,綜合資訊應用作為移動物聯網流量入口的價值得到肯定,基於演算法的個性化推薦逐漸成為內容分發市場的主流。
憑藉技術和先發優勢佔據領先地位。今日頭條最早布局演算法分發,積累了大量用戶、海量數據和多種應用場景,為AI的學習和升級提供了豐富原料。同時AI技術具有網路效應,用戶越多,個性化推薦越準確,長期使用後會增加用戶轉換成本。目前公司在用戶規模和粘性上均居行業首位。
●龐大用戶規模。今日頭條成立以來用戶數量保持快速增長,2015年用戶數突破3億,2016年突破6億,目前已達7億。2017年以來月活躍用戶數迅速增長,2018年2月MAU達2.63億人,已超越騰訊新聞(2.51億),位列綜合資訊類APP榜首。
●高用戶粘性和活躍度。使用時長和打開次數是評判用戶粘性的兩個關鍵指標。2014年以來今日頭條用戶人均使用時長由11分鐘增長至73分鐘,目前居所有綜合資訊應用之首。對比移動互聯網十大賽道,今日頭條在使用時長上僅次於即時通訊、視頻、遊戲和電子書閱讀賽道的頭部應用,帶領本不具有高時間消耗特徵的移動資訊應用殺出重圍。2017年7月今日頭條人均單日打開次數7.6次,居行業首位。
視頻:三大產品形成合力,用戶規模行業第一
公司在短視頻領域布局和今日頭條邏輯如出一轍,區別僅在於後者媒介是圖文,而前者是視頻。目前公司在短視頻產品布局已經初見形態:西瓜視頻對標Youtube,為自生產+聚合內容的信息流平台;火山小視頻對標快手,為記錄生活的UGC平台;抖音則對標Instagram,為年輕人喜愛的音樂社交平台。同時,公司內測產品快拍對標Snapchat,定位為特定圈短視頻社交平台。2018年2月西瓜、火山、抖音合計MAU達3.3億人,同期快手MAU僅為2.3億人,「頭條系」後來居上,趕超快手成為短視頻領域頭號玩家。
西瓜視頻:國內最大的PUGC短視頻平台。西瓜視頻脫胎於今日頭條APP內嵌視頻板塊,其前身為頭條視頻,於2016年5月上線獨立APP,2017年6月完成品牌升級,升級時DAU已超過1000萬,用戶數超過1億人,日均播放量超20億。平台主要專註於PGC短視頻內容分發,另有部分UGC內容,獨立後與今日頭條共享視頻數據,並在今日頭條APP底部有品牌露出,知名度迅速提升。至2017年10月,西瓜視頻用戶數突破2億,日人均使用時長超過70分鐘,日均播放量突破30億,遠超其他PUGC平台,並在全網短視頻平台中擁有較高滲透率(2017Q3:44%)。
火山小視頻:發展迅猛,與快手差距逐漸縮小。火山小視頻於2016年4月上線,結合短視頻+直播功能直接對標快手,憑藉今日頭條自身用戶覆蓋導流以及戰略支持,在競爭激烈的短視頻領域發展迅猛。2017年MAU增長超50倍,至2018年2月MAU約為1.1億人,雖不及快手,但差距在逐漸縮小。從與快手重合用戶的數據來看,至2017年4月,重合用戶人均單日使用火山小視頻時長為42分鐘,與快手基本持平(43分鐘);人均單日打開火山小視頻次數為21次,已經超過快手(12次)。
抖音短視頻:強化社交屬性,聚焦年輕群體。抖音短視頻2016年9月上線,2017下半年進入爆發期,過去半年內日增用戶數近100萬。截至2018年2月,抖音市場滲透率達14%,用戶超過7億,DAU達1.2億,居頭條系短視頻產品之首。與其他主要短視頻應用相比,抖音用戶群更加年輕化,24歲以下用戶佔75%;同時由於一二線城市用戶佔比高,抖音用戶的消費能力更強,月消費1000元以上用戶佔26%。
抖音採用音樂與視頻結合的方式,強化了短視頻信息的表達屬性,更容易形成社區文化、塑造用戶個人形象,從而延伸出社交功能。結合Instagram發展歷程,我們認為,抖音有望成為新一代年輕人的社交寵兒。
●傳播介質:由圖文到視頻,視頻社交應用崛起。Instagram2010年10月登陸蘋果Appstore,2012年4月發布安卓版,正逢圖片消費浪潮興起:2010-2012年全球圖片移動數據流量形成小高峰,2012年接近10萬TB/月。此後2012-2015年圖片數據流量下滑,視頻消費逐漸增長,2016年後視頻消費迎來井噴,2017年全球視頻移動數據流量超過700萬TB/月,抖音短視頻恰巧誕生於2016年,2017年下半年進入爆發期,與全球視頻消費趨勢同步。隨著5G大規模商用化時點趨近,移動端視頻消費將更加便利,傳播介質由圖文向視頻轉變將造就包括抖音在內的一批視頻社交應用的崛起。
●產品定位:創意社交吸引年輕用戶。基於現實社交關係的Facebook讓用戶在網路社交平台上感受到了越來越大的壓力,父母、親友、同事的加入使得用戶在發布動態時更加謹慎。而Instagram以用戶的創意作品為中心發散構成平台上的社交圖譜,與Facebook相比用戶參與程度更高,用戶群體更加年輕化。同樣,抖音為90後、00後在微信、微博之外提供了一個發揮創意的平台,24歲以下用戶高達75%,主力達人平均年齡不到20歲。
●人群需求:為年輕用戶創作提供便利。年輕一代往往擁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和表達慾望,傾向於在社交產品中進行強生產、強消費,屬於創作型用戶,與低生產、低消費的消遣型用戶有顯著區別。Instagram在眾多圖片社交產品中脫穎而出關鍵在於提供了大量操作簡便的濾鏡效果,幫助用戶拍出美觀照片。在這一點上抖音與其有相似之處,抖音的視頻編輯特效遠遠強於火山小視頻、快手等同類短視頻產品,例如可自動識別頭髮並添加染色效果,同時擁有豐富的背景音樂曲庫,吸引了一批喜愛創作的年輕用戶,甚至出現了在其他平台上幾乎看不到的技術流短視頻。
快拍(內測):挖掘細分場景中短視頻的社交表達潛力。內測產品快拍在功能上對標Snapchat,繼承了其賴以成名的多個特點,如拍攝的短視頻24小時內消失。與Snapchat不同的是,快拍定位為基於位置的圈子交友展示平台,通過身份認證後可在具體學校、公司分級內發布短視頻。一方面可將視頻發布至相對公開場景,避免了私密社交的局限;另一方面閱後即焚的功能減輕了社交分享壓力,刺激持續表達。
Faceu:技術與用戶和其他短視頻產品形成協同效應。目前Faceu在拍照類APP中影響力僅次於美圖系的美圖秀秀和美圖相機,2017年12月滲透率為9.8%,月活躍用戶數680萬,同比增長超5倍。公司旗下短視頻產品用戶安裝Faceu比例較高,收購Faceu後,公司可利用其實時圖像處理技術提升短視頻產品使用體驗,鞏固現有用戶,如抖音短視頻已允許用戶添加Faceu中的表情效果;同時Faceu高比例女性用戶(70%)可對原有用戶群形成補充。
短視頻、今日頭條具有良好的業務互補效應。今日頭條長期沉澱積累的演算法分發技術能夠為用戶提供符合興趣偏好的短視頻內容,同時解決了海量UGC內容的分發難題,幫助中長尾短視頻內容匹配精準受眾,形成更高曝光,提昇平台整體內容生態的健康度。同時,三款APP內的短視頻內容,既可以在獨立APP中分發,自行運營用戶,也可以將其納入今日頭條APP的信息流中,或形成子頻道、訂閱號,以豐富今日頭條APP的內容,並增加用戶粘性。
市場擴展:產品複製+投資併購推動海外布局獲得初步成功
近兩年,公司積極推動自有產品海外複製,並展開大規模投資併購。今日頭條出海的基本模式為輸出演算法推薦技術,在內容上與當地合作夥伴和創作者進行合作,在全球共積累1億多創作者。截至目前,今日頭條已經在日本、印度、東南亞、歐洲、北美、南美等地區上線。
將自身產品複製到海外市場獲得初步成功。Topbuzz為今日頭條海外版,TopbuzzVideo對標國內西瓜視頻,TikTok為抖音海外版,Hypstar為火山小視頻海外版。公司海外版產品在多個國家登頂暢銷榜。Topbuzz和TopbuzzVideo長期佔據巴西、美國GooglePlay榜單前列,並獲2017年度最佳應用稱號。抖音海外版「TikTok」登頂泰國、日本ios暢銷榜,由於深受日本年輕人喜愛,榮獲2017日本AppApe大獎特別獎項「ForbesJAPAN賞」。
投資併購亦成為發展海外市場重要方式。今日頭條出海面臨不僅面臨Facebook、Google、Snapchat等強大競爭對手,還面臨著缺乏品牌、用戶、版權積累以及本地化運營經驗的難題。收購海外成熟品牌後,今日頭條可以借用其產品經驗,以自身更擅長的演算法技術為其賦能,同時可以打通旗下產品的內容板塊,如在自營新聞平台TopBuzz上插入Live.me直播內容。公司收購品牌在海外市場均有不俗表現。直播產品Live.me共在71個國家和地區上線,登頂美國直播APP排行榜,在英國排行第二;NewsRepublic為法國資訊聚合應用,在美國和歐洲均排名前列;Musical.ly在全球範圍內擁有2.4億註冊用戶,全球日活躍用戶數超過2000萬,其中北美活躍用戶超過600萬,平台每天生產超過1500萬條UGC內容。
機遇&挑戰:面對更多競爭和監管壓力,公司快速迭代和成長
今日頭條在海外無相近體量、類似業務模式的對標公司,公司在海外市場擴張初見成效。同時隨著更多科技巨頭入場,公司在技術、內容層面的先發優勢面對持續挑戰:海外面臨Facebook、Google等巨頭競爭,國內BAT已全部入局個性化內容分發市場,公司需要保持更好的演算法匹配效果,才能維持廣告市場份額。且公司正在布局電商、搜索、金融等領域,未來將與巨頭在多個業務領域展開全面競爭。此外,公司需要防範海內外版權和政策風險。目前公司加大原創內容扶持和外部版權採買力度,未來版權爭議有望緩解;同時提升信息源質量並加強人工審核,低俗涉黃內容將逐漸減少。
市場競爭:科技巨頭加速入場,公司面臨持續壓力
國內BAT全面進入個性化內容分發領域。騰訊2015年上線天天快報,2017年投資趣頭條;阿里2016年通過UC上線「UC頭條」;百度2016年推出獨立產品「百度好看」。目前BAT三家中騰訊旗下產品運營最佳,2017年11月天天快報和趣頭條MAU合計超8000萬人,但與今日頭條仍有很大差距。
今日頭條在內容環節將面臨來自科技巨頭的持續壓力。我們看到,在部分互聯網業務領域,BAT等傳統互聯網巨頭之所以能夠後來居上,主要源於藉助自身強大的綜合實力,並在某一核心產業環節建立排他性的優勢,從而迅速擊垮競爭對手,比如應用分發、在線視頻等。在當前的內容分發領域,產業環節主要涉及內容、演算法、用戶三個環節,在演算法、用戶環節,今日頭條具有明顯的領先優勢,互聯網巨頭較難撼動,因此主要的點就在於內容環節,比如藉助資金優勢建立內容端的排他性優勢是最為自然的想法,典型的就是問答社區知乎當前面臨的狀況。我們看到,今日頭條已經在全力強化內容端的布局,同時對於上游的內容創作者來說,最為理想的方式就是同時和多個平台合作,實現內容端收入最大化,這也是對今日頭條最為有利的方式。但是考慮到科技巨頭在該環節的全力搏殺,今日頭條短期仍將面臨持續的壓力。
缺乏統一的賬號體系仍是中長期不可忽略的問題。我們看到,由於缺乏一套基本的賬號體系,相較於騰訊、阿里等,中長期用戶對今日頭條的切換成本可能並不顯著。因此全力進行產品線擴展,不斷實現用戶需求閉環,自然成了當下最為合理的方式:頭條號對標微信公眾號,悟空問答對標知乎;搜索方面,今日頭條APP內部開放站外搜索功能,布局移動搜索;電商領域,上線放心購商城。
業務完善:持續強化內容端布局,弱化潛在業務風險
自2013年底起,新京報網、搜狐網、廣州日報、騰訊、新浪等各類媒體機構都曾與今日頭條發生過版權糾紛。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起訴今日頭條的主體已達幾十個,僅海淀法院受理的案件數量已逾5000件。2017年以來,今日頭條已被網信辦4次約談,並於12月29日被罰6個頻道暫停更新24小時下架整改。目前公司正從內容和審核兩方面入手,著力提高內容質量,並加強人工審核,解決未來隱患。
強化內容端布局,補齊自身業務短板。今日頭條對內鼓勵原創、扶持優質自製內容,對外加大頭部版權採購力度,一方面有利於緩解版權爭議問題,同時內容質量的提升也有助於凈化平台生態,從源頭減少低俗內容,防範政策風險。
●鼓勵原創,升級頭條號。目前今日頭條平台上有超過110萬個頭條號,其中包括90萬的自媒體,今日頭條通過全網比對識別原創,對原創內容提供更多補貼,鼓勵創作者以今日頭條作為內容首發平台。2018年2月頭條號完成全面升級,升級後支持圖文、短視頻、短內容、問答、小視頻全體裁創作,並支持作品在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抖音短視頻、火山小視頻、悟空問答、內涵段子六大平台同步上傳。創作者在六大產品的粉絲數據也全面打通,統一顯示粉絲總量,實現六大產品全平台共享粉絲價值。
●扶持優質自製內容。今日頭條重視原創內容投資,推出千人萬元計劃補貼平台內部創作者,並通過設立內容投資基金、成立頭條號創作空間等措施,扶持優質內容創業項目,為平台可持續發展提前布局。
●對外採購頭部版權。2017年3月,今日頭條宣布成為2017-2020賽季中超聯賽短視頻合作方,獲得中超短視頻3年版權,用戶可以在客戶端內看到首次嘗試的賽中實時EVS慢鏡頭回放(進球、紅黃牌等事件型)短視頻、中超賽後官方3分鐘集錦、體奧動力製作的中超人物訪談等周邊節目視頻。除中超外,今日頭條還獲得中國之隊、德甲、足協杯、超級盃版權。此外,公司與BuzzFeed、WWE(世界摔跤聯盟)、芒果TV等海內外頭部內容提供商達成合作,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內容。
加強人工審核,消除潛在政策風險。網信辦約談後,公司已關閉社會頻道,並集中清理了2500多個平台違規賬號。目前公司已有4000名內容審核編輯,人員規模仍在進一步擴大,近期將再招聘2000名,未來預期達到10000名。對於編造、假新聞、黑稿、題文不符、有頭無尾等低質內容,機器審核的召回率僅有60%,但結合人工審核可達到95%以上,加強人工審核後未來平台內容將更加可控。
產品擴展:不斷強化自身產品社交屬性
探索社交分發,全面布局內容分發鏈條。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過濾的權力從傳統媒體讓渡給兩種勢力:一是社交關係,每個人推薦自己喜歡的內容給朋友,同時也消費朋友推薦的內容;二是人工智慧,讓機器來識別喜好,推薦用戶可能感興趣的內容。兩種方法都能大大提高信息分發效率。今日頭條發展社交產品,如悟空問答、微頭條等,意圖在於在原本
優勢領域AI分發之外探索社交分發,在流量、資金、技術加持下有望打造出新爆款。悟空問答:獨特的內容生產和匹配模式。悟空問答前身為頭條問答,於2017年6月上線獨立APP。在知乎等傳統問答產品中,頭部大V專家效應明顯,大量普通創作者的回答無人問津,但悟空問答的演算法推薦機制不完全依賴粉絲和知名度,而是依據答案質量和相關度,使一般作者的回答也能夠得到點贊和關注。同時在主題方面,悟空問答的問題多貼近生活,降低了內容生產門檻,能夠刺激更多用戶參與創作。2018年,悟空問答將投入10億元補貼創作者,刺激優質原創內容。
微頭條:依託今日頭條流量資源,打造社會化媒體平台。微頭條於2017年4月在今日頭條APP內上線,目前尚未獨立運營,不到一年時間已吸引超過5000名人入駐,累計各類認證用戶超過8萬個。眾多商界大佬,如京東掌門人劉強東、阿里大文娛俞永福、小米公司CEO雷軍、深陷輿論旋渦的賈躍亭等,都選擇通過微頭條來發布最新的公司以及個人動態。微頭條的引入使今日頭條在人工智慧推薦的基礎上增加了社交分發機制,微頭條賬號與頭條號相互連通,能夠最大化提升創作者粉絲價值。2017年12月微頭條用戶在今日頭條用戶中平均佔比為7.8%,日活躍用戶規模近700萬。2018年微頭條將拿出400億流量補貼創作者,平均每月會對1000個新用戶和1000個老用戶進行冷啟動扶持。
★報告小結:
我們密切關注新興互聯網公司在技術、商業模式等層面創新,以及互聯網市場格局的變遷。
今日頭條依託豐富的產品矩陣,實現了個人信息(圖文、視頻等)獲取方式從主動搜索到個性化分發的跨越。其藉助精準用戶畫像,依託信息流廣告,提升自身商業變現能力。
今日頭條在內容端短板正逐步彌補,本土產品複製+投資併購推動海外市場拓展獲得初步成功。我們密切關注公司在國內和海外信息流市場的成長和變化。
更多互聯網商情及戰略解析持續更新,盡請期待... 歡迎關注
註明:本文內容整理於公開信息,選摘中信證券研究中心,內容編撰為BusinessAnalysis原創,轉載請聯繫「BusinessAnalysis」官微授權。
TAG:BusinessAnaly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