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怒江,好老師就是這樣的!

在怒江,好老師就是這樣的!

——教書是個良心活,必須用真心、動真情

——人總得有點追求,總得為崗位留下一點什麼

——當老師是一件幸福的事,我很在意我的職業

53歲的和學忠仍有很多「粉絲」,而這些「和粉」,幾乎無一例外都是滿臉童真的「紅領巾」。

儘管算得上「校寶」級人物,但和學忠的一舉手一投足,透出的全是謙和與親近。

4月20日,由「粉絲」領路,記者見到了正準備去上課的州實驗小學教師和學忠。

和學忠不愛熱鬧、不事裝扮,平日里總是一身休閑裝,鮮有的一兩套正裝也只用於莊重的會議或重要的場合,在他身上有著很多標籤和頭銜:教師,班主任,大隊輔導員,師範附小副校長,教科室副主任、主任,校黨支部書記,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工作坊坊主……不過他說,在眾多角色中,他最在意也最驕傲的是教師這一身份。

正因為愛講台、愛學生,從教35年來,無論工作多忙,和學忠從未離開過三尺講台,每年授課不低於480課時。他始終抱著這樣的信念:一定要和學生「磨」在一起,要不然,離學生久了、遠了,就不知道他們想什麼、要什麼了。

教書是個良心活

必須用真心、動真情

距上課時間還有5分鐘,和學忠來到教室。這堂課,原本他是要通過自己製作的PPT來完成「閱讀與習作」這一教學內容,但不期而至的停電,讓備用的教學方案派上了用場:藉助最原始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來完成教學內容。這是和學忠長期以來養成的習慣,用他的話來說就是「留一手」,「有電時充分利用多媒體,沒電也不能讓學生失望、讓自己無所適從。」

「請同學們先來聽老師的下水作文《啟蒙老師ABC》,然後咱們一起來說說怎樣寫好一個人。」沒有令人畏懼的師道尊嚴,看不到橫在彼此之間那條相差了40歲的代溝。互動環節,孩子嘰嘰喳喳的聲音讓課堂變得熱鬧而有序,思想與思想的碰撞、心靈與心靈的共鳴,最終完成了讓學生在有限時間內掌握如何寫好人物的教學內容。整堂課,和學忠沒有喝過一口水,沒有因為「老資格」而端坐講台,除了需要板書外,其餘時間全在學生中間,任憑責任的海將自己淹沒。

和學忠到獨龍江鄉九年一貫制學校開展「送教下鄉」活動

「和老師經常空著手給我們上課,卻讓我們有滿滿的收穫。」學生張典說。「上和老師的課一點都不累,深入淺出的,在說說笑笑中不知不覺就學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楊鵬舉一臉滿足。「和老師和藹又幽默,我們都是他的粉絲。」李澤昊和李恩節的話語里全是崇拜。

沒有人知道,這「淺出」的背後,和學忠究竟付出了多少。和學忠告誡自己:自己的研究首先得「深入」,才能在面對學生時做到「淺出」。很多時候,為確保講清講透精髓,幾乎每篇課文他都要將全部內容掰開、揉碎、拎出,針對「教什麼」、「如何教」等問題形成自己的教學方案。

和學忠在教研活動中

在教書育人這條路上,和學忠始終精益求精、永不止步,給自己定目標、出難題,這樣的「較真」,也讓他收穫了諸多榮譽:怒江州六庫地區課堂教學競賽一、二等獎,雲南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先後被表彰為雲南省特級教師、雲南省「十佳教師」、雲南省優秀輔導員、怒江州「十佳輔導員」、校級優秀教師及優秀班主任等。

「教書是個地道的良心活,必須用真心、動真情。」這是和學忠從教35年來的「座右銘」。

人總得有點追求

總得為崗位留下一點什麼

即便已是中小學高級教師職稱,但和學忠是個閑不住的人,當班主任、上課、承擔教科室工作、任校黨支部書記,每年「逼」著自己在州級或以上刊物發表至少1篇論文。更重要的是,2017年獲得「雲南省『國培計劃』小學語文和學忠名師工作坊」、今年3月初工作坊開坊後,除卻以上工作,和學忠還要帶領工作坊的10名坊員進行線上線下混合研修活動,「閱讀與習作」是他們初步確定的課題方向。和學忠希望坊員充分發揮示範、引領、帶動、輻射作用,深入課堂,率先垂範,傾其能力,全面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兩年後讓自己的能力有質的飛躍,從而影響身邊的教師,達到「先學帶後學、先思帶後思」的目的,把工作坊辦成全州小學語文教育的先鋒、孩子成長的福音、教師發展的良友。

「和學忠名師工作坊」坊員開展首次線下研修活動

寫教學反思是和學忠一直堅持的習慣,「不斷回頭看,才能有反思。」和學忠希望自己的教學反思能有一定的操作性,讓其他教師在借鑒的同時將其擴散。

2017年獲省教育廳授予的「雲南省『國培計劃』小學語文和學忠名師工作坊」

寫作也是和學忠的一大愛好,除自己動筆寫「下水文」外, 8年來,他每年堅持至少寫1篇論文。為激發教師練筆,他每年組織論文評比活動,對教師參評論文進行收集並閱評。他撰寫的論文,有多篇在省級和國家級刊物刊出。

「人總得有點追求,總得為自己所在崗位做點什麼。」這是和學忠對自己的要求。

當老師是一件幸福的事

我很在意我的職業

無論是在實驗小學執教,還是到基層支教,抑或是下鄉送教,學生的點滴進步,都讓和學忠感到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光榮與幸福。「家長把孩子送到我們手上,是出於對我們的信任,在教學中不能有半點敷衍了事的心態,這樣會誤人子弟。」這種樸素的信念,讓和學忠在35年的教書育人路上不知疲倦並樂在其中,幾十年來,每一屆學生的作業或作文中哪怕微不足道的亮點,都能成為他積累的教學素材。

和學忠說,35年的教書生涯,所教過的學生早已記不住,然而走在街上,總會不時遇到搖下車窗和他打聲招呼的「學生」;到菜市買菜,也總會有人出於感激無論如何不肯收錢。有一年因病到省城接受腎火激光術,30多年未見的學生家長聞訊後竟帶著兒子、兒媳到醫院守了他整整一天。如今已是醫學博士的一名學生,第一次通話便辨出了他的聲音,要知道,這中途轉來的女孩,曾是一名被別的班級拒收的後進生,在和學忠班上,受傷的心靈因為陽光的普照而變得溫暖也學會了感恩。幾十年來,雖不曾聯繫,但恩師的謙和敦厚,卻烙在了孩子的心上。

支教生活結束,離別時學生向和學忠表達的師生情

「看著孩子們在社會上立得住、幹得好,我滿心幸福。」談及自己的學生,和學忠的眼裡全是滿足,連嘴角都洋溢著笑,「當老師是一件幸福的事,我很在意我的職業。」

因為小時候常約著小夥伴去姑爹家聽故事,而姑爹不在家時也能模仿那語氣和神態把故事講得讓小夥伴沉醉其中的和學忠,在日復一日的講故事中感受到了當老師的「威風」,於是立志長大後也要當一名教師,給學生講故事。這樣的選擇,讓他終其一生踐行著教師的誓言。

在和學忠眼裡,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傑作」,正是這份對「作品」精益求精的追求、匠心獨具的創造、堅持不懈的專註,才讓這些用汗水澆灌出的「桃李」顯得彌足珍貴,值得如此驕傲。

編輯 | 李學璽 熊文智

責編丨密少輝

審核 |趙順紅

歡迎投稿,稿費從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在怒江 的精彩文章:

TAG:愛在怒江 |